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舉動大溫暖,威海防控“後援團”愛心連成串

一壺壺熱薑湯、一句句暖心的問候、一次次義務跑腿……在這個處處透著春意的城市裡,一群防控“後援團”在默默地為戰“疫”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他們是普通居民,是平凡的社區工作者……他們用愛心將一件件小事連成串,串成譜,奏響了城市溫暖主旋律。

熱乎乎的薑湯,他“偷著”送了一個多月

3月11日9時許,環翠區環翠樓街道杏花村社區黨總支書記曲波來到社區執勤點,當她看到眼前兩個熟悉的藍色暖瓶時,心裡頓時湧起一股暖流。一個多月來,這兩個藍色暖瓶每天早上都會出現在這裡,裡面盛的是專門為社區一線防疫人員準備的紅棗薑湯。

“呂大哥真是費心了,每天都來送。”看著兩個暖瓶,曲波感動地跟同事唸叨著。她口中的“呂大哥”,正是一個多月來堅持來送熱薑湯的社區居民——呂爽晶。

小举动大温暖,威海防控“后援团”爱心连成串

“這件事說起來很偶然。那天天很冷,我正好沒上班,看到社區防疫人員堅守在一線,有的還在室外,都這麼辛苦,就想著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為他們熬點熱薑湯驅驅寒。”呂爽晶說,因為是臨時起意,第一次熬薑湯時設備不齊全。他在家蒐羅了一些材料,熬好薑湯後,用一個老式鋁水壺送了過去。當天晚上,他取回水壺,發現薑湯還剩小半壺,他馬上意識到,應該是鋁水壺不保溫,導致薑湯很快就涼了,沒法喝。為此,他特意買了兩個暖瓶及煮薑湯的材料——姜、紅糖,還有提高免疫力的維生素C泡騰片。從那天起,他每天雷打不動地給社區防疫人員送去兩暖瓶薑湯。

剛開始,他總是趁防疫人員忙時悄悄把薑湯放下,然後閃退,所以大家雖說都喝過他熬的薑湯,也知道送薑湯的是個暖心大哥,卻不知道他到底是誰。一次,社區工作人員用手機偷拍呂爽晶送薑湯,他發現後快步離開,結果工作人員手機上只留下他很虛的圖像,無法辨認。直到最近,他上執勤點取暖瓶,被社區工作人員“逮住”,這才見到了“廬山真面目”。

一個多月來從不間斷的暖心薑湯早已成了社區防疫人員心中沉甸甸的溫暖,但在呂爽晶心中,能在戰“疫”盡一份力,義不容辭。

“社區工作人員為我們堅守‘戰鬥’,我們只能在後方做點後勤工作表示支持,只要防疫工作不停,我這兩壺薑湯就不停。”呂爽晶表示。

“兼職”送餐員,免費為居民服務

“大姨,是我啊,我來給您送飯了。”11日11時許,經區鳳林街道麗都社區工作人員狄曉輝敲開獨居老人孫月蘭家的門。接過熱騰騰的飯菜,94歲的孫月蘭拉過狄曉輝的手不住地道謝。

因為一口氣爬了5層樓,狄曉輝氣喘吁吁。她顧不上這些,細心地幫老人把包裝袋拆開,又把飯菜在桌子上擺好,然後和老人道別,趕往下一個 “訂餐者”家中。

小举动大温暖,威海防控“后援团”爱心连成串

“兼職”送餐這個活兒還要從半個月前說起。麗都社區去年底開辦了一個社區食堂,它除了為社區居民日常就餐提供方便外,還為社區70週歲以上的老人優惠供餐,同時,還免費為社區5位獨居高齡老人提供午餐、晚餐,並送餐上門。半個月前,考慮到轄區居民就餐需要,社區食堂在向相關部門備案並通過檢查合格後恢復營業,開通外賣訂餐服務,恢復為5位高齡獨居老人免費供飯並送餐上門。居民從社區食堂訂外賣,如果需要送飯上門,這裡提供免費送餐。

麗都社區黨總支書記張文秀介紹,考慮到轄區一些老人和部分居民不方便出門,也為了給居民提供便利,減少他們不必要的出行,社區食堂及社區工作人員每天輪流當起“外賣小哥”,為幾十名居民免費送餐。

“社區食堂就是為了給居民行方便,我們累點不算啥。”狄曉輝說。

小區保潔員,變身愛的“傳送帶”

“剛接到快遞電話說快件放到門衛了,這沒等多一會兒您就幫我送來了,真的謝謝了。”當日下午2時許,家住孫家疃街道伴海社區的李女士在家收到之前網購的4斤油餅,為李女士送快遞的是小區保潔員劉連榮。

小举动大温暖,威海防控“后援团”爱心连成串

疫情發生後,考慮到小區內有不少老人和居民不方便外出,劉連榮決定利用工作之餘為居民義務“跑腿”,這期間,她爬樓送過面、送過菜,幫居民買過藥,偶爾從門衛取快遞幫居民送上門……

前幾日,小區一住戶的親戚送來一些生活用品,由於這個住戶不方便外出,小區門衛通知社區網格員為其配送。這一幕恰好被路過的劉連榮看到,她毛遂自薦,騎著自己的電動車將這些東西送到這個住戶家裡。

“有時候跑前跑後送東西累得呼呼直喘,但是看到大家可以用上急需物品時的那股高興勁兒,我自己也很開心。再說了,跟防疫人員那些人比,我幹這點活兒算啥。”劉連榮笑著說。

如今,同為小區保潔的李文芹也開始和劉連榮一起幫小區不方便的居民和老人送東西,而更多像他們一樣的熱心人,一直在防疫工作人員身後默默助力。他們,都是這個城市愛的“傳送帶”和堅實的防疫“後援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