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遛狗、養雞能賺錢,騙了誰?

之前寫過一篇《免費送雞蛋,還能賺百萬》,引起了眾多的關注。


但是讓我稍微有點奇怪的是,來交流的人不是來分享自己被平臺薅羊毛的,而是來問我有沒有此類代碼的。


看來,大家關心的還是錢。


我以為這種看似極其普通的套路產品,會讓大家再長點記性。


但事與願違,最近又出現了各種養豬、遛狗、養雞、養龍能賺錢的遊戲產品,號稱能永久享受分紅,甚至還升級到了創業項目的新高度。

養豬、遛狗、養雞能賺錢,騙了誰?

眼看這有許多人朋友圈在轉發,所以今天打算把這種薅用戶時間、騙點擊的垃圾產品,再拿來說說。


01

養成類遊戲的賺錢原理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你沒有在平臺消費,只是玩遊戲,平臺還給你倒貼錢。


真有這麼傻大財粗的好產品嘛?當然不是!


核心的原理就是流量=錢,本質上屬於空手套白狼。


頭條、騰訊、百度都有廣告聯盟,而商家會出錢在上面投放廣告期望獲得客戶。


只要你有足夠的流量,就可以申請成為廣告主。(其實和微信公眾號、頭條文章的廣告分成一個道理)


養成遊戲平臺先接通這些聯盟的廣告,然後引導用戶點擊觀看視頻廣告,你每次點擊或觀看,廣告聯盟都會給予遊戲平臺一部分廣告費。


遊戲平臺再把對應的廣告費,拿出一部分來獎勵給用戶。


但這部分的廣告獎勵分給用戶是極低,比如一次點擊2、3毛錢,用戶只能分到1/10。


用戶點擊或觀看廣告的次數越多,遊戲平臺得到的廣告費分成就越多。


而你在平臺上花的時間越多,就意味著你有機會點擊更多的廣告。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遊戲平臺要想方設法的引導你點擊或看廣告的原因。


02

為何屢騙不爽


為什麼這樣一款粗糙又無聊的遊戲,還能獲得如此多的用戶?


僅僅換了一身皮膚,還有這麼多人繼續上當?


1、門檻低


a、試玩門檻低:最近這幾款主打賺錢的遊戲,最基本的玩法就是合成動物升級。


不管是豬、狗、雞還是龍,把兩隻相同等級的動物合成就能向上升一級。


從1級合成至最高級,每次升級都有對應的積分、金幣或其他獎勵。

養豬、遛狗、養雞能賺錢,騙了誰?

圖:合成動物指南

不管你是大爺大媽,還是小學沒畢業的學生,你都知道怎麼玩。


b、升級門檻低:哪怕是消消樂,俄羅斯方塊這種基礎遊戲,想闖關升級也非易事。


但是如果你來養雞、遛狗,只要你肯點擊屏幕、肯花時間,就能立馬升級。


而且,遊戲平臺把升級動物升級的門檻拆成了N級,每點一次就升級,正向反饋十分迅速。


完全不需要動腦子,甚至不點擊,都能掛機升級,最後只要點擊合成就完事了。


2、錢誘惑


如果一款遊戲告訴你,不花錢,還送錢!你怎麼好意思拒絕呢?


a、及時獎勵:在這類遊戲中,會有兩種積分。一種對應現金,一種對應一隻需要動物的積分價值。


而你每次進行合成、升級、觀看視頻、邀請等操作,都會立馬得到對應的獎勵,哪怕是很小的獎勵。


b、立馬提現:為了增加用戶的信任感和快感,新用戶第一次提現的門檻都很低,一般滿0.3元就可以提現,人人都可以。


只要綁定了微信,提現立馬到賬。提現完0.3元后,不同APP設置的提現階梯不同。


但都是兩種思路,前面分為0.3-5元不等的低門檻讓用戶感受真實和快感。


後面從5-1000元不等,讓用戶覺得有奔頭,又故意留下用戶的錢。


因為只要用戶不提現,這所謂的錢,永遠都是一個虛擬符號而已。


而用戶做的廣告貢獻行為早已經結束了,只要用戶放棄,錢就屬於遊戲平臺的。


c、現金排行:為了營造賺錢氣氛,以及人人可以賺大錢的真實感覺。


所有的平臺,都推出了賺錢排行榜的功能,你可以看到和你做著同樣事情的人,正在發大財。


這不僅讓你覺得這件事情有奔頭,反而激發了一部分人比拼慾望,覺得玩遊戲是對的。

養豬、遛狗、養雞能賺錢,騙了誰?

圖:獎勵排行

d、未來躺賺:如果只是每天賺幾毛錢,久了就會厭煩了,畢竟每天都要花時間點擊。


但如果一開始,就告訴你這樣一個好消息。


只要你願意玩拼命升級,你就能得合成得到一隻終極寵物。


這隻終極寵物不用你再花時間合成升級,每天就能享受現金分紅,你願意嗎?


這個橋段就像許多創業公司的老闆,給員工發期權的時候一樣。哈哈。


3、心理攻防


a、閒著賺錢:通常來說,玩遊戲就是浪費時間(雖然是娛樂)。


但如果有人告訴你,本來也是閒著,現在不偷不搶,靠著看廣告、合成動物、邀請新人,玩遊戲能賺錢!是不是在心裡面就舒服多了。


b、創業項目:賺錢的項目有很多種,但如果告訴你,你做的事情不僅是賺錢,更是大家一起創業,造福他人,是不是又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更有意義了?更有奮鬥的動力了?


而且一旦動物升級到最高等級,就能躺賺分紅,還有團隊每天給你上繳的現金。

養豬、遛狗、養雞能賺錢,騙了誰?

圖:號稱永久分紅

這不是遊戲,這已經上升為一種創業、事業的偉大高度了。


為了實現所謂的躺賺,有許多微商團隊長,竟然還做起了手冊、文案和培訓。


在我們眼裡也許覺得很搞笑,但就是有許多人相信。


03

騙了誰?騙了什麼?


那這樣一款無聊又浪費時間的遊戲,到底騙了誰,騙了什麼?


1、用戶被騙時間又被騙錢


你看到所有此類廣告,都在宣傳有紅包、能賺錢、秒提現。


但是除了首次兩三毛錢的獎勵外,如果不拉人,想提現1塊錢都難。


比如某養豬遊戲,100000豬幣=10塊錢,而每次看廣告、升級等只能得到1、2分錢。


一天可能有20幾次機會,就意味著純玩遊戲一天只能得到4、5毛錢,想拿到10塊錢至少得一個月了。

養豬、遛狗、養雞能賺錢,騙了誰?

圖:不同提現門檻


這裡面還有個消耗金幣的設計,比如你想加速升級、加速看廣告等,都需要消耗金幣,這樣你的錢永遠達不到提現要求。


完全可以理解為,你幫平臺看廣告、拉人頭,最終還被白嫖了。


2、廣告主被騙錢

廣告投放是廣告主重要的獲客形式之一,但是很多時候,一次廣告點擊需要幾塊錢,一個意向客戶手機號的線索需要幾十甚至上百塊。


你從後臺能看到流量蹭蹭的上漲,想多少曝光就有多少,但用戶就是不下載,不下單。


當你諮詢平臺廣告優化師的時候,都會告訴你說,這是你的視頻廣告或者圖片素材不好導致,所以需要再優化,再花錢。


其實,所有的廣告投放,至少有一半是浪費的。


浪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被這種養成類的遊戲平臺給薅走了。


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APP端,微信小程序端也有此類遊戲。


某成語賺錢遊戲,既有APP端薅各類廣告聯盟的錢,又有微信小程序薅騰訊廣點通的錢。


04

看到了什麼?


這種在我們看來,很傻瓜又浪費時間的遊戲騙局,為什麼總是有人樂此不疲呢?


1、利用人性的弱點


a、貪婪懶惰

是本性玩遊戲就能賺錢,而且自己還不花錢。


團隊和寵物的等級做大了,還能享受永久分紅?如果真的有這麼好的事情,怎麼可能不做呢?


其實幾乎是所有人都夢想著有一天能夠躺賺,實現所謂的睡後收入。


這也是拼多多的多多果園,拆紅包屢試不爽的原因。


一旦你發現自己還有一個蘋果就能收成,或者還差3毛錢就能提現100元的時候,怎麼能放棄呢?


但往往這樣,越是被他人利用。


尤其對於許多中老年人來說,本來想賺個充話費的錢,卻不曾想手都挫麻了,還拿不到錢。


b、辨別能力不足

換一套皮膚或一個動物,連遊戲玩法都不改,還能吸引這麼多人。


除了對錢的渴望,還有什麼?


我想說的是,我們有時候,站在自己的角度把用戶想的太聰明瞭。


其實,真的有許多人是缺乏辨別能力的,這也是為什麼每年都有那麼多電信詐騙的案例出現。


當你說送現金他就會覺得是送現金,當你說買一送一,他就會理解為是送個一模一樣的東西。


和大家說一組數據,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2017年的40年裡面,我國的本科學歷人數大概是9000萬。


但是按照2017年的總人口來算,本科人數僅佔6.49%。


如果你是本科生,意味著你在學歷上已經打敗了93%的中國人。


各位仔細再想想,你身邊有多人是最近這幾年才換智能手機的?


有多少人這一兩年才第一次網購?又有多少人知道互聯網是什麼意思?


2、自私私利的醜面具


說實話,這樣的產品一點社會價值和意義都沒有,但是為了謀利,就是有人會做。


a、遊戲平臺樂此不疲

從走路賺錢再到各類養豬場,養雞場的出現,有心的朋友可以去查查,背後到底是誰。


其實許多都是一家公司,走路、養豬、搖錢樹、消消樂等,相互之間導流,玩弄用戶,騙取廣告。


但從總體來說,利潤可觀,想不做都難。而且其中有許多用戶中途都放棄了,完全給平臺白賺錢。


b、廣告平臺缺乏監管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


諸如此類的垃圾遊戲之所以能夠得到曝光和發展,其實和平臺脫不了干係。


除了app store和各類應用市場審核不嚴的原因,更有廣告平臺的默許。


各位最近可以去各種小視頻、新聞類的app刷刷,就能看到相應的養成遊戲廣告鋪天蓋地。


既然遊戲產品在平臺上花錢投放廣告,吸引用戶之後,又幫助平臺消耗商家廣告,何樂不為呢?


這種垃圾產品,平臺作為審核方和廣告提供方,怎麼可能不知道?怎麼可能沒有那麼一點點判斷力呢?


因為說到底,對於平臺來說,前後都是賺錢,誰會和錢過不去呢。


寫這篇文章,雖然很難改變什麼,尤其是這類產品依然會變著法的出現,依然有許多用戶會上當。


但還是想告訴各位朋友,不要在這種產品上浪費時間。有空不如多花點心思看點書、看點有用的東西。


—— THE END ——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