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史瑞的檢察本色

史瑞,江蘇省宜興市人民檢察院員額檢察官,無錫市優秀法律人才,蘇州大學檢察發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江蘇省知識產權法(江南大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從一定程度上說,37歲的史瑞是一名資深“宅男”,在宜15年很少結交社會上的朋友,日常單位、家庭兩點一線,同事稱他是“加班狂魔”,為了辦好案子,深夜埋首處理案卷是他的常態;偶有閒暇時刻,他總愛宅在家裡玩玩單機版的“魔獸爭霸”“紅色警戒”,放鬆緊繃的神經。作為宜興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批員額年輕檢察官之一,史瑞憑藉著15年鑽研出的經驗,成為大家心服口服的“行家裡手”。

勤于思考無止境


在史瑞的辦公櫃裡,整齊地擺放著一摞論文獲獎證書,這是史瑞從業15年來的智慧結晶。

2005年,從浙江大學法學系本科畢業後,史瑞成為市檢察院綜合部門的一員——做宣傳。“會辦案的人很多,會寫材料的屈指可數。”儘管沒有被分到業務部門,史瑞卻天生有著樂觀的心態。

剛進綜合部門,在撰寫文稿過程中,史瑞接觸到的案件五花八門。在一次看到非法高利轉貸罪的案子時,他突發奇想:這類案件屬於新型案件,在司法認定中存在諸多爭議,該如何認定?就其中的一些疑難問題,史瑞根據相關刑法理論展開研究,一篇見解獨到嚴謹的《高利轉貸罪的構成及其認定》應運而生,獲得了無錫市相關部門的認可。這一經歷就像觸發了史瑞的某個開關,再也沒有按下停止鍵。15年來,他不斷地對工作中碰到的案件進行思考、總結,撰寫學術性論文,提出專業性的見解,為同行答疑解惑。2007年,當各種靈感和想法襲來的時候,他甚至一天寫了3篇論文,全部被省級刊物刊登。“能向別人傳達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史瑞說,論文中能記錄自己的觀點,“多年後別人不一定能記住你辦的案件,但一定能記住你的觀點。”他調侃道。至今,史瑞已經在國家級、省市級刊物發表了110餘篇論文。


“宅男”史瑞的檢察本色

史瑞撰寫的《對檢察人員分類管理改革之思考》 獲最高檢頒發的徵文活動優秀論文獎


“學得越深,覺得越淺。”在史瑞的認知裡,學習是必不可少的。2009年,史瑞被調入市檢察院刑檢部門,而成為一名合格的檢察官,起訴書是必須要攻克的一項難關。由於缺乏經驗,一份客觀簡潔的起訴書對史瑞來說,如同一座大山,想搬卻不知從何搬、如何搬。“對於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10個人會有10種不同的寫法。”史瑞說,模仿以往起訴書的寫法,是個“笨”方法,卻很有效。2010年的一天,史瑞被師父叫進辦公室:“這份起訴書上的‘晚上20時許’,為什麼多出‘晚上’兩個字?這是畫蛇添足!”在師父嚴厲的批評聲中,本覺得無傷大雅的史瑞突然意識到,一份起訴書,分量雖輕,卻涉及到定刑、量刑的問題,因此在事實表述的部分上,必須緊緊圍繞犯罪構成,尊重事實、準確且簡潔。“起訴書上的每一句話都要有根有據。”史瑞花了5年的時間學習過往的相關刑事案件起訴書的寫法,看到其中優秀的起訴書就分類至新的文件夾著重學習。在師父的教導下,2015年,有了多年辦案經驗的史瑞才終於能在寫起訴書上得心應手,達到了師傅制定的嚴格標準,也逐漸形成屬於自己起訴書的風格。

創新思維勇破冰


在刑檢部門的10多年,史瑞從理論走向實踐之路舉足輕重的幾年。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佔財物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在史瑞的職責範圍內,有不少新型案件。辦案多年,史瑞平均每年審查起訴80餘件150餘人,審查逮捕30餘件60餘人。經驗告訴他,“發現問題的能力,比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

2012年9月上旬,犯罪嫌疑人武某松受某快遞公司經營負責人唐某某的指派,運送某服飾有限公司託運的貨物至宜興,但在運送貨物途中,武某松卻夥同武某翔、唐某某從託運的貨物包裹箱內竊取13件價值15105元的衣物。事實、證據清晰明瞭,取證過程並不曲折,關鍵就在於,此前我市從未發生過類似案件,而該案中武某松等人的行為又疑似觸及幾類罪行,該以何種罪行定性犯罪嫌疑人的行為,成為史瑞必須慎重考慮並且得出結論的問題。

“職務侵佔罪、盜竊罪還是侵佔罪?”各地的處理方式都不同。處理此案的幾天內,這個疑惑在史瑞腦海裡揮之不去。沒有權威性的指導案件,難以準確認定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史瑞只能再回到成堆的案卷中找尋線索、抽絲剝繭。在反覆梳理了各種證據的情況下,史瑞找準切入點,從快遞本身入手,根據“封緘物”理論,提出此案中被盜快遞為封緘物的觀點,並準備了一份答辯提綱以應對對方律師的提問。而到了庭審時刻,情況出乎他的意料,在他提出“封緘物”的概念後,對方律師直接表示認同,最終判處3名犯罪嫌疑人盜竊罪,這場庭審也在短短40分鐘內便順利結束。此案過後,史瑞以此為案例,撰寫了論文《快遞員私拆快遞包裹竊取財物的行為如何定性》,獲得無錫市檢察院優秀調研成果三等獎,同時定紛止爭,為無錫地區此後類似案件的罪行定性提供了參考借鑑。

2013至2019年,史瑞成為宜興市檢察院園區檢察室副主任。任職期間,史瑞在眾多案件中發現,我市出現一例大米品牌被假冒的案件。“農產品知識產權保護太薄弱,經驗太少了。”2018年12月20日,在他的建議下,市檢察院在徐舍鎮設立了“知識產權保護惠農服務中心”,公益性地為我市農副產品企業、合作社、個人提供知識產權法律諮詢服務和培訓工作,成為全省首家專門服務農業的知識產權服務中心。

“宅男”史瑞的檢察本色

(圖右為史瑞)


抽絲剝繭迎難上


在史瑞接觸的案件中,網絡電信詐騙案超過半數。“犯案手段花樣百出,現在已經呈現模塊化發展趨勢,7.0版本了。”史瑞表示,犯罪嫌疑人犯案手段更新快、司法解釋滯後、取證難、抓人難、挽損難是網絡電信案的幾大難點,“穿著這身制服,身在這樣的崗位,我們必須迎難而上。”也正因此,史瑞成了不少同事眼中“喜歡加班”的人。

在史瑞的辦公桌旁,經常擺放著堆成小山的卷宗,史瑞早已習以為常。2017年,犯罪嫌疑人向某和魏某在外地成立一家科技公司,以發展足貼和眼貼微商代理為由,實施網絡電信詐騙。通過相關平臺,該科技公司誘導受害人主動掃碼加好友,謊稱自己是“招商導師”“招商總監”等,向受害人發送偽造的交易截圖,按照公司統一印製的話術單和被害人溝通,引導其推廣引流。同時,公司人員又冒充買家,假裝向被害人大量訂購眼貼、足貼,誘導被害人大量全額付款購買貨物。被害人大量囤積貨物無法銷售後退貨遭拒,遭受大量損失。

39名犯罪嫌疑人,100多本卷宗……2018年7月,這起讓所有經辦人頭大的“唱雙簧、有實物交易”案件被交到史瑞手中。不僅犯案模式為全國首例,完全沒有經驗可循,且經摸清39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痕跡,就需要極致的細心和耐心。“沒別的想法,就是幹!”至今,史瑞仍記得那一個多月裡天氣的悶熱、沒日沒夜埋首案卷的睏倦、餓了隨便吃碗泡麵的無奈。4個月後,在史瑞和公安部門相關人員的鑽勁下,案件中39名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訴,所訴罪名全部被法院認可採納。

15年彈指一揮間,15年出發再向前。儘管工作中盡顯“宅男”本色,但週末空閒時,史瑞還是喜歡與妻子兒女外出親近自然,享受生活中最普通的快樂。“衝鋒衣千萬不要買黃色和藍色,會被人當成‘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在史瑞的微信朋友圈裡,也經常有著詼諧的言論。“明天要比今天快樂,心態很重要。”無論何時,史瑞一直保持著良好心態,在這方培育他的土地上為老百姓默默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宅男”史瑞的檢察本色

“衝鋒衣千萬不要買黃色和藍色,會被人當成‘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在史瑞的微信朋友圈裡,也經常有著詼諧的言論。


“明天要比今天快樂,心態很重要。”


無論何時,史瑞一直保持著良好心態,在這方培育他的土地上為老百姓默默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