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带给我们的过去与未来2-花式文明毁灭(下)

在上半部分,我们见识了三颗飞星的极寒、巨日凌空的烈焰。文明脆弱的仿佛一张画,顷刻覆灭。之前两次都是东方的圣贤们出场,今天我们来看看西方引以为傲的理性与科学的表现如何。

1.三体 哥白尼 、宇宙橄榄球、三日凌空

这次汪淼登录游戏,更换了一个ID哥白尼,因此进入游戏后变成了西方的世界景象,他看到了罗马式的教堂,见到了教皇格里高利、亚里士多德、伽利略还有打酱油的达芬奇。

汪淼(哥白尼)带来了正确的三体星系运行规律(因为在墨子时期,他用墨子的望远镜连续观察了天体运行,获得了洞见。)第一次提出了这个世界有三个太阳的理论,并用橄榄球赛做了比喻。但是在现场的几个大咖相信他的学说,还要烧死他。(对,熟悉的剧情吧!)正当这时,出现了三日凌空的天象,世界所有的生命都瞬间消失在蓝绿色的火柱中。183号文明毁灭,文明进化到中世纪。

场景解析:

  • 主角使用了哥白尼的ID,这个毫无疑问一是致敬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其他天文学是他的副业,他主业是一个教士)。哥白尼发表《天体论》推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这是里程碑的贡献。并且他的学说一开始也是不被人们相信,甚至他自己也很犹豫要不要公开,一直到最后快去世时才发表。
  • 而故事里对方有一个很奇怪的组合,亚里士多德+伽利略,我认为可能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组合更合适。可能因为加理论对天文和经典物理的贡献太大了,所以大刘还是安排了一个角色吧。哥白尼是日心说的提出者,而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是一早一晚两个地心说的权威。在中世纪宗教改革后经院哲学盛行,希腊哲学回归,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被当作全部的真理。教会不允许别的异端学说。而伽利略多次反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在比萨大学还因此受到排挤。他维护日心学说,反对托勒密的地心说并著有《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
  • 边上认真做笔记的达芬奇戏份不多,但是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智,没有嘲笑哥白尼(汪淼)的学说,其实达芬奇在历史上,比哥白尼更早提出日心说,只是没有做系统完整的验证。
  • 这些中世纪的科学巨匠,其实都是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的科学研究只是为了证明上帝的正确。因此在这里用格里高利教皇代之整个宗教势力。


《三体》带给我们的过去与未来2-花式文明毁灭(下)

两个体系的对话

2.三体、牛顿、冯.诺伊曼、秦始皇、三日连珠

游戏到这里,游戏汪淼提出了正确的宇宙观,因此被允许进入第二级。在第二级里会碰到更厉害的选手。

故事一开始就特别有意思,主角先碰见了一场决斗,决斗双方是大名鼎鼎的牛顿和莱布尼茨。

然后主角随后还见到了冯.诺伊曼。原来这次的组合是牛顿的微积分+冯诺诺伊曼的计算机计算能力。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由于没有机械和电子。所以用的是人来代替计算原件,实现功能。秦始皇提供了三千万名训练有素的士兵。经过训练就开始投入了大量的计算。可能这是最有希望的一次,但是由于计算量太大,人列计算机已经运行了一年零四月。这时出现了三颗太阳同时出现,但是两颗依次在第一颗身后,形成一条直线,三日连珠。地上所有的物体都因为受到三个恒星的叠加引力而逐渐变成失重,行星大气层销售,声音无法传播、人在真空中吐出内脏,一切被吸入太空,变成一片灿烂的星云。184号文明毁灭,该文明进化到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场景解析:

  • 关于牛顿和莱布尼茨这哥俩,有太多有意思的桥段,比电视剧都精彩。两人因为谁是微积分的发明者而结怨,当面互相客气还恭维对方,然后回去匿名写信辱骂对方。当然著名的小心眼牛顿最后赢了决斗。历史上也赢了和莱布尼茨的斗法,组织整个英国皇家科学院的力量来批判莱布尼茨,讲莱布尼茨彻底踩到脚下。
  • 冯.诺伊曼时现代计算机之父。(这个计算机的父亲有好几个,巴贝奇、图灵都能算上他们一起养大了计算机整个孩子)在这里我觉得最有想象力的设定就是用人来做的计算机系统,经过简单的与非门、或非门的训练,最普通的士兵也可以胜任一个计算单元。这其实也时现代计算机的硬件理论基础,分层逻辑。人列计算机的描写太精彩了,推荐各位阅读,你就能很清楚的明白计算机的底层运行逻辑是如何工作的。
  • 最后,有个奇怪的是为什么来找秦始皇借士兵,这里我的理解是东方人的密集劳动力,有庞大的规模和严格的纪律性、吃苦耐劳。这些都是西方劳动力所欠缺的(故事里用凯撒的士兵做了隐喻)

3.三体、爱因斯坦、单摆、大撕裂

这是汪淼第五次进入游戏,这次没有亲眼见到文明的毁灭,也看到了文明的高度发展,文明已经是现代化的世界,他看见了坐在地上拉小提琴的爱因斯坦。看见了金属的巨大单摆,单摆其实是一座墓碑,叫做三体纪念碑。还有以恶个巨大很近的月亮。

汪淼得知此时的文明已经高度发达,有了几十种数据模型去解决三体问题,但是最后证明三体问题无解。

在191号文明毁灭时,遇见了是三体世界最恐怖的灾难,“飞星不动”。三颗恒星从远方一条直线向三体星撞来。由于恒星擦肩而过,但是巨大的潮汐力超过了洛希极限,将整个行星活生生的撕掉一块。就是那个巨大的月亮。

虽然三体文明顽强的又重新开始发展,并一度进化到高度发达的程度,但是依然无法改变命运。并且还推测出了那个恐怖的事实,三体星系原本有12个行星,现在只剩下三体这1个,其他11个行星在上亿年的时间里,都三个太阳吃掉了。

场景解析:

  • 爱因斯坦在这个场景出现了,但是很落魄,嘴里最常嘟囔一句话“上帝是个无耻的老赌徒,他抛弃了我们”。我们知道爱因斯坦在真实历史上有一句正相反的名言“上帝不掷骰子”。这是他为了和玻尔的哥本哈根学派在关于量子力学的一些观点上产生冲突时说的。估计也是一时着急,这么形而上的东西都说出来了。量子力学可以说是目前最反常识和反经典的学科,爱因斯坦一手开创了它,但是又想彻底抹杀它。在很多环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有矛盾的地方,爱因斯坦坚决维护自己的相对论,因此对量子力学充满敌意。在三体游戏里,这个“爱因斯坦”看来已经完全放弃了抵抗,承认了这个世界的规律呈现极大的随机和不确定性。
  • 大单摆,在这里被设定为一个墓碑,在《三体》小说中其实多次出现了各种墓碑的描写和刻画,我认为是故意的,有种情绪和思想上的表达。有的墓碑简洁、有的墓碑恢弘、有的墓碑深刻,在后面的讲解中我们还会讲到。
  • 大撕裂这段的想象无与伦比,对一个文明最大的打击不是多变的天气,乱纪元和恒纪元的交替。三体文明依靠自身的顽强和发展已经基本克服了这些外在的影响。但当时间成为有限的资源,灭亡成为一种宿命的时候,才是真正绝望的时刻。


《三体》带给我们的过去与未来2-花式文明毁灭(下)

4.三体 远征

三体文明组成了1000个战舰的远征队伍,他们此时的速度只能到达光速的十分之一。对于星际旅行来说可能还是太慢,他们要走400年才能到达那个目标-地球。400年的星际旅行会改变很多事情,地球文明届时会变成什么水平?他们自己还能剩下多少有生力量?在《三体》小说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定出现了,这就是三体人向地球发送的武器,它以光速飞往地球,提前在地球完成自己的布局,它就是质子。

下一讲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质子到了地球都做了些什么。我们可能会提到光速、量子纠缠、维度展开粒子加速器这些物理知识。

《三体》带给我们的过去与未来2-花式文明毁灭(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