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容易忽略的帝王: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王炸,可惜早逝

三國時期,咱們總是停留在了曹操、劉備、孫權,以及周邊大臣的恩怨是非,有些帝二代卻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曹魏這邊的君主,更是被人忽視的沒了影子,其中很出色的帝王,就是曹叡,他的為政和施策鋒芒被前兩代帝王完全掩蓋,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王炸,可惜早逝。

三國最容易忽略的帝王: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王炸,可惜早逝

有人一直拿著曹叡後期的色令智昏說事,確實這是歷史事實擺在這裡,但是看到前期的他,你就不會這樣的想了,他和曹操、曹丕共立為魏氏三祖,就證明的他的能力是和自己的前輩可以比肩的。而且在位期間,看到司馬懿也很老實本分,沒有出現過什麼樣的越距行為,司馬懿這匹狼並不是誰都能用的了的,在這一點上其實他比他爹曹丕做的要好。

三國最容易忽略的帝王: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王炸,可惜早逝

曹丕去世之後,將位置傳給他,然後讓曹真,司馬懿,陳群,曹休共同輔政,可以看到這些大臣中個個都是虎狼之輩,而且在曹魏官場上混跡多年,如果真的形成權臣局面,是非常不好控制的,當時只有23歲的曹叡,確實不好控制這些朝臣,尤其是司馬懿,他可是在曹操時期就是一個禍患存在的。

三國最容易忽略的帝王: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王炸,可惜早逝

在曹叡年幼之時,就將曹操對於司馬懿的打壓看在了眼裡,可是自己的父親曹丕卻沒有這樣想,反而重用他。此時的曹叡就用曹家的大臣壓制著司馬懿的發展,也就是用他卻不重視。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大將曹真才是主將,而司馬懿頂多只算個副帥,還是兵權用完之後還得收回來。這樣才是司馬家族在曹叡時期並沒有這麼大的膽子做大。

三國最容易忽略的帝王: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王炸,可惜早逝

這也是他最聰明的地方,能好好利用曹家勢力還壓制外族,正好是和曹丕相反的,司馬懿家族壯大,是因為曹丕不相信宗室,引入外室政策造成朝堂勢力偏了方向,而且也忘了當初曹操去世的時候的給他的忠告。曹叡正是反其道而行之,放款對宗室的限制,反而是重用宗室,同時限制性的運用外族人,這項舉措確實給曹魏帶來了很大的改觀。

三國最容易忽略的帝王: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王炸,可惜早逝

而且在軍事上,他表現出了超人的戰績,一點都不比三國時期的君王們遜色,多次阻擋諸葛亮被打的腳步,讓幾次北伐大業付之東流,其中包括兩次親征,再加上曹魏邊境三群的叛亂,曹叡將其收復是其軍事能力最輝煌的時期。滅吳之戰中也表現出了非凡的能力。可以說要是單論軍事能力的話,三國時期全部帝王相比,他都是能排到數一數二的位置上的。

三國最容易忽略的帝王: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王炸,可惜早逝

可惜曹叡後期變得有些昏庸,而且放鬆了對於司馬家的警惕,早逝之後造成大權旁落,確實很可惜,不然可能司馬家不會做大,曹魏可能會統一天下,而且晉朝這個古代史上最亂的時期不會出現,歷史也會改寫。

三國最容易忽略的帝王: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王炸,可惜早逝

曹叡死的時候才35歲,沒有了壓制司馬家族的最後力量,而且宗室的發展也被在曹丕時期發展淺薄,變成了權臣獨大的局面,剩下了8歲的兒子曹芳登位,最後也做了一個不該做的決定就是選司馬懿作為託孤大臣,從此曹魏的下坡路開啟,司馬氏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