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降鄭成功失敗的替罪羊-清朝第三任閩浙總督劉清泰

順治九年(1652)鄭成功割據東南沿海,率部與清軍展開拉鋸戰。 當年初,在鄭成功大軍的逼迫之下,清廷海澄守將赫文興投降,鄭成功軍威大振,一鼓作氣,進攻長泰。閩浙總督陳錦統率步騎數萬抵達同安,在江東橋一戰大敗後,被僕人所殺,清廷緊急之下,令劉清泰為新任閩浙總督,赴閩督辦軍務。

招降鄭成功失敗的替罪羊-清朝第三任閩浙總督劉清泰

劉清泰(?—1665)生年不詳,漢軍正紅旗人,遼寧遼陽人,原名劉朝卿,以諸生歸附皇太極,賜名清泰,清初官吏。崇德六年,考試一等,入內院辦事。順治二年(1645)擢升弘文院學士。九年(1652)充任會試副考官,同年授任浙江福建總督。

連蹶兩王:清軍屢次敗於鄭成功

順治七年(1650)鄭成功在黃海如、陳斌的引導下攻入潮州,將清廷守軍擊潰。同年八月,回師廈門,先是用計殺死了盤踞廈門橫徵暴斂的族兄鄭聯,並收編了其所屬兵馬。緊接著又派遣洪政為使者前往招降鄭聯的弟弟鄭彩。鄭彩看到鄭成功治軍嚴整,不想重蹈哥哥覆轍,將所屬兵馬悉數託付給鄭成功。從此,鄭成功實力大增,兵力從萬餘人擴充到四萬之眾,威望也越來越高,東南海上群雄皆聽其指揮;以廈門為中心,建立了抗清基地。

順治八年(1651)清廷圍攻福州,鄭成功率兵南下勤王,從叔鄭芝鵬自請水師數萬人,留守廈門。三月,清廷將領馬得功乘其不備,以數百騎進犯,鄭芝鵬怯陣而逃,廈門失守,城中黃金寶物被掠一空。鄭成功在廣東得到消息,十分震驚,星夜班師回救。叔叔鄭鴻逵先從揭陽回師,迅速收復廈門。

招降鄭成功失敗的替罪羊-清朝第三任閩浙總督劉清泰

鄭成功在廈門澳仔招集諸將集會,追究廈門失守和放走馬得功的責任,大義滅親,斬殺叔叔鄭芝鵬,以儆效尤。將士見鄭成功執法如山,賞罰嚴明,十分欽佩,從此再也不敢翫忽職守,軍威大振。同時又吸收浙海海上武裝張名振、周崔芝、阮駿、黃大振諸部力量,兵力擴充到六萬餘人。

順治九年(1652年)三月,鄭成功圍漳州,閩浙總督陳錦率軍赴援,在江東橋與鄭成功軍大戰,陳戰敗退守同安,被家丁庫成棟、李忠等人所殺,獻首級於鄭成功。四月至十月,鄭軍包圍漳州,城內軍民餓死過半,至食人肉。同年,李定國收復廣西,斬殺清廷定南王孔有德,而後北上湖南擊殺敬謹親王尼堪。清廷連蹶兩王,朝野譁然。

由戰轉撫:清廷的如意算盤

清軍節節敗退,為了挽回局面,清廷只好採取招撫鄭成功的政策。隨即任命劉清泰為閩浙總督,令其招降鄭成功。清廷對鄭成功轉戰為撫後,便把投降與清廷的鄭成功父親鄭芝龍視為手中奇貨,企圖利用父子關係促成招撫計劃的實現。

順治九年(1652)七月,為了進一步籠絡鄭芝龍父子,順治親自下旨,準鄭芝龍成年的兒子為侍衛。八月又再次下旨將鄭芝龍抬入鑲黃旗,並封其在京一子為二等侍衛。同時令兵部發文將其妻妾以及兩個在福建的兩個兒子,護送京城。

招降鄭成功失敗的替罪羊-清朝第三任閩浙總督劉清泰

看似這是順治底對鄭芝龍的恩寵,實際則是把他們當作人質,這是朝廷赤裸裸的借父脅子,以此脅迫鄭成功和談。鄭成功在接到父親的勸降信後回書稱自己已經騎虎難下,數萬將士跟隨自己出生入死,難以遣散,婉言拒絕了清廷的招降。順治見鄭成功不上套,於是就密令浙江福建總督劉清泰主動招撫鄭成功。

同時,鄭芝龍派也派家人周繼武南下再次勸降鄭成功,轉告清朝欲來議和之意。浙閩總督劉清泰,緊接著也修書一封讓成功祖母代為轉遞。不久劉清泰收到了鄭成功“仍甚驕橫”、“又無誠意”的迴文後,仍不甘心,迴文讓鄭芝龍利用父子情誼實施招撫計劃。

不久,清廷又獲悉,鄭成功對福建巡撫張學聖、道臺黃澍、總兵馬得功乘其南下偷襲廈門一事耿耿於懷。為了消除清鄭之間的芥蒂,促使招撫成功,決定追究責任,同年十一月,悉數革職查辦,押解赴京。次年(1653)五月,敕封鄭芝龍為同安侯,鄭成功為海澄公,鄭鴻逵為奉化伯,鄭芝豹為左軍都督府左都督、總兵官,各食祿俸如例。並且承認,廈門之過罪魁禍首為馬得功。

第一次和談:清廷給一府安置,鄭成功卻要三省

不久,清廷特遣章京碩色為冊封使攜帶賜敕官印,並令鄭芝龍派表弟黃徵明及家人李德、周繼武、陳福、李春等同往,同時諭令總督劉清泰派員密切配合。碩色抵達福州後將敕印交閩浙總督劉清泰。而後劉清泰馬上派特使送往泉州,又令李德等人攜帶鄭芝龍手書先行試探、勸和。

招降鄭成功失敗的替罪羊-清朝第三任閩浙總督劉清泰

八月,鄭芝龍又一次派家人李德等人帶信給成功說明清廷的誠意,並許諾給予一府之地安置,黃徵明又將鄭芝龍的遭遇告知鄭成功,試圖以惻隱之心動搖他。不久鄭成功覆信,以屬下兵馬數十萬之眾,日耗餉銀過萬,要求以“省會地方錢糧”及“三省(閩、浙、粵)地方相界”,實際上擺明了拒絕受封。

九月,閩浙總督劉清泰再次修書鄭成功,陳述利害,公然以鄭芝龍一家的安全相威脅。同時又寫信給鄭鴻逵進行挑撥分化,試圖先招降鄭鴻逵。而他的回信更直接,認為一府之地不足以安置數十萬之眾。第一次和談宣告失敗。

第二次和談:清廷讓步給四府安置,但必須先行剃髮

順治收到劉清泰的奏報後,對鄭成功“妄行索地,誇詐大言”,十分惱火。但經過議政王大臣半個月的商議之後,決定向鄭成功讓步,進行第二輪議和。十一月,順治在敕諭中,再次讚揚鄭芝龍歸順清廷的功績,同時承諾以漳州、潮州、惠州、泉州四府供鄭成功駐紮,並且撥給軍餉。

幾天後,令內閣侍讀學士折庫納、兵部員外郎賈齊納為正副使持敕印再度赴閩招撫。順治十一年(1654)二月,鄭成功率部到安平與冊封使者相見,接受敕印,但仍以“兵馬繁多,非數省不足安插”為由,並且進一步提出“和則高麗、朝鮮有例在焉”的要求,不肯開讀印。

招降鄭成功失敗的替罪羊-清朝第三任閩浙總督劉清泰

三月,總督劉清泰又修書給鄭成功,督促其從速拜詔歸附,鄭成功回覆仍舊堅持以三省為議和條件,同時要求清廷撤出彰潮惠泉四州駐軍。劉清泰再度回信,以大清兵強馬壯,並且對鄭成功已成包圍之勢想威脅,企圖令成功早日歸順。同時順治也再次敕諭鄭成功,以其未曾剃髮,就要求清軍撤出四州,斥責其獅子大開口,沒有議和誠意。

八月,清廷派內大臣葉成格、刑部郎中阿爾善偕鄭芝龍次子鄭世忠、四子鄭世蔭及李德、周繼武,李春等人前往福建頒發敕書。同時令鄭世忠先赴廈門打探鄭鴻逵、鄭成功叔侄二人之順逆之心,以利傳旨。一個月之內,鄭世忠、李德等人往返廈門十餘次,反覆勸說,鄭成功堅持不剃髮,第二次和談破裂,九月底,葉成格與阿爾善回京覆命。

對清廷的誘降,鄭成功從一開始就看出是一套騙人的把戲,他十分清楚清廷想借自己德力量來實現“以海治海”策略,同時消弱永曆帝的實力。但是鄭成功將計就計,借議和之機,乘勢分遣屬下就福,興、漳、泉各州索派軍餉,並且即移書劉清泰說明情況。清廷對此雖然有所覺察,但為了促使和談成功,只好一再忍讓。

和談再次破裂,閩浙總督劉清泰被革職查辦,成了替罪羊

順治帝得知鄭成功不受招撫,並且在給鄭芝龍的回信中辱罵朝廷。圖窮匕現,將鄭芝龍抓起來,投入高牆圈禁,將其五弟鄭芝豹發配寧古塔。而劉清泰卻稱病退守杭州,不久鄭成功攻克漳州、泉州。順治改派鄭親王濟爾哈朗次子濟度為靖南將軍率師征討。

招降鄭成功失敗的替罪羊-清朝第三任閩浙總督劉清泰

不久,閩浙總督劉清泰被御史彈劾稱病畏戰,並且在順治十年(1653)五月海澄之戰中,不予配合,致使金礪大軍戰敗,劉清泰因此被革職,一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康熙繼位後,才再度被起用,授任河南總督,因在任墾荒有功,加封兵部尚書銜。康熙四年,因病去世。

劉清泰被革職,是清廷為招降鄭成功失敗而找回面子的無奈之舉。殊不知,面對鄭成功這位忠心於明朝的民族英雄,就是換作其他人也是枉然。

《明實錄·崇禎實錄》

《清實錄·順治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