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留守女童做弟弟的“小媽媽”,甘肅種10萬棵果樹喚父母回家


因為父母要外出打工,兩歲的祁俊傑還不會走路就被爸媽給爺爺撇下,成了留守兒童。爺爺下地幹活時,就把他放在裝玉米的籮筐裡背上,俊傑的小腦袋剛好能冒出框沿。“爺爺,我也要下地掰玉米。”有一次,呆在籮筐裡的俊傑舉起小手撓了撓爺爺的白頭髮,趴在爺爺的耳邊抗議。爺爺就把兩歲的孫子從籮筐裡抱出來,看他跌跌撞撞地往筐子裡撿玉米棒子。圖為小俊傑在家裡的灶臺前,想幫爺爺做飯。2016|甘肅永靖

俊傑在撿玉米時,一個重心不穩,摔了個屁蹲,小手在玉米杆上扎流血了。爺爺只好用繩子把俊傑栓在地頭的老蘋果樹下,俊傑不哭不鬧,乖乖坐在樹下玩泥巴。雖然俊傑的父母也時常給他發視頻,但是由於長期不在家,對於他來說 “爸爸媽媽”只是一個稱謂,非常陌生遙遠。圖為六歲的俊傑喜歡繫著姐姐的紅領巾,想趕快長大找媽媽。2018|甘肅永靖

元宵節剛過,海賢法的父母和往年一樣,準備在孩子起床前悄悄離開。可是剛到門口,5歲的海賢法光腳從裡屋跑出來,抱著爸爸的腿 ,他不想讓爸爸走。爸爸抱起海賢法 說:“乖娃兒,爸媽要出去掙錢,掙了錢才能給你買好吃的,買新衣服。”海賢法摟著爸爸的脖子嚎啕大哭:“我啥也不要,就要跟你們一起。” 這時站在旁邊的姐姐也抱著媽媽哭起來。圖為8歲的海賢法在自家果園內,不止有蘋果還有土豆。2018|甘肅永靖


海賢法家住甘肅省劉家峽峴塬鎮,他 3歲時父母就外出打工,只在春節時回家團聚。年過六旬的爺爺奶奶忙著照顧家中六畝老果林,大他四歲的姐姐成了他的“小媽媽”。 每過一天,姐弟倆就在日曆上劃一天,數著日子等爸媽回家。父母回家後的每天晚上,海賢法總要緊緊抓著爸媽的手睡覺,因為他怕自己醒來後又是一年見不到他們。圖為海賢法和小夥伴與自己種的蘋果樹合影。2018|甘肅永靖

海喜媛和妹妹留守在家,和爺爺相依為命,只有春節才能和父母短暫相聚。喜媛7歲那年,爸爸離家的時候還要蹲下來和她說話,兩年後再見面,喜媛已經快到爸爸腋窩了。父母陪伴的缺失,讓喜媛小小的世界裡,充滿了孤單和等待,她經常摟著小妹妹,想象著媽媽的溫暖。每到假期,她都會在村口張望,幻想在外打工的父母會不會忽然回來陪自己。海喜媛在自家果園裡. 2018|甘肅永靖

在甘肅省劉家峽峴塬鎮,像喜媛這樣的留守兒童不止文中提到的這幾個。峴塬鎮地處黃土高原,乾旱少雨,當地農民靠天吃飯,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為了多賺點錢,村裡的青壯年不得不離開家鄉,到全國各地打工,這也間接導致當地不少農田被撂荒。由於植被稀缺,奔騰的黃河水帶走了大量泥沙。僅峴塬鎮一個鎮,每年就有近1億噸泥沙被雨水衝入黃河,水土流失嚴重,如何既提高當地農民收入又綠化黃土高原成為難題。圖為甘肅永靖黃河|2017


劉家峽地區海拔高達1800米以上,日照時間長、降雨量低,水質優良,非常適合種植以蘋果為主的經濟林,當地栽培蘋果樹的歷史悠久。為了增加當地農民收入,吸引他們返鄉,2016年,中國綠化基金會結合當地特色發起“讓果樹帶父母回鄉”精準扶貧項目,募集社會資金營造蘋果經濟林,幫助像喜媛這樣的留守兒童家庭。圖為果農在修理蘋果樹。2019|甘肅永靖

這些家庭不僅可以拿到免費的樹苗,還有專業的技術人員上門進行培訓。有了致富的方向,遠在外地打工的村民陸續返鄉,喜媛的父母也在幾近荒涼的農地裡種下了兩畝蘋果樹。2017年春節,喜媛的父母早早回了家,媽媽的陪伴再也不是姐妹倆的奢望。圖為果農們正在集中接受果樹養護技能培訓。2018|甘肅永靖

祁俊傑的父母2016年也回到了家鄉,在“讓果樹帶父母回鄉”項目的幫助下種了3畝蘋果樹。經過3年的努力,2019年家裡的年收入達到4萬元,不比外出打工掙得少,還可以陪伴孩子。今年9歲的祁俊傑逐漸開朗,偶爾還會給爸媽撒嬌,每天放學都要和父母分享學校裡發生的事情。節假日他最喜歡和父母一起去果園拔草,捉蟲子,累了躺在蘋果樹下聽鳥鳴蟲叫。美術課上他畫了一幅畫:藍天綠地和滿樹紅彤彤的蘋果。圖為祁俊傑畫的畫。2019|甘肅永靖


2017年,海賢法的父母領到新品種蘋果樹苗,老果園煥發新生命。農忙時海賢法的父母回來管理果園,農閒就在蘭州打短工,節假日都能回家看孩子。今年10歲的海賢法已經是種樹的好幫手,寫完作業就到果園幫忙。在同齡人中他是除草最快的一個。海賢法仍然喜歡數日曆,只是現在,他數的是二十四節氣,數的是果樹上的蘋果!他還和一群小夥伴在果樹苗旁約定,比賽誰家的果樹長得壯、結果多。圖為海賢法和小夥伴們在果園裡. 2018|甘肅永靖

2020年“讓果樹帶父母回鄉”項目已經到第五個年頭,綠色扶“蘋”種下了2300畝果園,1200畝開始掛果,其中400畝進入成果期,預期2020年產量將達1000噸。項目為750餘戶家庭種下脫貧的希望,用110000棵蘋果樹為每一個孩子染上純真的笑容,現在,孩子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做完作業到蘋果樹下澆水,鬆土。在他們心裡,果樹長得好父母就不會再離開,蘋果樹和父母的陪伴劃上了等號。圖為村子裡的孩子在給果樹澆水。2018|甘肅永靖

2016年8月,中國綠化基金會正式發起“讓果樹帶父母回鄉”精準扶貧項目。如果您願意幫助更多像小俊傑一樣的孩子有父母陪伴,可以掃描下一張二維碼進行捐助。幫助更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在甘肅省劉家峽地區種植蘋果經濟林,改善當地水土流失嚴重的現狀,也為當地農民增加穩定的經濟收入,減少留守兒童數量。圖片來源:中國綠化基金會


如果您願意幫助更多像小俊傑一樣的孩子有父母陪伴,可長按識別二維碼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別,可將二維碼保存到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掃描識別。該項目由中國綠化基金會發起募捐,該基金會擁有全國公募資質。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國綠化基金會所有。詳情請關注中國綠化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平臺動態。監督電話:010-84239386。

感光計劃是今日頭條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助力募集善款。如有需求,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多家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