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綻放顯本色—桂林大河中心校黨員女教師陽秀林“抗疫”事蹟

桂林生活網教育頻道訊:庚子伊始,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新冠疫情的關鍵時刻,在這支教育系統防疫隊伍中,桂林市大河中心校黨員女教師陽秀林一直扮演著“幕後”英雄的角色,堅守著人民教師的本色,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抗疫“戰鬥員”。作為黨支部的一員,她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黨員的擔當與責任,堅定地踐行著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平凡綻放顯本色—桂林大河中心校黨員女教師陽秀林“抗疫”事蹟


平凡綻放顯本色—桂林大河中心校黨員女教師陽秀林“抗疫”事蹟

一個都不能少的數字


“一個數字背後代表一個鮮活的生命,我一定要對它負責”。陽秀林老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對於她而言,在這個特殊時期四十餘天中的每一天,不是休假,而是做好疫情的宣傳員和守門員。

平凡綻放顯本色—桂林大河中心校黨員女教師陽秀林“抗疫”事蹟

平凡綻放顯本色—桂林大河中心校黨員女教師陽秀林“抗疫”事蹟

完成疫情“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看似簡單,實則對農村學校的班主任來說無疑是一項難題:許多農村孩子家裡沒有電腦;許多家長使用手機僅限於聊天、購物;寒假期間,一部分孩子隨著家長離開桂林回到各地偏僻的老家,山中網絡信號不好;最關鍵的是部分家長故意不接電話……面對家長的不理解,陽老師既沒埋怨,而是反覆溝通,迎難而上。她靈活採用多種方式記錄:有條件使用電子文檔的家長按照群表自行填報;不會填報的家長自己手繪表格記錄,並拍照上報;不會上網的老年家長,通過電話問答幫助他們進行登記。面對農村家長的狀況百出,陽老師打足一千個耐心,每天看手機處理信息的頻率幾乎達到每五分鐘一次。農村學校老師的工作量常常是城市學校的兩倍之多 。班上有位同學陽某,其父母使用的都是老人機,根本不會上網,她只能每天通過電話瞭解孩子的身體情況,替他做好填表工作,做好記錄。由於重複繁瑣的電話填表,家長也從最初的熱情配合到厭煩……考慮到家長的態度變化,陽老師也曾閃過這樣的念頭“這個孩子並沒有接觸史,電話是否可以隔天打呢?”可是她清楚的明白“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不是虛設,電話必須打,如果不接,那輪著打,直至接通為止。就這樣,“不漏報,不瞞報”一直堅持到陽老師日常的每一天,落實到每一位學生。

是不厭其煩的耐心,是對孩子的愛心,是對工作負責心,陽老師在特殊時期架起一座家校溝通的理解橋樑!

一個也不能少的雲課堂

“孩子們基礎差,疫情來臨,延期開學,我該怎麼辦?”作為一個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數學老師,她想到最多的是如何開展“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儘管學校已經制訂了詳細的方案,陽老師仍然根據孩子學習實際情況,在學科雲課堂中,找出孩子們掌握不牢固和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以複習舊知為主,引導預習新知為輔,佈置孩子看書、並完成相應的鞏固練習。每天當孩子們將作業拍照發到群裡後,陽老師總是隨時隨地,第一時間逐一批改。遇上下班晚回家的家長,學生的作業也隨之晚做晚傳,她總是守著手機批改到深夜。對於出錯較多的題和重要知識點,她巧用曉黑板APP進行視頻講解,隔空面對面幫助孩子們總結歸納。孩子們和家長們都說:“雖然不能回學校上課,但是沒有絲毫覺得離開了學校和老師。”


平凡綻放顯本色—桂林大河中心校黨員女教師陽秀林“抗疫”事蹟

平凡綻放顯本色—桂林大河中心校黨員女教師陽秀林“抗疫”事蹟

平凡綻放顯本色—桂林大河中心校黨員女教師陽秀林“抗疫”事蹟

雖然只擔任一個學期的班主任,陽老師的用心絕不亞於其他老班主任。在輔導學生學習的同時,她非常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在學校“共克時艱,疫情德育”系列雲課程中,不僅每天按時提醒孩子觀看相關的素質教育視頻和文章,而且通過美篇、視頻、繪畫、手抄報、寫作、朗誦、談感想、講故事等豐富多彩的形式,把系列的德育課程穿插在每天的學科學習中。孩子們在她的鼓勵下,在這場疫情中,獲得了別樣的成長。

平凡綻放顯本色—桂林大河中心校黨員女教師陽秀林“抗疫”事蹟


平凡綻放顯本色—桂林大河中心校黨員女教師陽秀林“抗疫”事蹟

一個踐行誓言的共產黨員

“啊!秀林老師捐了1000元”,如果不是要統計疫情期間捐款的數字,到現在學校黨支部都不知道陽秀林老師在1月31日默默地向武漢慈善總工會捐款1000元。她沒有和任何一個人提起,這就是她,一位話不多,卻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小小的舉動,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將胸前閃亮的黨徽匯聚成戰勝疫情的最強盾牌。


平凡綻放顯本色—桂林大河中心校黨員女教師陽秀林“抗疫”事蹟


“校長,我報名”!陽秀林老師在學校工作群裡得知清秀社區需要人手助力時,二話不說,第一個主動報名,參加社區志願者活動。她所服務的水泵廠宿舍區,沒有物業,出入口多,居住的多是老人和年輕的外來務工租賃戶,防疫意識都比較薄弱,不戴口罩是常態。小區裡的住戶還和往年過年一樣,小聚聊天,三三兩兩散步,進進出出購物,快遞送了一撥又一撥……面對這樣的複雜的情況,陽老師發揮教育人的特性,對來往的住戶進行耐心細緻地解釋和勸返;見聚會的勸他們各自回家;見散步的勸他們儘量回自家;對外出回來的人員一個個量體溫登記信息……天黑回到家時,她的衣服早已溼透,嘴唇早已乾裂,比上了一節的課還要累!


平凡綻放顯本色—桂林大河中心校黨員女教師陽秀林“抗疫”事蹟

當問到她為什麼不老實呆在家裡,而是去做志願者?她的回答是堅定而簡單:“我是一名黨員,這只是盡了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疫情面前,陽秀林老師巾幗不讓鬚眉,她有態度,有行動,有溫度……真正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守護。她以自己的行為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擔當、什麼是責任、什麼是合力、什麼是真正的愛國……



審稿:李俊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