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時:請注意到容易不自知的盲點


反饋時:請注意到容易不自知的盲點

生活中,老婆剛買了一條新裙子,興沖沖地問:“好看嗎?”,尋求你的反饋。工作上,下屬在進行工作彙報,希望得到你的反饋。在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們總是免不了要給予反饋,這是與人溝通交流重要的一部分。

總結來說,反饋的形式可以分為三種:感謝式、輔導式、評價式。

感謝式的反饋顯而易見,我們得到了別人的幫助,會給出感謝式的反饋:“你的及時救場真是幫了我們的大忙,太謝謝你了!”。輔導式反饋的出發點在於想幫助對方提升,有時以問句的形式循循善誘,引發對方的思考:“你覺得這個方案從成本的角度來看,哪裡需要改進?”。評價式則是直截了當,反饋好與壞:“你的文章1小時內就獲得了10萬閱讀,選題和文筆真的非常不錯!”。

給出每種形式的反饋時,都有不同的技巧,比如感謝式要言之有物,避免假大空,輔導式要多問多聽避免自己大說特說,評價式要有標準、有事實、有數據。在一段交流中,三種不同的反饋形式以及所採取的技巧會動態地混合在一起。

不管哪種反饋形式以及技巧,反饋本質上都是一個我們表達,對方接收的過程,我們自然希望對方能夠正確接收自己反饋的意圖。

這當中,我們需要注意一件事情,即:反饋中容易不自知的盲點。


反饋時:請注意到容易不自知的盲點

上面的圖簡單刻畫了反饋與接收的過程,我們期望通過反饋想傳達的意圖,與對方對我的反饋產生的看法,兩者能連成一根“順暢的管道”,但實際上如果不注意反饋中容易不自知的盲點,出發點與結束點很可能不一致。

反饋中常見的不自知的盲點有哪些呢?

首先是反饋時無意識的表情。誰能看見你的臉呢?所有人。誰不能看見你的臉呢?你自己。在溝通時,一個人的表情能夠傳達大量的信息,但我們卻看不到自己的表情。我們發表積極的評價式反饋時,眉毛卻微蹙,眼神卻微閃,那麼對方會如何理解你的反饋呢?對方的心底可能會冒出一個聲音:這個表揚不太可信,這是簡單的客套。

然後是反饋時的聲音。與面部表情相同的是,說話的語音語調同樣傳達了大量的信息。在溝通中,“還行吧”這三個字可能是最萬金油的反饋話語了,雖然“還行吧”字不變,但是語音語調的不同會導致接收者有千差萬別的理解。

最後是反饋時的無意識行為。在反饋中,自己無意識的行為也會無意中引導對方理解我們的意圖。比如我們無意識的肢體動作所帶來的影響(事實上,表情、聲音、肢體在信息傳達時的作用都大於內容本身),還比如一些無意識的行為變化,郵件中,通常你說謝謝時,都會加感嘆號,而這次說謝謝,什麼也沒加,事實僅是你忘了而已,但是對方可能會猜想你表達謝謝的真正想法。

表情、聲音、無意識的行為都是我們反饋時容易不自知的盲點。難上加難的是,情緒和歸因方式還會讓這些盲點變得更為隱蔽。

如果我想給予輔導式的反饋,為了對方好期望對方提升,但是自己的情緒卻很激烈,反饋時的表情、聲音、肢體動作一定會被情緒所影響,那麼對方有可能正確接收我的意圖嗎?對方也會被我的表情、聲音、肢體動作所影響,情緒被帶動,進入對抗狀態,一心想著反駁,根本不會真正嘗試理解我的意圖。

此外,習慣性的歸因方式也會讓盲點難以發現。反饋給予者認為,我之所以情緒激烈,是因為當時情況緊急,我是迫於形勢作出的表達,而反饋接收者則認為,情緒激烈是因為你這個人品性就是這樣,對我有偏見。反饋給予者習慣歸因至“情形”,而反饋接收者習慣歸因至“個人”。

那麼如何注意到反饋中的盲點,更好地作出感謝式、輔導式、評價式的反饋呢?

並沒有特別的方法,在於持之以恆的在每次反饋中增加自己的主動意識。反饋時儘可能地意識到自己的表情、聲音、行為 。溝通時,想象自己也和接收者站在一排,面對著正在表達的自己,看看自己正以著一種什麼樣的面容,什麼樣的語音語調,什麼樣的動作行為在說話。

然後思考:我能正確接收我自己想反饋的意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