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中,如何獲取最大景深與最小景深?

人像攝影師Ma


什麼是景深?我個人理解,景深是指一幅照片中主體對象前後的縱深度。景深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如何才能獲取最大景深與最小景深?簡單地說,景深與光圈、焦距有密切的關係,當光圈值較大(如f2.8),焦距又短時,景深就小;反之,當光圈值較小(如f16—22之間),焦距又長,這時,拍攝的照片景深就大。此外,當拍照時鏡頭離拍攝主體距離大近時,景深就淺,反之,景深相對較大。

一旦搞懂了景深與光圈值、焦段的關係,那麼就可以在拍攝時去設置相應的參數值,來控制和獲取不同的景深。


河南喜子2019


攝影中,如何獲取最大景深與最小景深?

景深是攝影經常用到的操作,想獲取最大的景深或最小景深,首先要了解景深與哪幾個因素有關係。

景深與光圈關係:景深與光圈的關係成反比,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景深與焦距的關係:這裡的焦距,是鏡頭的焦距。景深與焦距的關係也是成反比,焦距越長,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景深與對焦點的關係:這個說法,有人可能將對焦點說成是主體,因為一般情況下,對焦點一定是在主體上。景深與對焦點關係成正比。對焦點到相機的距離越遠,景深越大,對焦點到相機的距離越近,景深越小。

下邊以圖片說明。

先說最大景深:一般拍風光片時,大多采用大景深。拍風光,一般都用廣焦鏡頭,廣焦鏡頭的焦距短,已先天具備了大景深的特點;拍攝時,光圈選取最小光圈,對焦點放在畫面的下三分之一處,這時會獲得最大景深。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採用最小光圈,照片畫質會急劇下降,所以一般不會採用最小光圈,光圈用到f1/16已經很小,再小就影響到了照片的畫質。在攝影中,沒有必要非得要獲得最大景深,而能讓畫面內的景物能在清晰範圍內就可以了,過度地追求最大景深沒多大意義。

再說最小景深。拍攝小景深照片,一般都會採用長焦段鏡頭,長焦段鏡頭本身就具備小景深特點。拍攝時,採用鏡頭最大光圈,把對焦點放在鏡頭的最近近攝距上,這時就會獲得最小景深。需要注意的是,鏡頭的最大光圈也不是鏡頭的最佳畫質,對畫質仍有不小影響,不是必需,沒有必要非要選擇最大光圈;最小景深時,景深範圍太小,稍不注意主體就出了景深範圍之外,包括對焦,主體不在焦點也是大概率事件。所以,也沒有必要追求最小光圈,能滿足拍攝要求即可。


南方之南


拍攝前都要先對焦,對焦必須選擇一個對焦點,在這個對焦點前後景物的清晰範圍,就稱為景深,清晰範圍大的稱為大景深,清晰範圍小的稱為小景深。攝影中,如何獲取最大景深和最小景深?分別介紹如下,供參考。

攝影/夏雪

如何獲取最大景深?

要獲取最大景深,最好的辦法是超焦距對焦法。所謂超焦距,就是讓景深拓展到無窮遠的最近對焦距離。簡單地說,就是在畫面中選擇一個對焦點,既讓後景深達到無窮遠,又使前景深在最大清晰範圍內。因為後景深一般是前景深的2倍距離,所以對焦點一般選擇在畫面近1/3左右的位置上。

具體操作方法:

一是將鏡頭切換為手動對焦模式,鏡頭對焦位置旋轉到無窮遠處(∞),根據以往的經驗,不能正對∞,而是稍後退一點效果更好;

二是採用光圈優先模式,設置F11-16小光圈;

三是將對焦點選擇在畫面近1/3左右的地方,通過相機景深預視功能察看畫面景深範圍,並相應調整前後對焦位置,直至達到最大景深即可。

超焦距對焦法適應於所有鏡頭,但以廣角鏡頭這佳。不同的焦距和不同的光圈,超焦距的對焦位置有所不同,鏡頭上也有相應的刻度參考,但有點複雜,很多人都會忽略了。好在現在的數碼相機,既有景深預視功能,又可即時回放,一目瞭然。

攝影/夏雪

如何獲取最小景深?

要獲取最小景深,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辦法,只能通過光圈、焦距和物距的調整來實現。

具體操作方法:

一是採用最大光圈,例如F1.4、F1.8、F2.8等,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二是使用長焦距鏡頭,例如70-200MM、80-400MM等,焦距越長,景深越小;

三是採用最小的物距,即拍攝距離,如果拍攝花卉、昆蟲等幼小物體時,儘量靠近拍攝,這樣可以縮小景深,但要控制在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外才能合焦。

這三種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併使用。

攝影/夏雪

總之,最大景深和最小景深,都是相對的,而且都有一個極限值。景深的大小要與畫面表達的內容相適應,不要過於追求最大景深和最小景深。(圖文原創/夏雪)


夏雪視覺


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景深是攝影中經常要用到的拍攝方法,也是合理運用光圈和焦距的一種拍攝技術。

獲取最小景深:在一幅照片上,小景深效果能使環境虛糊、主體清楚,這是突出主體的有效方法之一。景深越小,這種環境虛糊也就越強烈,主體也就更突出。 在拍攝中,欲取最小景深的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最大光圈。除了使用最大光圈外,縮短攝距和換用焦距更長的鏡頭也能減小景深,但要注意攝距太近會使前後景物的透視過於強烈而導致失真感。在不影響構圖效果的前提下,採用最大光圈+儘可能縮短的攝距+長焦距鏡頭能獲取最小景深的效果。

獲取最大景深:要想使所有的被攝景物在畫面上都能較為清晰地顯現,則需要儘可能大的景深,景深越大,被攝景物的清晰度也就越高。欲取最大景深的最簡易的方法就是縮小光圈,儘可能使用相機上的最小光圈。 採用最小光圈+最短焦距鏡頭+超焦距聚焦能獲取最大景深效果。


爪機攝影


攝影中,如何獲取最大景深與最小景深?


攝影中,如何獲取最大景深與最小景深,在攝影拍攝中如何得到最大景深和最小景深,其實很簡單,做到以下幾點就OK了。


獲取最大景深效果

1,用廣角鏡頭。

2,設置小光圈。

3,使用超焦距拍攝方法。

4,使用焦點堆疊拍攝方法。

焦點堆疊需要前期和後期配合完成。


獲取最小景深效果

1,使用長焦鏡頭。

2,設置大光圈。

3,儘量貼近主體拍攝。




我是紫楓,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的關注!

關注紫楓,查看大量後期教程,獲取各種插件 素材 資源!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什麼叫景深

簡單的講,景深就是被拍攝的物體在鏡頭裡所承現的前後清晰範圍,你拍攝的一張照片,以主體為中心.它的前後的清晰範圍

景深分為大景深小景深, 有哪因素影響著景深,它的作用是什麼

大景深,就是拍攝一張照片以主體為中心,周圍的清晰範圍小.而小景深就是清晰範圍廣。有哪些因素影響著景深呢,光圈,鏡頭焦距,對焦距離 。在鏡頭焦距和對焦距離不變的情況下,光圈開的越大,景深就越小。光圈開的越小景深越大,當我們把光圈,對焦距離固定以後,只有通過對焦距離的遠近來調節景深,對焦距離近景深小,對焦距離遠景深大。光圈和對焦距離不變,鏡頭的焦段就會影響景深大小,焦距短景深大.焦距長景深小。

我們在拍攝的時候,景深的作用是什麼呢,首先小景深的作用,拍照時,利用小景深可以模糊雜亂的被景,壓縮畫面空間感,使主體和背景分離開來,使主體更鮮明。其次大景深的作用,利用廣角鏡頭收縮光圈,會使拍攝物從眼前到遠方都清晰可見,那種雄偉,那種空曠,就是大景深的作用

上學時老師教的記景深的方法:對焦距離不變,光圈大,焦距長,景深小,反之亦然很受用

攝影的道路上學無止境,希望我們都會在攝影的路上有收穫。











AVEN玩攝影


攝影中,如何獲得最大景深與最小景深?

我在拍攝中這兩種大景小景都常常用到小景深因為要突出主體虛化背景雜亂的,獲取最小景深:在一幅照片中鳥兒身上小景深效果能使環境虛糊、主體清楚,這是突出主體的有效方法之一。景深越小,這種環境虛糊也就越強烈,主體也就更突出。\r在拍攝中,欲取最小景深的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最大光圈。如果由於光線太亮,使用最大光圈配合相機上的最快速度,曝光仍然過度的話,解決的方法之一是使用灰色濾鏡,方法之二是換用片速低一些的膠捲。除了使用最大光圈外,縮短攝距和換用焦距更長的鏡頭也能減小景深,但要注意攝距太近會使前後景物的透視過於強烈而導致失真感。在不影響構圖效果的前提下,採用最大光圈+儘可能縮短的攝距+長焦距鏡頭能獲取最小景深的效果。\r獲取最大景深:要想使所有的被攝景物在畫面上都能較為清晰地顯現,則需要儘可能大的景深,景深越大,被攝景物的清晰度也就越高。欲取最大景深的最簡易的方法就是縮小光圈,儘可能使用相機上的最小光圈。如果光線太暗,當使用最小光圈時,相應的快門速度太慢,以至無法手持相機拍攝時,解決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三腳架或類似的支撐物,方法之二是換用片速更高的膠捲,對於室內的拍攝,也可增強照明。\r採用最小光圈+最短焦距鏡頭+超焦距聚焦能獲取最大景深效果。








雙槍老太婆與魚腥草


首先講一下景深原理。

相機拍照是需要對焦的,理論上在焦平面的物體會合焦,成為一個實像。而焦平面以外的物體會隨著離焦平面越遠而成為一個虛像。但在拍攝過程中,對焦的點前後會有一段清晰成像範圍,這就是景深。景深範圍小,實際區域就小,這就是小景深;景深範圍大,實際區域就大,這就是大景深。

那麼再說如何獲取大景深,這就要說一下與景深有關的要素,有光圈、焦距、拍攝距離。根據這些要素我們可以得出小光圈+廣角+遠距離拍攝=大景深。

除此之外還可以設置超焦距。首先,超焦距是一個距離,就是當你對焦在無窮遠的時候,離你最近的清晰的距離。這時保持你的光圈和焦距不變化,對這個物體對焦,那麼你就能得到一個最大的景深範圍了。

操作步驟。1.確定好我拍攝這個場景需要的焦距和光圈。2.將相機或者鏡頭調節至手動對焦,同時將對焦點調節到無窮遠。3.對著有縱深的景物拍攝一張照片,回放照片找到離你最近的清晰的物體。4.切換成自動對焦,對這個物體對焦。5.切換成手動對焦。這時候你鏡頭上的對焦距離就是超焦距,你就保持這個對焦距離拍攝就行了。




Cassiel寶


應用相機光圈、鏡頭焦段、以及拍攝物距(鏡頭與被攝體之間的距離),可以營造圖片的景深,以突出拍攝主題。

例如第一張照片是大景深,也就是圖片清晰的範圍較大。拍攝這張照片時,相機光圈設置得較小,為F13,選用了超廣角鏡頭11-24,用14的焦段拍攝,得到較大景深。照片在突出鞋匠神態和動態的同時,比較清晰地表達了他的工作場景。。風光拍攝經常設置大景深,使得大場面的照片保持較大範圍的清晰度,以突出拍攝主題。

第二張照片小景深,照片清晰的範圍小。這張照片的光圈設置得較大,F4,選擇長焦鏡頭100-400,用120左右的焦段拍攝,得到一張淺景深的照片,將清晰點落實在主體上,虛化陪體,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

第三張照片的景深稍小。這張照片是應用拍攝物距的長短來營造景深的深淺。物距短景深小,物距長景深大。

景深是指鏡頭對著被攝物體時,被攝物體與其前後的景物的一段清晰的範圍。由於景深範圍內的場景清晰程度不一樣,所以景深又被分為深景深、淺景深,或者大景深,小景深。深景深,背景清晰;淺景深、背景模糊。

攝影中要獲取景深的大小,一是光圈設置,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二是鏡頭焦段的選取,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長景深越小;三是拍攝物距的確定,物距越短景深越小,物距越長景深越大。一張照片景深的大小是根據拍攝主題確定的。











艾攝天下


你好,我是小賤,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問題是如何獲取最大景深和最小景深。個人認為記住以下口訣:光圈越大,焦距越長,景深越小。光圈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1、獲取最小景深:在一幅照片上,小景深效果能使環境虛糊、主體明白,這是凸起主體的有效方法之一。景深越小,這種環境虛糊也就越強烈,主體也就更突出。 在拍攝中,欲取最小景深的最簡略的方法是使用最大光圈。如果因為光線太亮,使用最大光圈配合相機上的最疾速度,曝光依然適度的話,解決的方法之一是使用灰色濾鏡,方法之二是換用片速低一些的膠捲。除了使用最大光圈外,縮短攝距跟換用焦距更長的鏡頭也能減小景深,但要留神攝距太近會使前後景物的透視過於強烈而導致失真感。

總結就是在不影響構圖效果的條件下,採用最大光圈+儘可能縮短的攝距+長焦距鏡頭能獲取最小景深的效果。

2、獲取最大景深:要想使所有的被攝風物在畫面上都能較為清楚地浮現,則須要儘可能大的景深,景深越大,被攝景物的清晰度也就越高。欲取最大景深的最簡易的辦法就是縮小光圈,儘可能使用相機上的最小光圈。假如光芒太暗,當應用最小光圈時,相應的快門速度太慢,甚至無奈手持相機拍攝時,解決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三腳架或相似的支持物,方式之二是換用片速更高的膠捲,對室內的拍攝,也可加強照明。

總結就是:採取最小光圈+最短焦距鏡頭+超焦距聚焦能獲取最大景深後果。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