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人活著活著就沒了“慾望”

“慾望”是什麼?慾望是人想得到某一物品或者達到某一目的的內心需求。

關於“慾望”,我讀到過許多內容,但記憶比較深刻的是下面這兩句話:

“人沒了慾望,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我們因慾望而痛苦,卻又因慾望而生存”。

有時候,人活著活著就沒了“慾望”

我們暫且不評判這幾種說法的對與錯,因為“小孩子才論對錯,成人的世界不在意這些”。

有位異性朋友曾這樣問我:“為什麼中國男人普遍越老越猥瑣?”對於我這個新晉中年男來說,這個問題有點敏感。

好在對方立刻拋出第二個問題,讓我如蒙大赦:“你又有沒有發現,你們這些三十多歲的中年男比老一輩好一些,像言語調戲酒樓女服務員這種事情,似乎是老男人的專利。自己喝到臉紅脖子粗,非拉著異性灌酒的猥瑣男,也以四十歲以上者居多。”

這位朋友提到的是一種生理上的慾望,我認為這種生理慾望與年齡無關,之所以“老男人”更“猥瑣”,是他們這代人受時代文化影響而極度壓抑的一代人。

有時候,人活著活著就沒了“慾望”

曾經的大學同學今天和我微信聊天,他工作不順心,最近準備換工作。

我在跟他閒聊的時候,突然網絡信號中斷,而後提到手機,他前幾天買了一部新手機,手機是兩年前上市的老款,隨後補了一句話特有意思“哥們兒我現在覺得,怎麼活著活著就對很多事情失去了慾望”。

是啊,換做以前的我們,買手機肯定要考慮新上市的、手機品牌、存儲空間、拍照效果、處理器配置等等,現在的我們只要手機不卡,日常夠用就行了。

至於我這哥們兒換工作的事兒,因為今年疫情影響,也就不再提了。

人活著活著就對很多事情失去了慾望,但我們依然還為了“自己”而活著,人有欲,也終會蒼老,我們失去的不是慾望之於生活的意義,那是我們經歷風雨後,對大千世界的淡然。

有時候,人活著活著就沒了“慾望”

有時候我們之所以奮進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近幾年,因為工作、生活一團糟,曾經有死了一了百了的想法,在鬼門關走過一遭後便釋懷了。

當初鉅額債務加上無止的羞愧,在我從窗邊縱身一躍的時候是愛人救了我,多年來她不離不棄。此刻的我之所以要堅強的生活,不是為了“自己的慾望”,而是因為“餘生不可棄摯愛”。對生活和愛人的珍惜,讓我覺得更加需要勇敢和奮進。

有時候,人活著活著就沒了“慾望”

30而立之人,有故事,也有昨天。故事沒有完結而昨天早已遠去,讓我們珍藏昨天,繼續書寫明天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