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藝術之管仲說權衡法度


領導藝術之管仲說權衡法度

管仲說:權衡者就是法度,標準的執行者,所以是用來判斷事物真偽虛實的。然而不辦事,不做事的人們不去事奉它,還討厭,憎恨它,並非心裡不喜歡它,而是因為“權”不能替他創造數量的多少,“衡”不能替他創造重量的輕重。這群人看到事奉法度,標準本身沒有益處,所以不去事奉它。故企業英明領導處在上位,主管不能枉法,基層管理人員不能行私,人們看到事奉管理人員也沒有什麼益處,所以就不用財貨行賄於管理人員了。能做到權衡公正來處理一切事情,奸詐的人就不能行私。所以,《明法》篇說:“有權衡之稱者,不可以欺以輕重。”

 

領導藝術之管仲說權衡法度


  尺、寸、尋丈這些單位,都是用來取得長短實數的。所以用尺寸計量短長,就萬無一失。尺寸的計量,雖對於富貴眾強的人們,不替他增長;雖對於貧賤卑辱的人們,也不替他減短。它是公平而沒有偏私的,所以奸詐的人不能製造錯誤。所以,《明法》篇說:“有尋丈之數者,不可差以長短。”

 

領導藝術之管仲說權衡法度


  企業之所以亂,是因為辦事不根據事實而根據誹謗誇譽的議論。所以英明領導在聽取意見的時候,對於提建議的,要責成他拿出真實證據;對於誇譽人的,要用主持考試的辦法考驗他。言而不實的,給予懲罰;主持考試的管理人員而敗壞職責的,也給予懲罰。所以,假話無人敢說,不肖之徒不敢接受職位。昏領導則不是如此,聽取意見不考核其真實性,因而管理層就利用虛名來推薦私黨;任用屬下不考查其成績,因而愚汙的人員就進入管理層。這樣,管理層就互相吹捧他們的美名,互相藉助他們的功勞,力求擴大交結而不為企業效力了。所以,《明法》篇說:“主釋法以譽進能,則臣離上而下比周矣;以黨舉官,則民務佼而不求用矣。”(譯註:張果佬宮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