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蘇州景色更吸引人的,就是老蘇州人都好的這一口


蘇州有一種很神奇的桂花冬釀酒,每年只在冬至前一個星期左右上市,賣到冬至就沒了,明年請早

比蘇州景色更吸引人的,就是老蘇州人都好的這一口


每一年,我都非親自跑一趟蘇州買一打回來,然後開始分送親朋好友,喝過的無不被清甜甘冽的滋味所折服。
去年因為太忙,冬至隔天才匆匆趕至蘇州買
才剛開口,那賣酒的阿姨就搶先很威風站在置高點般說「賣完了,明年再來」
「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明年再來」
聽到這句話,我突然陷入了一種餘秋雨老師式的歷史滄桑當中,
天啊!要我怎麼再等一年啊!!!!那一刻,我的心都涼了
還好最後在附近小破巷的幾間小破雜貨店找到最後三瓶,如獲至寶,這三瓶就不送人了,自己喝掉。
後來想想,「明年再來」那大慨是賣酒阿姨一年中最能展現中年婦女威風的一刻
所以今年再忙我都要跑一趟,剛好蘇州也有朋友想要巧克力,我也半買半送,把路費跟買酒錢都賺到了,我帶了好幾個袋子,來蘇州時裡面放的都是巧克力,回上海時,裡面是一瓶瓶的酒。


桂花冬釀酒只有3度,喝起來是充滿桂花香味甜甜的酒釀飲料,以花入酒,又是滿滿家常氣息桂花,江南小情調,你只要淺酌一小口,就完全能體會,只有蘇州這種氣質的城市,才會出現如此的飲料
現在比較有名的牌子有兩個,東吳酒廠與江南春酒廠的製品,東吳酒廠制的冬釀酒顏色是透明清冽的,裡頭飄著桂花瓣,喝起來微甜,稍有酒味,讓你還記得它是酒,但你每天都喝一小點,就會發現它好像是活的一樣,不斷得在發酵,酒味越來越淡,代之是發酵後的氣味,以至於你每天喝起來的口感都稍許不同;江南春的冬釀酒則是濁的,嚐起來味道稍厚,發酵味更濃,又甜一些,感覺就像在喝果汁氣水一樣。
因為冬釀酒保質期只有兩三週,這讓我喝起來特別糾心,一方面喝完就要再等一年,另方面喝不完又要過期;再加上實在好喝,每年12月末我總是把它當水來喝,這樣做的結果是,儘管它只有3度,但一直喝一直喝,整個月末我都處在一種很嗨森的狀態中,見到人就笑如花開,快樂的不得了
我個人偏好江南春酒廠的冬釀酒,很不幸的今年沒買到,在宮巷老牌的元大昌酒莊裡,店員支支吾吾含糊其詞的告訴我東吳酒廠的比較有名,我又沒空再跑其他地方,結果我今年搬了17瓶回上海,回家路上簡直要斷氣。

又提又背,好累

比蘇州景色更吸引人的,就是老蘇州人都好的這一口


(我本來從虹橋站坐到靜安寺下車走回家,後來想想,拿著走路太累,所以想幹脆在江蘇路下車打車,沒想到一部車都打不到,只好又提又背,走了一千多米回家,每一百米就要氣喘噓噓得休息一下,簡直是冬夜的悲劇)
其實東吳酒廠的冬釀酒在淘寶上也可以買到,但價錢貴了60%,而江南春的冬釀酒為了發酵總不把瓶蓋蓋緊,無法運送,這就是我年年冬至前非跑一趟蘇州的理由。
另一個原因是,我就喜歡跟著一群老頭老太在酒莊前排隊,手拿著自帶的各種瓶罐去裝散酒,耳邊盡是軟綿的蘇州話,對於一個剛晉升所謂布爾喬亞階級裝B犯來說,當地人排隊是生活與習俗,我在寒冬中等待,則是小情小調
就好像一種儀式,一買到酒,心裡就想:啊!一年又過去了
賣散裝酒

比蘇州景色更吸引人的,就是老蘇州人都好的這一口


飄著桂花瓣

比蘇州景色更吸引人的,就是老蘇州人都好的這一口


我發現加一點雪碧簡直美味
左邊是江南春,右邊是東吳酒廠

比蘇州景色更吸引人的,就是老蘇州人都好的這一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