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抗癌”戰場,又上“防疫”一線,這位退役女兵太硬核

“測量一下體溫,謝謝配合。”“還沒註冊電子通行證嗎?我來教你。”春節以來,在江蘇南通市港閘區陳橋街道五里樹村社區,居民們經常能看到一個身穿迷彩服的忙碌身影。


作為社區黨總支副書記、民兵營長,胡玲玲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是依然毫不退縮,“我是一名退伍軍人,每當我穿上迷彩服時,內心總是充滿了勇氣。雖然,我不能和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並肩作戰,但我會在防疫一線儘自己所能。”

下了“抗癌”戰場,又上“防疫”一線,這位退役女兵太硬核

胡玲玲為社區居民測量體溫


這樣一位充滿幹勁的女同志,誰能想到她曾經是一位癌症病人?去年,胡玲玲被查出甲狀腺癌並進行了手術,此後需終身服藥,定期複查,隨身攜帶的小藥盒成了她每天的必備品。疫情期間,同事們時常可以看見她匆匆嚥下藥片後投入到緊張工作中的情景。


2005年,胡玲玲從大學入伍,服役於北京某空軍部隊,因表現優異,次年就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2007年退伍後,她進入社區工作,並加入了民兵隊伍。


疫情防控是和平年代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處處是戰場、人人是戰士。陳橋街道人武部迅速組織35名民兵投入防疫一線。胡玲玲所在的五里村社區共有樓房160棟,常住人口5200人,她自大年三十開始就奮戰在社區防控第一線,排查涉“疫”人員信息142條,登記和錄入社區涉“疫”人員信息128條。


下了“抗癌”戰場,又上“防疫”一線,這位退役女兵太硬核

“小胡,這次真是辛苦你了。”住在陳橋花苑的失獨老人沈陳明感動地說道。疫情期間,社區內每個居民都必須註冊電子通行證,考慮到社區內老人不會用手機,胡玲玲挨家挨戶做好宣傳,主動幫助老人們註冊電子通行證。“只要是上級交給我的防疫任務,我就一定會把它完成好。”胡玲玲說道。


在疫情發展初期,社區居民對新冠肺炎的瞭解還不夠深入,心存僥倖心理,且小區人員密集、混雜,工作難度較大。胡玲玲主動請纓,承擔起社區排查任務,對居民採用拉網式摸排,撥通一個又一個號碼,一遍又一遍地詢問:“您什麼時候來的南通,是否停留或經停武漢,體溫是否正常……”


在社區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她一個人負責社區內1400多戶居民的信息採集和彙總工作,還承擔起每日為9戶28名居家隔離人員上門測量體溫、購買日常生活用品、丟棄生活垃圾等工作。


隨著部分企業的陸續復工,來通返通人員數量逐漸增加,守護家園的工作更加繁重,做好小區“守門人”便成了胡玲玲的工作目標。她每天早早地守在小區大門口,引導大家有序出門;叮囑群眾戴好口罩,做好防護;幫助進出小區的居民做好登記、測量體溫……胡玲玲用實際行動把好“進出”關。一些男同事看到胡玲玲在卡口時間較長,讓她歇一歇,她總是搖搖頭,“大家都很辛苦,再堅持堅持,我沒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