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告知不讓母親吃肉,他卻讓妻子給母親做肉,後人評價:大孝子


醫生告知不讓母親吃肉,他卻讓妻子給母親做肉,後人評價:大孝子

傅斯年生於1896年3月26日,是山東聊城籍人。熟悉近代史的各位定然有記憶,傅斯年與陳寅恪往往並稱與世,他不僅是名聲顯著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專家、教育家。曾在那個思想潮流激盪的年代、社會矛盾凸顯的年代,高舉自己先進的思想,為探索中國救亡圖存的道路而發聲。而他終其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學術理想而奉獻,並且創造出來顯著的成績留餘後世。

正是這樣的傅斯年先生,曾在少年時期的經歷卻不是一帆風順的。那是後的他早年喪父,是在自己的母親含辛茹苦的照料下成長起來的,同時也有祖父的教育,於是這便在他幼小的心靈當中萌生了對現實生活的直觀認知和親情情感的彌足珍惜,以及在往後的日子當中,母親和祖父兩位至親的恩情,讓他一生銘記感懷,由此這促使著傅斯年先生在當時也成為了一位至純至善大孝子

醫生告知不讓母親吃肉,他卻讓妻子給母親做肉,後人評價:大孝子

結緣初識下的違背常情

傅斯年先生從小就明白自己的祖父和母親為了把他養大成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乃至於之後在人生抉擇伴侶結婚的時候,年少出頭正當婚配的傅斯年便在祖父和母親的安排之下,迎娶了當地鄉紳的女兒,雖然這姑娘長得美,但是和傅斯年曆來所接受的教育卻有著很大的差距,這便導致了夫妻二人關係並不融洽,生活方面上也很難協調,但在最初的時候,想到自家長輩的一片苦心他還是忍耐了下來。直到後來,傅斯年學術造詣不斷的提升,從國外留學回來之後,接觸了西方先進文化的他終於按耐不住自己的思想矛盾衝突,提出了離婚,而後夫妻二人也各自相忘於天涯。

醫生告知不讓母親吃肉,他卻讓妻子給母親做肉,後人評價:大孝子

逐漸的傅斯年開始去了北平工作,認識了自己人生當中的第二任妻子俞大綵,俞大綵出身名門,又接受過新式教育,和傅斯年私交甚好,思想上高度統一,夫妻二人有了很多共同的話題,婚後生活十分幸福。逐漸的在北平站穩腳跟後,傅斯年感念自己的母親撫養不易和生活不便,於是將母親接來和他們同住,也方便在往後的生活當中,照顧自己的親長讓她也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醫生告知不讓母親吃肉,他卻讓妻子給母親做肉,後人評價:大孝子

飽受質疑與批評的婚姻

每一個人的個人品德和修養往往是在生活的細節上體現出來的,傅斯年的孝順絕不是裝出來的,只要自己的母親一發脾氣,傅斯年都會跪地聆聽母親訓斥,並且連連寬慰認錯,直到老母親氣消了,他才會站起來,然後哄母親開心,不讓自己的母親愁轉在剛才的生氣的狀態之下。

最直觀的一件是便是在抗日戰爭爆發後的背景之下,傅斯年整日裡忙於處理公事,生怕疏忽了對自己母親的照顧,於是將老母親託付了可以信任下屬和兩個侄子,讓他們帶著老母避難。結果在避難的過程當中,兩個侄子跑到了重慶,卻將自己的老母親卻滯留在了作戰區。聽到這一消息後,傅斯年勃然大怒,怒火連天的扇了兩個侄子一耳光,然後快馬加鞭的就開始著手營救母親。並時刻擔憂著自己的母親安危,整日裡魂不守舍的,憂心忡忡。

醫生告知不讓母親吃肉,他卻讓妻子給母親做肉,後人評價:大孝子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經歷二十天之後的辛苦努力下,才終於將母親接到了自己身邊,這才讓他內心懸著的大石落了下來。以至於往後每每提及此事,傅斯年內心深處都泛起由衷的愧疚,併發誓給予母親更好的照拂。而考慮到老母身體狀況和的當下紛亂的社會秩序,傅斯年將母親安置在一處安全的地方後,交由親戚代為照顧,並且每個月還會按時給到生活費和親筆的慰問。

心境豁達才有利於健康

隨著時光的流失,傅斯年的母親也逐漸上了年歲,但老太太有一大戒不掉的嗜好,那就是鍾愛吃肉,尤其是三肥七瘦的五花肉,這五花肉也不用複雜的做法,白水煮熟後,和香油辣椒一起吃,老太太一頓就能享用掉一大盤。然而人的身體機能總會下降,老太太的年歲也容不下這樣的飲食方式,尤其是高油脂的飲食方法,吃多了普通人的身體多多少少會出現問題,更不用說是老人們需要保養的身體了。有一次老太太去醫院做檢查,醫生直接就告訴傅斯年

要控制母親的飲食,絕不能像是之前那樣隨意的吃肉了,否則對身體健康狀況十分不利。

回家後,傅斯年便聽從醫生的囑咐,讓妻子給母親做飯做清淡一些。考慮到老太太的身體,傅斯年的妻子俞大綵,只能做些水煮菜,或者清炒豆芽之類畢竟清淡的飲食,一兩頓老太太還可以忍受,但是習慣了以往油膩肥葷的老太太徹底不開心了,便將這無名之火一作氣的使在傅斯年身上,往往對他眼裡訓責,而傅斯年一如往常的跪著聽從母親的訓話。從不忤逆自己母親的意思。

傅斯年和妻子商議過後發現,這麼做確實是為了母親的身體健康考慮,但是母親平生最大的愛好就是吃肉,如果在臨老的這個關頭卻一下子扼制住老人家這一愛好,往往會對母親的心靈產生重大的打擊。所以傅斯年思來想去之後私下對妻子說,讓她以後適當的為母親提供一些肉食,忌食保養是重要,但是老母年紀也大了一昧的扼制她的興趣反而會產生不良的影響,老人家的心境如果通順豁達了,往往對於生活也更加留戀了,在生活習慣上也能慢慢做出細微的調整,若是老讓惹母親生氣,才會適得其反。最終夫妻二人很好的配合之下,才將這事解決。

醫生告知不讓母親吃肉,他卻讓妻子給母親做肉,後人評價:大孝子

總結

還記得傅斯年先生在面臨自己母親身體有恙的情況下,可以豁達大度的想到去體會母親的心境,親口說道:“母親的年事已高,開心才是最重要的。人活了這麼大的歲數了連簡簡單單的如願開心都做不到,為了健康而什麼都不能吃、都不做,那麼這樣的人生反而屈心抑志,適得其反。”而傅斯年能夠做出這樣驚人舉措的重要原因便是來自於自己兒時母親對自己的親切教誨,讓他逐漸的

懂得了老人的心思,以自己的方式同時也讓母親開心快樂的結果,逐步的去深思,才能得出這樣的結果,才能獲得孝子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