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胎感覺不怎麼害怕,快生二胎了,心裡開始感覺怕怕的,怎麼辦?

小白兔39404302


分娩對於孕婦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因為在經過長達十個月的妊娠後,孕婦會開始從臨產徵兆的出現,繼而進入分娩,在胎兒脫離出母體後,生產的妊娠與分娩的重任才算卸下。

對於很多孕婦來說,在生一胎的時候,對於妊娠和分娩並不是很瞭解,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了解,只是固定時間到醫院產檢,然後聽從醫生的指導。在懷孕期間,孕婦不知道為什麼孕早期需要補充葉酸,孕中期不知道為什麼需要補鈣,在孕晚期也不知道為什麼需要數胎動,也有很多孕婦不會數胎動,在整個孕婦都沒有數過胎動。至於分娩,因為孕婦沒有經歷過,更是不瞭解了。僅有的對於生孩子的認識大概就是電視劇中產婦大叫兩聲孩子就生下來的場景。


所以,對於大部分孕婦來說,因為生一胎的時候懵懵懂懂什麼都不懂,所以“因無知,而無畏”,因為不夠了解分娩,自然不會對分娩有什麼“敬畏或者害怕”的感覺。

而當孕婦懷上二胎後,因為有過妊娠一胎的經歷,也算是“過來人”了,所以在這方面比較注意了。在分娩時,因為有過生產經歷,進過產房,親身經歷親眼所見了分娩的過程以及分娩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意外。所以,因為懂得,孕婦會產生害怕的心理,會感覺生孩子充滿了危險,不僅害怕陣痛的疼痛,還害怕在產中及產後可能會發生不可控制的異常情況。

其實,這是正常且常見的現象,除去有孕婦對於分娩有一定的認知和前一次分娩對於孕婦造成的影響,孕婦可能是因為預產期的即將到來,而出現焦慮的心理,也就是常說的:產前焦慮症。表現為孕婦情緒急躁,焦慮,害怕分娩,對生孩子充滿了擔心,總是把不好的情況設想到分娩時的自己身上。

對於分娩來說,可能發生的產中產後較為嚴重的併發症有:大出血、羊水栓塞。一般情況下,只要搶救的及時,都是有機會搶救回來的,特別是產後大出血,因為現在醫療科技的發達,只要產婦在產後多注意自身的情況,有任何異常及時告知醫生,那麼即便是發生了分娩併發症,對於產婦的救治也會非常迅速和有效的。並且,一般來說,孕婦分娩發生意外的概率很小的。



▶因為這是常見的情況,孕婦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緩解焦慮,當然,家人也需要重視。

  1. 正確認識分娩:因為分娩對於孕婦來說是必然的,所以即使孕婦再害怕也是沒有用的。並且,並不是說孕婦分娩時就一定會發生危險,那個概率是很小的,並且,現在的醫療科技發達,即使在產中發生了什麼異常,也可以轉為剖腹產,或者用助產手段,以及及時的對產婦展開搶救。
  2. 做好產前檢查:孕婦在臨近預產期的一段時間,產前檢查是比較頻繁的,這是為了孕婦和胎兒的安全情況著想。所以,孕婦不要嫌麻煩,必須要按時產檢,如果有什麼不舒服或異常的情況,一定要及時的告知醫生。並且,孕婦產前檢查有利於評估分娩方式,以及預估因為孕婦和胎兒具體情況在產中可能會發生的異常。
  3. 家人的鼓勵與照顧:因為孕婦在臨近生產前,產生了焦慮的心理,因為對分娩有過一定的體驗和認知,所以害怕分娩。這個時候家人就要細心的觀察孕婦的行為,要鼓勵孕婦,並且無微不至的照顧孕婦的身體與心理的健康。不要給孕婦添加壓力。
  4. 分娩時配合醫生:因為出於對分娩的害怕,孕婦在生產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害怕而不夠配合,從而可能會導致產程的延長,以及增加孕婦及胎兒的分娩風險。所以,如果孕婦想要儘可能的順利安全的情況下分娩出胎兒,就需要配合醫生,因為醫生不僅可以觀察到孕婦的實況,還可以觀察胎兒分娩的進程,對於這一切醫生會給出最為安全的分娩方法,孕婦應當聽取醫生的建議。

孕婦生一胎不感覺怕,是因為對於分娩不夠了解,再加上沒有任何經歷。而二胎分娩前,因為有過一胎的生產經歷,和對分娩的認知,知道了分娩中可能會發生的異常情況,所以因為懂的多,才會產生害怕的心理。當然了,雖然這是一種常見的產前焦慮,但是為了緩解孕婦焦慮的情緒,所以,孕婦一定要正確麼認識分娩,並且做好產前檢查,分娩時要配合醫生,當然了,家人也需要多注意孕婦的情況。

國家高級育嬰師,集專業和經驗於一身的媽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方面的解答,定期分享孕產育兒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瞭解更多!

媽媽不好惹


我老二3歲多了,兩個都是剖腹產的,二胎產前也是忐忑不安。但是實際上真正到了生的時候還好,你知道要做些什麼,沒有未知的恐懼感。

建議把老大安排好哦,我出院回家第一天,老大沒顧上,她要喝水大人都在忙,她就自己去倒水喝(4歲多點)。結果把胸口燙到了,不是特別嚴重但是有一小塊脫皮了,真心覺得對不起她。

生了老二你一定要照顧好老大的情緒,我真的已經注意這個問題了,她現在還是要說我對老二比她好。


隨心5010899


因為一胎寶媽是新手寶媽,無知者無畏,不知道開十指疼的刻骨銘心,不知道有生理性大漲奶又一次讓人生不如死,不知道有寶寶肚子脹氣造成日夜啼哭,不知道一個哺乳寶寶不眠不休,不知道因為寶寶的到來,一下子身體走形完全沒有和老公的私處時間所以生一胎感覺不怎麼害怕。到了生二胎的時候這些痛苦已經經歷過一次實在需要很大的勇氣再去經歷一次,這樣怎麼能不害怕呢?我們怎樣去克服這些問題呢?愛,緣於一個家庭的愛,寶寶一聲聲的媽媽,我想你了,媽媽我餓了,媽媽給我講故事,媽媽…老婆辛苦了,老婆有了你,家裡充滿了歡聲笑語,這也是你生二胎的動力,有苦澀有甜蜜,繼續已經經歷過生孩子的痛苦那麼,我們可以積極準備,可以在產前做準備,懷孕後期多散步會順產順利些,保持良好的心態,充足的睡眠。產後可以請催乳師解決奶水問題,瞭解育嬰知識,做好充足的準備,二胎的到來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啦


靚麗媽咪健康管理諮詢


之所以生一胎時感覺不怎麼害怕,而生二胎時,會心裡感覺怕怕的,可能出自於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年齡偏大,生產風險較大

因為生二胎時大多在30歲左右,年齡偏大,自己會存在一些顧慮和擔心,比如流產風險、妊娠風險等,大多數高齡產婦最為緊張的是,擔心自己在生產時不太容易順產,或者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其它危險狀況,因此而產生忐忑的心理。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來看,我國女性的生育高峰集中在25-29歲這個階段,生育率能夠達到84%。而在30歲之後,生育率開始下降,35歲-39歲生育率已經下降到18%。

生育率隨著年齡的增高而下降,除了家庭因素的影響外,和女性生育能力隨著年齡增高而下降也有一定關係。

2、身體變弱,體力下降

一方面女人30歲左右身體開始走下坡路,體內激素水平降低。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的現象,尤其是在個人的情緒方面,如夫妻情感不和、抑鬱、焦慮等等。另一方面也會因此而擔心自己不能有較好的身體來完成養育小寶寶的使命。這兩者都會令到二胎孕媽不同程度的害怕和擔心。

除了吃好喝好外,儘量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熬夜、經常性過度疲勞,作息飲食不規律等等。

3、精力不足,精神壓力大

生二胎時大寶一般年齡不太大,有的可能只有幾歲,一方面還要照顧大寶的身食住行、入學教育等,另一方面即將要重新再面臨一次從頭開始,難免心中會有恐慌,生大寶時年輕又精力充沛,而且是全身心地投入,現在自己各方面情況都不如生一胎時充足,因此也會有所害怕。

4、先入為主的“經驗”,聽聞也變多

因為之前自己生大寶時的一些經歷,以及身邊其他人的經歷,包括媒體、網絡上所看到的、聽到的,關於二胎生產或者高齡妊娠相關的風險、壓力等,也是令二胎寶媽惶恐的原因之一。

針對以上情況,如何調整呢?

一、加強營養,提升身體素質;

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有了強壯的身體,自然更有信心面對挑戰。這個時候就不要害怕“長胖”啦,寶寶斷奶之後再考慮這個問題吧,此時,唯一的目標就是把自己養得壯壯得哈!

二、適當運動,增強體力;

飯後在公園裡散散步,曬曬太陽,放鬆身心,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讓自己勞逸結合,保持好體力喲。

三、生活規律,早睡早起;

熬夜、睡眠不充足,大概是現代人的通病,那為了寶寶,你可得早睡早起,養足了精神哈,千萬不要熬夜啦。

四、聽美樂,讀好書,陶冶性情;

多聽一些舒緩的、祥和的、喜悅的輕音樂,讀一些滋潤心靈的好書,陶冶性情,一方面讓自己心情愉悅,另一方面也是最好的胎教得啦。

五、與家人和顏相處,保持好心情;

家庭保持其樂融融的氛圍,和老公、大寶共享美好時光,讓自己陶醉在天倫之樂的幸福感之中,沉浸在美好的心情中,自然可以自己遠離緊張害怕的情緒啦。

六、不看、不聽那些令人緊張、害怕、恐慌的信息;

多構想未來寶寶的可愛樣子,以及未來四口之家的完美與幸福,多規劃以後如何養育、培養好兩個寶寶,如何在照顧好二寶的同時,還不讓大寶感覺失寵。這樣當你的注意力、焦點都在正事上時,就不會胡思亂想了。

反正自己什麼都不懂時,都能把大寶順利生出,並且把他養育這麼好,以後自己會更有經驗,那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5900969158072724"} --}

全球父母


在孕期,雖然說孕媽媽不適合做高強度的鍛鍊,但是醫生也不建議孕媽媽每天躺在床上無所事事,適當的運動反而會減輕生產時的疼痛。同樣,在產前,孕媽媽也不要躺在病床上默默忍受陣痛,可以進行合適的鍛鍊使分娩能夠順利完成。那麼,產前如何鍛鍊有助於生產?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


產前有助於生產的鍛鍊方式

1.床上身體前傾

如果孕媽媽已經無法下床,或是正在進行某種測試無法起身,可以使用這種方式。首先孕媽媽將床頭調高至直立狀態,自己跪在床上,身體前傾,直到頭可以趴在床頭上。如果孕媽媽感覺升降床頭不舒服,也可以讓老公代替床頭的功能,自己身體前傾,趴在老公腿上。這種跪坐的姿勢能夠減輕重力所帶來的墜落感。

2.伸懶腰

宮縮時孕媽媽會感覺很不舒服,這個時候可以多進行伸懶腰的動作來緩解疼痛。孕媽媽可以跪在床上,腰部輕輕向上拱起,隨後恢復最初的姿態,諸如此類動作反覆進行。這樣做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胎兒所受到的壓力是最小的,自然能夠減少宮縮頻率。

3.壓腿

在生產前夕,由於胎兒體型越來越大,會感覺空間比較狹窄,這樣也會造成孕媽媽的不舒適。因此,孕媽媽可以將一隻腿放在平穩的高處,身子前傾形成壓腿的動作。除此之外,孕媽媽在感到宮縮時可以一邊做著此動作一邊搖晃臀部。

4.左側躺

孕媽媽在產前經常有陣痛情況,可以採用左側躺的方式來緩解疼痛。具體步驟是,孕媽媽休息的時候身子向左側方向躺,雙腿之間夾一個枕頭。這是因為平躺或者右側躺都會阻止血液的正常流動,使胎兒呼吸不暢,左側躺恰恰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總之,產前陣痛是很常見的事情,孕媽媽可以採用多種方式減輕痛苦。以上是產前有助於生產的鍛鍊方式,如果孕媽媽感到痛苦難忍,需要及時求助醫護人員。


育兒百寶箱


大家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 懷孕每一次產檢就如同一次次闖關 除了擔心焦慮更多的是驚喜興奮和期盼.頭胎第一次做媽媽 心裡會時常幻想寶寶的出生後的模樣 幻想孩子慢慢長大的點滴 .那種感覺是幸福的!可是孩子生了後 除了孩子所帶來的歡樂 同樣也伴隨了孩子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比如帶孩子熬夜勞累.婆媳因為帶孩子觀念不同等帶來的矛盾還有孩子生病等一些突發情況 .等有了二胎後 這些問題都會加劇 心裡多少會有些擔心 !當然如果頭胎是男孩的話 懷了二胎後 擔心二胎是男孩的這種成分還是有的!既來之則安之 平常心對待 想著生孩子我都是有經驗的人了 怕什麼…最後祝你平安足月生產!!


那些年遺失的美好


現在一個都養不起,勞神傷錢,根據自己的情況吧,我就一個小孩,自己帶,也沒人幫著帶,老公一個人4000塊工資掙錢房貸,奶粉,頭疼腦熱的,真的日子過的太緊吧了,我這種情況經濟也不允許要二胎,


lu久而久之


我懷了二胎後也是一直很怕 想著生了每天晚上睡不好 各種忙 還有老大需要照顧 心裡各種凌亂 還擔心一胎是剖腹產 二胎還要剖 那種疼終身難忘 越想越怕 其實真的生了老二也沒想象的那麼痛苦 剖後的疼痛感肯定比一胎疼這是真的 之後就輕鬆很多了 老二一般都比老二聽話 月子裡吃完就睡 晚上一次夜奶 不睡覺的時候也不鬧人 從半歲以後就沒吃過夜奶 很省心 慢慢的老二大了 兄弟兩個還一起玩 很開心 看著他們每天開開心心的 心裡特別滿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8140008088ef28fe2bf\

丫頭78842712


第一胎的時候只是聽別人說生孩子怎麼怎麼的 等自己經歷過一次了才知道什麼樣子 第二胎你知道再經歷一次 無疑生孩子是世界上最疼的


茶霓丫頭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生一胎感覺不怎麼害怕,第二胎就開始害怕了,這是一個很正常現象,第一胎不知道流程,第二胎完全知道下一步幹嘛。
1.不要在同一家醫院生
2.一定要老公進去陪產
3.必要時生產找一個導樂
以上是我自己的經驗分享給你,希望對您有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8b00000b1a0612322a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