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只因一事致“十美不全”

序言:燕青,又名燕小乙,作為水滸中能與宋江並列的靈魂人物,在古往今來的900多年裡,其趨近於完美的形象,受到了很多讀者的讚賞與喜愛。對盧俊義的忠心不二,為梁山捨棄兒女私情,面對富貴能做到功成身退,尤其是上山雖晚,卻收穫了不少好漢信賴與友誼的強大社交能力,紛紛彰顯著燕青非凡的一面。縱觀全書,施耐庵使用了大量的筆墨,來豐富對燕青文學形象的塑造,而這不僅僅只是建立梁山招安的樞紐,更多的則是寄託了作者心中的一種理想,

忠心、功成、名就、身退的情懷。

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只因一事致“十美不全”

新水滸燕青形象

一場由梁山泊精心策劃的悲情事件

燕青是盧俊義家裡的僕從,本來作為“河北三絕”的盧俊義,也算大戶出身、衣食無憂、生活美滿,可隨著被吳用等人惦記,從此平靜的生活被打破。在將盧俊義綁上梁山的過程中發生了三件事情,分別是:燕青行乞街頭、燕青一路護主、燕青通風報信,隨著對盧俊義劇情的延伸,李逵口中的“小乙哥”,開始出現在讀者們的眼中。

燕青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不論是詩、詞、歌、賦、吹、拉、彈、唱,亦或者文韜武略,燕青都頗有涉獵,所以得來個“浪子”的綽號,風流英俊、豪放不羈;

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只因一事致“十美不全”

《沁園春》:唇若塗朱,睛如點漆,面似堆瓊。有出人英武,凌雲志氣,資稟聰明。儀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誇能。伊州古調,唱出繞樑聲。果然是藝苑專精,風月叢中第一名。

燕青的浪子形象,並非是那種不務正業、整日遊手好閒的浪蕩公子哥。而是如風流才子般,多才多藝的那種浪漫才情。作者之所以將燕青刻畫的如此具有詩意,除了為更好的接洽李師師做鋪墊之外,更多的則是為水滸增加一種情調、韻味,為梁山好漢整體增加一種靈動感。而也正是燕小乙的才情與風流,外加貪玩的性格,使得其在盧俊義心中缺乏穩重的形象,以至於主僕二人多有誤解,後期均吃了不少苦。

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只因一事致“十美不全”

新水滸:左盧俊義 右燕青

  • 盧俊義從梁山回來的途中,遇到了行乞的燕青,為了保護主人不被奸人所害,燕青哭著訴說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可換來的卻不是盧俊義的感激,反而是憤怒的一腳。當時燕青的心裡或許充滿了苦澀、無奈、委屈,但卻沒有一絲的怨言,只恨自己沒能挽留住盧俊義的步伐。
  • 盧俊義被官兵抓捕,靠行乞度日的燕青,在自身窮困潦倒、餓著肚子的情況下,依然將討要來的半罐子殘羹剩飯,給主人送了過去,希望盧俊義能在牢中吃的溫飽一些。而在押送的過程中,燕青更是暗中相隨,不僅保護了盧俊義的性命,更是揹著滿腳潦漿泡的主人走了將近十里路,沒有一絲的抱怨。
  • 盧俊義在二次被抓之後,也同樣是燕青冒著生死危險,獨自一人前往梁山泊,找尋宋江搬救兵。在只剩下一隻弩箭的情況下,餓著肚子的燕青,獵取鳥雀的時候,依然首先想到的還是盧俊義的性命,可以想象燕青當時內心的無助以及絕望。
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只因一事致“十美不全”

盧俊義遭陷害

非常悲情的故事情節,襯托的卻是燕青那種忠義的赤子之心,以及對於盧俊義養育之恩的一種報答。即便是上了梁山,燕青依舊沒有令盧俊義失望,哪怕面對宋江安排的事務,也會盡心盡力的完成,在獲得宋江器重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在為盧俊義“賺面子”,幫助其站穩腳跟。燕青的忠心或許只是一種愚忠,卻讓人頓生欽佩之情。

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只因一事致“十美不全”

宋江把招安的重擔交給了燕青

燕青的自信來源於其聰明的才智,當初吳用以算卦的名義“誆騙”盧俊義去泰山的時候,燕青就已經瞧出了端倪。從小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燕青,在飽嘗了人情冷暖、見慣了眾生百態後,對於見人行事、揣摩心意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尤其是社交能力,堪稱梁山第一人。

在眾好漢心中,燕青就是“定心丸”,只要燕青出馬,眾人心中便會踏實不少。

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只因一事致“十美不全”

燕青面見李師師

燕青的才華並非是那種治國之才,而是一種混跡社會的能力,懂方言、會術語、見多識廣,不論與誰相處,都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平易近人的感覺。就連殺性最重的李逵,都被燕青的這種人格魅力所折服,一口一個“小乙哥”。當初有人假冒宋江作案,李逵得知後氣憤不已,而反觀燕青卻能冷靜的分析,並將李逵與自己的想法告知宋江,事後更是給了李逵與宋江一個和解的機會,在獲得宋江信任與李逵感激的同時,也影射了燕青對於為人處世經驗的活絡。

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只因一事致“十美不全”

新水滸李師師形象

原來這李師師是個風塵妓女,水性的人,見了燕青這表人物,能言快說,口舌利便,倒有心看上他......燕青是個百伶百俐的人,如何不省得?

李師師是當朝皇帝都為之傾倒的女人,無論相貌還是才藝均為上等,可就是如此佳人,依舊被燕青的言語及才華所征服。可見燕青極為懂得,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

相貌、才學、紋繡,來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尤其是懇求李師師在後背賜字,花繡顯露的那一剎那,明顯感知到了佳人的心動,可燕青卻能做到保持本心,不忘自己的初衷。

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只因一事致“十美不全”

燕青請求刺字

奈何梁山招安的進程中,李師師是極為重要的一環,面對佳人對自己產生的情愫,又不能太過於唐突,於是聰明的燕青以姐弟關係,在拜住李師師情愫的同時,也多少彌補了佳人心中的那絲不快。

最終在李師師的引薦下,成功的見到了宋徽宗,並且在一曲《漁家傲》的作用下,不但令得宋徽宗龍顏大悅,燕青還趁機要了一封赦免書,不得不說燕青的能力非同一般,能夠很精確的把握住機會,堪稱外交天才。而隨著招安事宜的錘實,燕青也徹底的奠定了其在梁山眾人心目中,出手必成功的形象,甚至隱隱成為了宋江的心腹。

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只因一事致“十美不全”

燕青面見宋徽宗

燕青為何不敢接受李師師的愛

有人說水滸中最合適的一對便是燕青與李師師,兩個人到了一起,堪稱天造地設的才子佳人。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面對著李師師的眉目傳情,燕青居然視而不見,還以姐弟的名義饒了過去,簡直是讓人痛心疾首,大喊可惜。然而,燕青真的不喜歡李師師?連皇帝都傾心的女人,燕青當然也喜歡,畢竟當時的燕青屬於青年才俊。

而且從離開梁山泊的行事作風上看,燕青絕對是活的最真實的,梁山108人,只有燕青挑了一旦珠寶離開。既然活的真實,自然不能免俗,既然燕青是俗人一個,那面對才女佳人,自然也會心生愛慕。但是燕青卻能很好的把握分寸,知道在大是大非面前,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只因一事致“十美不全”

李師師既然是宋徽宗極為喜愛的女子,自然是碰不得,否則真要是因此斷送了梁山泊的未來,燕青便是罪人。而這樣的結果,顯然是作者所不願意見到的。因此當燕青親手掐滅與李師師之間感情的瞬間,卻恰好襯托出了那種通達事理、心中有大格局的文學形象。

在奸臣當道、好漢落草的年代,燕青所代表的便是一股清流。也正是燕青的這種大局觀,使得本來非常完美的人物塑造,出現了一絲紕漏,試問既然是人,怎麼能沒有愛情呢?

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只因一事致“十美不全”

大業已成燕青全身而退

燕青的聰明與能力,不僅僅只限於招安和人情世故,更多的則是來自於,面臨“封侯拜相”時的全身而退。宋江曾經藉著拜訪智真長老與羅真人的時候,均獲得了指引的偈語,不過宋江沒看懂,反而拿出來讓梁山眾人幫忙參悟,結果唯有燕青明白了其中的奧妙。

當風雁影翩,東闕不團圓。隻眼功勞足,雙林福壽全

燕青歸隱的時候,想勸解盧俊義跟隨自己一起,無奈富戶出身的盧俊義,絲毫沒有看清現實,依舊堅持著封妻廕子、衣錦還鄉的美夢,哪怕燕青在其面前舉了不少前人的例子,依舊沒能改變盧俊義的想法,反倒是底層出身的燕青看清了現實。與盧俊義和宋江辭行後,拿著屬於自己應得的那部分錢財,離開了爾虞我詐的朝廷,選擇了“只在主人前後”。

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只因一事致“十美不全”

有人說燕青臨走的時候,為何拿了那麼多錢財,缺少魯智深那種淡泊名利的品性。然而,燕青本身的定位,就是作者對於真實人性的展示,燕青並沒有魯智深那種成佛的慧根。既然是人,自然少不了吃喝用度,所以燕青的做法,反倒值得敬佩,值得肯定。生活,生活,自己過得開心快樂便好,又何必在乎他人的看法,再者燕青的性格本就灑脫。

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只因一事致“十美不全”

結局

這便是燕小乙,一個既真實又讓人喜愛的漢子,或許燕青的出身不好,家奴的身份有些低微,而也恰巧是“家奴”的身份,使得燕青照比同齡人,少了一絲驕躁,多了一絲睿智。燕青看得透徹,在離開梁山泊的時候,該拿就得拿。燕青懂得低調,哪怕是拿走了那麼多錢財,盧俊義也不會擔心,小乙會有什麼不測。燕青有貴人相助,無論是李師師的促成朝廷招安,還是許貫中緊要關頭的提醒,均讓燕青做到了功成身退。如果說還有什麼遺憾的話,便是與李師師的那一段情,縱觀水滸,唯燕青做到了“十全九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