上了新闻发布会的快递小哥,话里透露着太多心酸

3月9日,快递小哥李杰上了央视直播的的新闻发布会。

他呼吁:在确保快递员健康的前提下,可以让快递员进入社区。

可以说这是一种责任,但也透露着无奈,为了养家就不能怕病毒。

与他有相似经历的有300万快递小哥,还有700万外卖小哥,这是一个拼体力、靠跑单量计酬的职业。

可以说,此次病毒也让机器人替代人工的进程加速。无论是对于快递公司、外卖公司还是对于客户,成本更低、无需休息、安全卫生的机器人,都是替代快递和外卖小哥的无二之选。

但愿,在这个趋势到来之前,他们都能多一份别的技能。

快件送少了,收入就会少

面对镜头回答记者提问时,中通快递北京厂洼路网点快递员李杰,刚做完自我介绍,就忘词了,“不好意思,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会,有点紧张”。

他很腼腆,也很真实。为了保证物资运输正常,一线快递人员成为抗疫中的“逆行者”,他们一个人上门,就能减少我们一百个人出门。

其实,对他们来说,这也是没办法。正如一位外卖小哥所说,“我真实的想法就是把外卖停掉,我们每天接触的人也挺多的”。

所以,李杰直言,觉得遇到最大的困难是“有些小区不让快递人员进”,因为“这样导致我的快件量送的太少了,去年每天可以送300单,现在只能送100单”。因为,单子少了,就会影响他们的收入。

他说出的也是外卖配送员的心声。无论是快递业务员还是外卖配送员,都是以跑单量为标准提升工资待遇的,而跑单量是通过超体能劳动和牺牲睡眠时间为代价换取的。

“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家外卖平台的注册人数超过400万,其他如点我达、达达、京东到家等众包物流平台的兼职外卖小哥也有300多万,全部加起来达700万人。同时,全国快递从业人员数量也已超300万。

新入职者,超五成已失业

在此次病毒肆虐期间,这个庞大的职业队伍中又加入了不少生力军。

在“就业荒”的背景下,许多失业的人选择去做外卖小哥。据美团官方数据,自1月20日至2月23日这一个月以来,美团外卖配送平台已新招聘7.5万个外卖骑手,其中超过八成是制造业、服务业工人、小微创业者和农民。


上了新闻发布会的快递小哥,话里透露着太多心酸


在被问到成为美团骑手的原因时,他们之中,36.7%表示是由于“所在工厂/餐饮/商铺没开工,无收入”,24.2%表示“闲着也是闲着”。


上了新闻发布会的快递小哥,话里透露着太多心酸


相比在家坐吃山空,送外卖和快递的工作还不错,更有报道说“月入过万”不是梦。很多媒体的报道都是选择性的,只说了一个职业好的一面,没谈到概率和背后的成本。

有权威数据统计显示,国内快递行业从业人员月平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23.3%,3000元至6000元占59.1%,6000元以上占17.6%。东部地区快递员月平均工资5110元,中部地区4464元,西部地区4247元。

对于绝大多数快递职工而言,他们的工资收入并非像网络上所传的“月入过万”那么高,一些能拿到万元月薪的快递员一般都是老业务员,手里有固定的大客户,而刚入职的新手缺乏经验和人脉,只能拿到基本工资。

外卖小哥也好不到哪里去。调查显示:蜂鸟平台的骑手收入主要集中在4000元至8000元(包含兼职与专职骑手),超过了2017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均薪资3813.4元。

门槛低竞争大,这个活能干多久

也有很多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是因为年纪大了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才选择出卖体力。


上了新闻发布会的快递小哥,话里透露着太多心酸


可见,送外卖、快递都是门槛不高的职业,也就意味着竞争压力大、未来被取代的概率大。

病毒肆虐期间,为减少病毒传染的问题,已经有快递和外卖公司试水启用机器人。


上了新闻发布会的快递小哥,话里透露着太多心酸


不少工厂也已经陆续启用机器人作业,甚至ETC的启用,导致大量公路收费员离岗。

马云在之前的一场演讲中提到,“20年后,现在50%的工作可能会消失,新创造的工作我们都没有听说过”。

病毒肆虐期间,有个外卖小哥老计说了一句实话,“我知道,疫情过后,我们一定会被忘掉”。

希望,他们可以多一份技能,不会被未来的时代抛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