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曾在網絡上看到一位網友說,有一次隨朋友參加雅集。

雅集還頗有講究,進門換了脫鞋才能進,拐著幾個彎,有些文人畫,聽朋友介紹,這都是有名頭的大師作品。

進了雅間,烏泱泱站著一撥人,有的道風仙骨,有的說著玄乎其玄的話,欣賞著或價格不菲或意義非凡的水墨畫,一幅畫被大家擺弄來擺弄去,指指點點......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圖片|小鑽風是也-攝

圖片|文人空間-攝


網友說,好似大家都在欣賞,卻總覺得哪裡不自在,他問朋友“你怎麼想來看畫?”

“因為我覺得這是一件很風雅的事情。”

不禁困惑,參加雅集,有茶、花、香、佛的加持,就是風雅嗎?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圖片|小鑽風是也-攝


喝茶

到底是品茶,還是在吹水?

早些年,我們喝茶,很簡單。

三五好友,找家茶舍,或拎著茶壺茶葉,找個山頭野飲,互訴衷腸,喝個舒服、開心與放鬆。

茶會原本也只是一場精神聚會,卻也逐漸變成一個名利場。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圖片|三世攝影-攝

一位朋友喜歡喝茶,曾穿梭於各種茶會,可他說參加多了便會發現,大家來喝茶,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目的。

常常沒喝兩杯都在談:這個茶壺出自哪位大師?是不是全手工?這個茶是“單株古樹純料”,還是“小產區”,還是“拼配茶”?這個茶葉多貴多難得......

高談闊論,指點江山,彷彿大家都不是來喝茶的,而是來社交的。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圖片|Simama-攝


我們常說:“茶淡如水”。喜歡喝茶,不過希望在當下可以忘卻一些煩惱,得一時悠閒,清清淡淡,自自在在地。

簡簡單單一杯茶,並非要配上這麼多大師的名號,並非要說出這麼多名堂,並非要高大上。

少一些攀比之風,茶也清清,人也清清。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圖片|焉知古月-攝


品香

是藉此養心,還是裝裝樣子?

不只喝茶,玩香也有一條鄙視鏈。

曾有人在網上這樣說:“在這條鄙視鏈上,昂貴鄙視便宜,品質高鄙視品質低,精緻鄙視簡約。”

在一些香會上,我們也常常聽到這樣的話:玩香打香篆才是最高級的,燻爐燻的完全比不了,尤其是點線香,選材也要好的,比如沉香、龍涎香、麝香。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圖片|物道-攝


古代有一個高僧,在他的時代也有這樣的風氣,上層社會薰香痴迷於追求珍貴香料,導致財力不足的人,甚至平民百姓也盲目追崇。到宋朝,有人玩香,玩到了“累家”的程度。

難道玩香就一定要“高級”嗎?

為反對這種風氣,僧人收柏樹籽,沸水焯過,浸在酒中,密封幾天,再取出陰乾,製成“柏籽香”。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圖片|空谷尋芳-攝


樸素的香材,品玩起來同樣風雅。自此,普通百姓紛紛仿效,用桂花、薄荷自然易得的香材做香,既陶養性情,又不累己累家。

品香是填補精神的食糧,若只顧著迎合某種眼光、滿足某樣虛榮心,只不過是裝裝樣子。

品香成了門面,只會流俗。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圖片|文人空間-攝

插花

是感受美好,還是矯揉造作?

很多人喜歡插花,有的簡簡單單,一朵兩朵三四朵,有的費盡心思,硬凹造型。

朋友圈有一位朋友也喜歡插花,上花藝課學習技巧和造型,但她的作品,看多了,總覺得姿態擰巴。

聽她解釋,插花用的都是名花名草,為做某種造型,還需要用到橡皮圈、小木棍之類的工具支撐,把葉子掰曲用鐵絲固定,表達某種禪意。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背後又因為換水困難,乾脆乾等,直到花蔫了,水綠了,直接扔掉,也不曾留意身邊的小花小草,這樣欣賞美,很淺薄。

插花雖是人為的藝術,但中國也有句老話叫:“雖由人作,宛如天開”。即使是些小的瓶瓶罐罐,放在茶席上、電腦邊,乃至廚房的檯面上,即使是閒花野草,也有十分的趣味。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圖片|空谷尋芳-攝


畫家林曦說:“對於在日常裡奔忙,心裡又十分愛花的我們來說,自由又隨性地插一瓶花,是最易得的快樂與撫慰。”

也許在專業人士看來,這有些隨意,但比起集匠氣與矯作於一爐,自然成趣,更令人自在。

過於強調儀式之美,總會顯得矯揉造作,喪失了“如花在野”的姿態,讓人覺得擰巴。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圖片|空谷尋芳-攝


學佛

不是佛裡佛氣,是以佛靜心

編劇史航有一天在烏鎮,聽到一位好朋友說:“現在遇到的很多人,都是佛裡佛氣的。”

穿佛裡佛氣的衣服,在酒桌上擺弄佛器,皺成八字眉,伸手鑑寶;


一邊轉動手裡的佛珠,一邊若無其事地說些什麼佛語;


高談闊論讀過的七經八典,悟出的佛理,細問卻又只說得出一個書名。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圖片|空谷尋芳-攝

蔣勳也經常抄經,他喜歡一句經文:“不恐、不怖、不畏”。經常默唸、摘抄,自以為讀懂了含義,無論什麼事都能做到不恐懼、不驚慌、不害怕的程度了。

可是,回到生活,有一點風吹草動,東西遺失、親人生病……還是讓人害怕、恐懼、驚慌。

他才明白:抄經文、學佛理,不是非要讀懂它的意思,而是以此提醒自己什麼。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圖片|隱山堂-攝


之所以人們會親近佛,是因為每當我們感到不安時,總希望有個方法可以讓焦慮迷茫的心,安靜下來。比如清晨時分獨自打坐,或展紙磨墨抄寫經文,抑或拿起常讀的經書讀幾段。


這是一個學習靜心的過程,不是學得滿嘴佛話,滿臉佛氣。

正如南懷瑾所說,“那就是眾生顛倒”,成了擺譜。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圖片|悟佛天下攝友是一家-攝


汪國真在《欣賞》有兩句話,他說:

“欣賞和附庸風雅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欣賞是一種陶冶,一種提高、一種收穫;

附庸風雅是一種時髦,一場熱鬧,一個過場。”


私以為,附庸風雅,就是一場羞死人的尷尬它不是比個你高我低,刻意打造形式美,花費巨資追求,或進行模仿的表演就可以做到的。


真正的風雅,讓人氣質如華。

附庸風雅,只會讓人流俗又尷尬。

附庸風雅,一場羞死人的尷尬

圖片|空谷尋芳-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