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中真正贏家:1年內財富增長1890億,微軟退休後做起NBA球隊老闆

2月26日《2020胡潤全球榜》 一經發布,眾人的眼光都聚焦在中美兩大首富上。而今年“馬爸爸”再次登頂中國首富寶座成為了爆點。不過今年還暗藏著另一位人生贏家。

據《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今年全球十億美金企業家總人數有2816人。其中,美國共有626位,比去年多了42位。而科技和投資,是美國十億美金企業家的主要財富來源,分別有128位和123位。很多人從《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看到了馬雲再次登頂中國首富,然而,在這兩千多名來世界各地的企業家中,除了馬雲、比爾蓋茨和貝佐斯,有一位真正的贏家。《2019胡潤全球富豪榜》上,他以財富2,800億元人民幣,排名21名。一年後,他以財富4,690億元人民幣,擠進《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前十

富豪中真正贏家:1年內財富增長1890億,微軟退休後做起NBA球隊老闆

這位贏家是誰?他來自美國;他來自科技業;他來自微軟,但不是比爾蓋茨;他是微軟董事會主席史蒂夫·鮑爾默。這位當年哈佛畢業,又從斯坦福商學院綴學的商界精英,從高科技行業跨越到體育領域似乎玩得遊刃有餘。今天就來揭秘一下這位財富贏家。

將熱情帶給微軟的“啦啦隊隊長”

史蒂夫·鮑爾默最引人注目的特點就是“易於激動”。激動的時候,鮑爾默習慣把任何東西都強調三遍。他是位天生的銷售明星和演說家,一站上演講臺就會有難以抑制的澎湃活力,來回走動、大聲喊叫都不足以宣洩他的熱情。如果身臨其境,臺下的情緒很難不被他異乎尋常的煽動性所感染。某次會展上,鮑爾默從會場後一直跳到臺前,口中高呼 “Come On” ,然後氣喘吁吁地一字一頓:“I Love This Company。”

富豪中真正贏家:1年內財富增長1890億,微軟退休後做起NBA球隊老闆

鮑爾默經常說:“我對他們發表演講,我為他們所激動。”

鮑爾默的領導能力、親和力和他對微軟的熱情無人能敵。他是微軟員工最喜歡的執行官。他以他天生高昂的激情,讓他周圍的人也都充滿了激情。

富豪中真正贏家:1年內財富增長1890億,微軟退休後做起NBA球隊老闆

在美國政府採用反壟斷法案威脅要將微軟一分為二時,鮑爾默為了把微軟員工的精神聚集在一起,他給所有的員工發送了一份備忘錄。備忘錄中清楚地說明了所有員工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防止與反壟斷法可能的衝突。在微軟渡過了反壟斷案難關後,鮑爾默立即採取了一系列穩定微軟的行動,並率領全公司進行 27年以來最全面的再塑工程,把微軟的員工重新擰成一股繩。

去除“蓋茨思維” 轉變微軟形象

在鮑爾默執掌帥的時間中,微軟一改往日的蠻橫、強硬,轉而更加親和,更善於聽取他人意見,更加強調與對手的合作。與咄咄逼人、高曝光率的蓋茨相比,長期擔任微軟高層的鮑爾默行為方式卻十分低調。直到1998年出任微軟總裁一職時,鮑爾默的名字並不為公眾所熟知。據瞭解鮑爾默強調和解,崇尚儒家的“和氣生財”

鮑爾默本人隨意、開朗。儘管微軟在業界擁有霸主的聲望,但他希望公司的形象能在企業界顯得更加親善化。他有意改變微軟作為一個鐵腕競爭者,一個高傲、冷血的供應商和合作者的形象。在其努力和合作態度下,微軟平息了多方面的指控,並且和老對手Sun公司和解,了結了無休止的官司。

富豪中真正贏家:1年內財富增長1890億,微軟退休後做起NBA球隊老闆

財務業績:表現其實不錯

在2000年1月1日鮑爾默接替比爾·蓋茨成為微軟CEO時,微軟股價已開始從1999年12月23日的最高點開始滑坡。當時微軟股價為58.719美元,而市值則為6163億美元。截至本週美國股市收盤,微軟股價為33.27美元,市值為2771.4億美元,較當時下降55%。

如果不考慮其他歷史因素,這看起來像是一場災難。但實際上,這一CEO過渡的時機及隨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也起到很大作用。當鮑爾默出任微軟CEO時,互聯網泡沫仍在越吹越大。微軟當時的季度營收為61.1億美元,淨利潤為24.4億美元,攤薄每股收益為0.44美元。而到鮑爾默出任微軟CEO後的第一年末,互聯網泡沫開始破滅,橫掃了整個科技行業。到2000年底,微軟股價下跌至21.688美元。在隨後的很多年中,即使是微軟2009年收購雅虎失敗,其股價也沒有再創新低。

微軟很好地應對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強勁的營收和多樣化的產品使微軟能夠在金融危機期間,信貸極度緊縮的情況下獲得足夠多現金。在已報告的季度中,微軟營收為174.1億美元,淨利潤為51.1億美元,攤薄每股收益為0.66美元。

富豪中真正贏家:1年內財富增長1890億,微軟退休後做起NBA球隊老闆

在鮑爾默擔任微軟CEO期間,微軟的年利潤從約250億美元上升至約700億美元,平均年增長率為16.4%。鮑爾默取得的這一成績超過了許多知名CEO,例如通用電氣的傑克·韋爾奇和IBM的郭士納,但低於史蒂夫·喬布斯的記錄。在喬布斯擔任蘋果公司CEO期間,該公司的年利潤從7.86億美元增長至259.22億美元,翻了33倍。

富豪中真正贏家:1年內財富增長1890億,微軟退休後做起NBA球隊老闆

大規模收購:失多於得

在擔任微軟CEO的13年中,鮑爾默對收購和外部投資持更具試驗性的態度。而微軟的這些收購和投資也取得了不同的結果。一些規模較小的收購往往能帶來變革性的新產品,例如Kinect,以及Xbox平臺上著名的《光暈》系列遊戲。然而,大規模收購要麼沒有成功,例如雅虎,要麼最後演變成一場災難,例如aQuantive。但是,鮑爾默在進行一些大規模收購時仍非常果斷。在他的任期中,微軟共進行了7筆價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大規模收購:

  • 2000年以14億美元收購Visio。Visio目前已成為Office的一部分,仍是領先的圖表製作工具之一。
  • 2002年以14.5億美元收購Navision。Navision隨後發展成為微軟Nydamic Nav,即微軟最主要的ERP(企業資源規劃)產品之一。
  • 2007年以63億美元收購aQuantive
    。當時這是微軟公司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收購,也是全球廣告行業規模最大的收購之一。然而微軟於2007年對其進行了62億美元的資產減記。
  • 2008年以12億美元收購Fast Search。Fast Search的核心技術成為了微軟必應搜索引擎。
  • 2011年以85億美元收購Skype。2012年,Skupe在全球互聯網電話市場的份額為34%,目前則取代了Windows Live Messenger。
  • 2012年以12億美元收購Yammer。Yammer已成為微軟Office業務的一部分,但自被收購以來並無重大發展。
  • 2013年以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諾基亞是Windows Phone手機的主要廠商。目前尚不清楚諾基亞未來將成為另一個aQuantive還是另一個Skype。

戰略投資:亮點寥寥

那戰略投資的情況如何?

在鮑爾默之前,微軟非常積極地對外部業務進行投資,持有有線電視公司和電信公司的股份,創建了電視頻道MSNBC,甚至通過投資挽救了蘋果公司。不過在鮑爾默的領導下,微軟很少對外部公司進行大筆投資鮑爾默的關注重點是微軟內部。在21世紀初,微軟出售了所持其他公司股份,包括對蘋果公司的1.5億美元投資。這筆投資目前價值約80億美元。不過近數年來,微軟還是進行了一些值得關注的投資:

  • 2007年,微軟以2.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Facebook的1.6%股份,目前價值約20億美元。
  • 2012年,微軟以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Nook Media的17%股份,從而進入電子閱讀器和平板電腦市場。到目前為止,微軟並未基於這筆投資推出過什麼產品。
  • 2012年,微軟向Klout投資2000萬美元。Klout基於用戶的社交媒體活動對用戶進行評分。Klout目前已被整合至必應搜索引擎。

意識到該做什麼時,太遲了

雖然鮑爾默一直以來都不是技術人員,但在最後他一定意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Windows、Windows Phone、Xbox和在線服務應該有一致的設計語言,堅實的合作基礎能使該公司在不同業務平臺實現更快地轉換。微軟最新的Office 365、SkyDrive、Windows8及IE產品都值得體驗。

然而,鮑爾默花了太長的時間才實現公司內部的跨平臺合作。在移動和搜索領域,微軟仍在追趕其它公司的步伐;而在社交領域,該公司幾乎是一事無成。如果說科技領域的競爭就是一場接力賽,那麼鮑爾默在接棒蓋茨後,已經在這場賽跑上落後於谷歌和蘋果公司等對手

外部評價鮑爾默是位出色的營銷人員。這一般對CEO而言是個不錯的評價,但對於由一個技術天才創立的公司而言,鮑爾默作為CEO在微軟的評價並不高

鮑爾默曾在重組計劃表明,他或許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讓公司失去競爭優勢了。然而他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太遲了。鮑爾默表示,他退休,是因為公司需要一位能夠帶領微軟向“設備服務公司”轉型的新CEO

鮑爾默最終在宣佈退休的信中寫道:

“微軟是個了不起的地方,我愛這家公司。我愛我們發明和普及計算機和 PC 的方式,我愛那些偉大、大膽的賭注。我愛我們的人以及他們的才能,愛我們願意接受和擁抱他們的各項能力,包括他們的怪癖。我愛我們擁抱和其他公司的共同合作,改變世界並且成功,我愛我們豐富多樣的用戶,從消費者到企業,到整個行業和國家,以及來自不同背景和年齡段的人們。”

20億美元買下洛杉磯快船隊

2014年,洛杉磯快船隊老闆唐納德·斯特林因種族歧視言論引起軒然大波,NBA球員和球迷紛紛譴責抵制,他一度被禁止去現場觀看比賽,後來NBA總裁亞當·希爾弗擔心他會持續給NBA帶來負面影響,乾脆逼他把球隊賣掉。

富豪中真正贏家:1年內財富增長1890億,微軟退休後做起NBA球隊老闆

斯特林在壓力下不得不賣球隊。當時快船估值為5億美元,好幾個買家出價競爭,包括前湖人隊的魔術師約翰森和鮑爾默。最後鮑爾默出價20億美元,讓其他幾位競爭者望而卻步。這個價格創造了北美球隊歷史上價位第二的收購記錄。

在鮑爾默接手前,快船隊和湖人隊同在洛杉磯,可是完全不在一個層次。歷史上湖人隊拿過16次總冠軍,快船隊0次,是一支道地的魚腩隊。易主後的快船隊,在過去數年中持續了常規賽50勝以上的成績(該隊歷史上一共只有5次這樣的記錄)。這支過去老墊底的球隊,現已成為了西部地區的一支勁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