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香港淪陷前後,日本侵略軍通告對不合作的居民“絕對懲罰”


1941年,日軍侵入香港島前,義勇軍於修頓前步操。

1941年,加拿大兵在戰前抵達,超過四分之一人在戰爭中殉職。

1941年,加拿大援軍,圖中左方的3位軍官陣亡。

香港淪陷前,戰前入伍受訓的華藉英軍。

1941年,灣仔,軒尼詩道,莊士敦道,右為機關槍堡。

1941年,灣仔,莊士敦道,油站口機槍堡。

1941年,灣仔,莊士敦道,油站口機槍堡。

1941年,灣仔,大佛口,山旁防空洞,白色那座是機關槍堡。

1941年,高等法院,沙包掩體。

1941年12月8日上午8時,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後數小時,由酒井隆所指揮的日軍以工兵及步兵作先遣部隊一共五萬軍隊開始從深圳侵入進攻香港。日軍拍攝的偵察照,右方為機師和偵察員的名字。

1941年香港修建完畢的防空洞。

開戰前不久駐守摩星嶺炮臺的炮兵正在進行操作訓練。

圖為開戰後即遭日機摧毀的啟德機場

圖為在新界推進的日軍。

圖為經過新界地區的日軍228步兵聯隊

圖為日軍38山炮兵聯隊渡過大埔廣福橋。

侵入攻擊香港守軍陣地的日軍炮兵

日軍侵入進攻尖沙咀火車站。

日軍侵佔九龍後用大炮轟擊香港島,香港島北岸硝煙瀰漫。

日軍以港督私人秘書的夫人為人質,向守軍招降。

日軍第10獨立炮兵聯隊在寶馬山攻擊香港守軍據點,前方為北角發電廠的煙囪。

日本人筆下的黃泥涌峽激戰情形。

日軍在香港島市區推進。

1941年12月25日傍晚,香港守軍司令莫德庇少將在電力中斷的半島酒店與日軍談判投降事宜。

楊慕琦於半島酒店的日軍戰鬥司令室內簽署投降書。

位於西環的卑路乍炮臺,大炮已遭炸。

從太古船塢登上香港島的日軍司令酒井隆,其旁為海軍司令新見政一。酒井隆戰後因犯下戰爭罪行被國民政府處決於南京。

日軍於1941年12月26日在香港島北岸舉行入城儀式,陸軍司令酒井隆在海軍司令新見政一陪同下,向在軒尼詩道列隊的日軍士兵敬禮。

圖為淪陷初期日軍的通告,稱對不合作的居民“絕對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