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國度,“神都”洛陽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有著“十三朝古都”之稱,在漢唐時期一直是華夏大地的中心地帶。四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佛教祖庭白馬寺,關林、牡丹讓人想象著洛陽這座城市曾經的輝煌和厚重的文化。在鐵路時代,洛陽一直緊跟時代步伐。

洛陽的第一條鐵路是1909年竣工的汴洛鐵路。汴洛鐵路的建成,是洛陽鐵路發展的開端,對於洛陽鐵路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之後不久,1910年洛潼鐵路(洛陽至潼關)開始建設。洛陽站始名河南府站,後改名為金谷園車站。1912年改名為“洛陽站”。今天的洛陽火車站建成於1992年,主體設計二層、局部三層,在東南角一座高63米的塔樓巍然矗立,成為洛陽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洛陽火車站室內外的《文明搖籃》、《先祖瑰寶》、《天中春秋》等為主題的大型壁畫,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洛陽古都的歷史風貌。作為有著厚重歷史底蘊的洛陽城,在火車站的建設上可見一斑。

牡丹國度,“神都”洛陽

洛陽火車站

牡丹國度,“神都”洛陽

“老”洛陽站

新中國建立後洛陽依靠鐵路優勢,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洛陽第一拖拉機廠、洛陽軸承廠等工業企業的建成投產使得洛陽獲得了長足發展,奠定了洛陽在領域內的領先地位,成為重要的工業城市。工業的發展,帶動了人口流動,全國各地的人坐上開往洛陽的列車,定居於此。在今天“移一代”、“移二代”這個詞彙對洛陽人來說不算陌生。天南海北的人讓洛陽這座城市具有了很強包容性,飲食、文化、風俗習慣等等。時至今日,洛陽依然受惠於此。

牡丹國度,“神都”洛陽

洛陽第一拖拉機廠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迎來了高鐵時代。2008年,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其後不久,在2010年,世界首條修建在溼陷性黃土地區,連接中國中部和西部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鄭西高速鐵路開通運營。鄭西高鐵的開通運行標誌著洛陽這座千年古都開始進入高鐵時代。鄭西高鐵的建成使得鄭州到洛陽的時間縮短了近一個小時。

牡丹國度,“神都”洛陽

洛陽龍門高鐵站

洛陽龍門站2008年正式開工建設,2010年正式投入運營。屬特等站,是鄭西高鐵除鄭州東站和西安北站外最大的客運高鐵站。現在主要負責隴海高鐵的始發和到達。未來幾年,鄭洛城際、呼南高鐵等都將接入龍門站。同時洛陽市的地鐵建設也已經開始,相信未來我們可以乘坐高鐵抵達洛陽,然後坐上地鐵或者公交快速抵達目的地——去老街嚐嚐美食,去關林朝拜武聖關二爺,去龍門石窟接受藝術和文化薰陶,去王城公園看看天子六駕,瞭解其中的“禮”和王權的至高無上。

千年古都在新時代重新煥發生機,在鐵路時代洛陽抓住機遇,在高鐵時代洛陽同樣積進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洛陽的經濟發展在政策上獲得了保障。相信洛陽“十字形”高鐵成型後,交通會更加便利。相信洛陽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會有更多的驚喜。

牡丹國度,“神都”洛陽

璀璨洛陽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