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街頭很少有賣煎餅果子、油條豆腐腦,人們不習慣在外邊吃早餐


朝鮮街頭很少有賣煎餅果子、油條豆腐腦,人們不習慣在外邊吃早餐

關於“三點一線”有兩個概念,一個是說人的生活規律,簡單樸素,每天圍繞家庭、單位、食堂三個地點週而復始。第二個管理概念中的說法,這是一種被反覆證明了的,簡介有效的管理模式。但是,無論從哪種概念來講,朝鮮人的生活,都符合。

朝鮮街頭很少有賣煎餅果子、油條豆腐腦,人們不習慣在外邊吃早餐

朝鮮人過著慢生活。走在街頭,你會發現人們普遍走路慢悠悠,街頭拐角,推著自行車聊天的年輕人比比都是。維護秩序的,似乎也講究無為而治。

朝鮮街頭很少有賣煎餅果子、油條豆腐腦,人們不習慣在外邊吃早餐

朝鮮人工作中,很多人寧願在一線也不願意去機關,不想當領導。職工住的房子都是單位分的,很多就在企業裡面,上下班近便,走著就成。近年來,為了改善住房條件,建設了很多新的高樓大廈,但是由於地理位置稍微遠一些,很多老職工還是喜歡住廠區裡。

朝鮮街頭很少有賣煎餅果子、油條豆腐腦,人們不習慣在外邊吃早餐

話又說回來了,企業對這些職工也還真不錯,除了房子,廠區裡還有學校、幼兒園、商店等等,廠子裡發的各種票證,可以在這裡使用。平壤金正淑紡織廠等一些大企業裡,員工超過7千人,女員工佔到80%以上,企業還專門建設有哺乳室、職工浴池、桑拿室等設施。

朝鮮街頭很少有賣煎餅果子、油條豆腐腦,人們不習慣在外邊吃早餐

每天一清晨,朝鮮人早早就出門了,不是遛彎,而是去上班。街頭,你很少看到有賣煎餅果子、油條豆腐腦的,朝鮮人似乎不習慣在外邊吃早餐。導遊的解釋是朝鮮家庭主婦勤快,對家人的好從早餐開始。

每個小區門口都有售貨亭,也有銷售熱菜和米飯,但似乎買的人很少。

朝鮮街頭很少有賣煎餅果子、油條豆腐腦,人們不習慣在外邊吃早餐

朝鮮人的交際圈子很小,很多城裡家庭都沒農村親戚。找個對象也是熟人介紹,很多兩口子就在一個國營單位。每天上下班,經常看到男的騎著自行車,後面帶著媳婦的情形。日子清淡,也有些小幸福。

朝鮮街頭很少有賣煎餅果子、油條豆腐腦,人們不習慣在外邊吃早餐

晚上下班回到家,男人們就是看電視,女人則張羅著做飯。大約20點左右的時候,一起看當天消息播報,感受各條戰線的日新月異。然後到了22點左右,就上床睡覺。因為這時候,電力供應很難保障了,隨時會停電。雖然家裡預備有太陽能蓄電池,但也只能噹噹備胎。

朝鮮街頭很少有賣煎餅果子、油條豆腐腦,人們不習慣在外邊吃早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舌尖上的中國成為了我們對美食不懈追求的代名詞。但在朝鮮,我們發現普通老百姓似乎對吃的概念很淡。

朝鮮旅遊5天時間裡,導遊一直和我們一起吃飯,除了喜歡吃肥肉片,她每頓飯依舊少不了泡菜和泡菜湯。我們奇怪的問:難道平時還沒吃夠嗎?導遊笑眯眯的說,吃泡菜就是生活,永遠吃不夠。不吃就是忘掉了家庭。這神邏輯把我們整蒙了。

(配圖部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