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分類丨第361行

字數丨3550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被套路的“愛心助農”


經常上網的朋友對“愛心助農”這件事情想必不會陌生。


無論在朋友圈中,還是在頭條上,這樣的事情隔三差五就要上演一回。


每次的流程都差不多,短時間內,大量賬號突然發佈類似的信息,基本上都是XXX地方的XXX農產品大豐收,但是面臨滯銷,農民伯伯愁眉不展。


東西有多好多好,中間商有多壞多壞趁機壓價,農民伯伯有多辛苦卻面臨血本無歸。


所有賬號發佈的文案高度相似:“果農心急如焚”“幫幫我們”“每次轉發都是一次義舉”。


至於配圖,無外乎是看起來光鮮亮麗的果子掛在書上,愁眉不展的農民,XX媒體的權威報道。


最後,再掛上一個X9.9元/箱的“特價”鏈接,告訴你,快買快買快買!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這類內容最常見的樣式


或許是真的想要奉獻愛心,或許只是貪圖便宜,總之有不少人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下單。


但很可惜的是,下單之後,往往得到的結果都是以“鬧心”結尾。


發貨慢、物流差這還只是小問題,到貨之後,不僅缺斤短兩,說好的十斤果子,結果帶上箱子都不夠9斤,小果、畸形甚至半箱爛果子都實屬正常。


多數人心想“反正也是獻愛心”、“反正錢也不多”就湊合過去了,少數幾個較真的人,卻發現自己想要投訴卻壓根找不到地方。


找平臺?平臺說:這事情與我無關,我沒參與。找大V?大V說:我也是愛心轉發,不參與銷售的。找商家?商家在哪?早就無影無蹤了……


類似的套路一再上演,不禁讓人思考,“愛心助農”真的是獻愛心嗎?


今天我就帶你深扒一下這條“助農生意”背後的水到底有多深。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果販子、推手、大V構成的利益鏈


其實,仔細深扒一下,你就會發現,每一個“助農”事件的背後,都有一個XX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關峰就曾經就職於這樣一家農業科技公司,主要做的就是“愛心助銷”業務。


關峰的手底下有好幾個“成功”的助銷案例,然而最有趣的是,在他從業的這兩年裡,他連一個真正的農民都沒有見過……


事實上,在絕大多數的“愛心助銷”項目中,水果販子、推手、大V、平臺媒體他們都是參與者,而真正被“幫助”的農民伯伯卻壓根不存在……


在關峰的團隊中,他們有時是主動出擊,聯繫貨源,製造輿論,有時候則是手握需要處理農產品的“中間商”主動與他們聯繫進行銷售。


找到貨源之後,就要進行簡單的包裝,由於每次的“劇本”都差不多,基本上就是一樣的套路,所以這一步也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所需要做的無非就是搞一些看起來不錯的樣品拍拍照,設計設計商品頁面。以及最重要的,去找幾個“農民”拍攝一些照片……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像上面那位滿面愁容的農民伯伯賣一切早就過時了,關峰他們會為了產品去拍攝專門的照片,而這些照片的內容也基本固定,掛滿果子的果樹,堆積如山的果子,滿面愁容的農民伯伯,捧著果子對鏡頭傻笑的大媽……


至於照片中出現的人物到底是不是農民,這不重要……


“最有意思的是,現在有些果販子在收果子的時候就會刻意拍攝一些類似的照片,找幾個果農擺拍一下,這種時候我們就省事了,而且顯得更加真實。”關峰如此說道。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圖片與文字內容無關聯


做好了前期準備,下一步就是尋找“背書”,畢竟整件事情是打著“愛心”名義進行的,尋找幾個有權威的媒體進行報道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


“也就是這兩年大家見的多了比較謹慎了,早些年的時候,媒體上趕著幫我們合作。他們記者也有發稿量的考核,助農的內容也符合政策要求,所以經常是打聲招呼就行了,根們沒人去費勁核實。”


對於關峰來說,他最得意的事情,是有一次甚至拉的一個縣裡的相關領導出來幫忙站臺宣傳,而當時報道的照片至今仍掛在網上。


同報社一樣熱心的,就是一些地方性的自媒體平臺,只不過與前者“湊指標”的目的不同,這些平臺通常既是宣傳者,也是參與者。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大量“本地號”、“帶貨號”短時間內密集發文,圖片、文案、標題一模一樣,一看就有推手在背後運作。


“跟這些平臺的合作,一般有兩種方式,多數是我們直接給錢他們發文章,少數就是從他們平臺上走銷售,然後算提成。”


由於跟這些平臺都有良好的“關係”,關峰他們能拿到的廣告報價也非常之低,往往都是刊例價的1折上下。一個市的頭部公眾號,發一個“第二條”廣告位,只要1000~2000來塊錢就能搞定。


如果採用的是後一種分成模式,那更是可以做到“廣撒網”,恨不得把能找到的地方自媒體都直接“包圓”了。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愛心”變“糟心”的網友發文吐槽


而下一步,就是動員各路自媒體大V、小V們參與了,有些是平時就有一些合作的自媒體,另一些則是我們設置好商品返利後,總會有跟風入場的人。


對於這些大V、小V,都是直接拿商品“提成”的。而這一環節的提成,通常都是在30%上下。


換句話說,你買一箱39.9的蘋果,大V自己就能掙12塊錢,所以這下你就能明白為什麼這麼大V小V突然這麼“有愛心”了吧?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為什麼不和真正的農民合作?


這時相信你也看出來了,在整個“愛心助農”的鏈條中,壓根就沒有農民什麼事。


那為什麼不去和真正的農民合作呢?


“因為真的和農民打交道,太難了……”


由於長時間的誤導宣傳,很多外行人對“中間商”都形成了一個扭曲的刻板印象,似乎他們的存在就是一面“壓榨農民”、一面“抬高價格”的罪魁禍首,屬於應該被“消滅”的一環。


如果沒有了中間商賺差價,大家直接從農民手裡買果子,農民多掙錢,買家少花錢,豈不是兩全其美?


然而很可惜,這不過是白日做夢罷了……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我之前在一家食品企業工作的時候,認識了老王,老王是屬於最早嘗試“農產品+電商”的那批人。


作為有想法的先行者,老王當年就真的嘗試過進行直接鏈接農民與消費者的電商模式,然而僅用2年就碰的頭破血流,花大價錢買回來一個教訓。


首先,農產品這東西,時候到了就得摘,摘下來了你就得找地方去放。


讓果子掛在樹上,等你下單了以後“農民伯伯”再去幫你摘?那是不可能的……


第二,農民,就真的只會種地而已……


老王他們,一開始採用輕資產運作的方式,製作了統一的包裝盒規格,負責線上銷售與運營,產生訂單後,由參與的農民自己進行打包發貨,公司主要掙取中間的“技術服務費”。


結果沒幾天就遇到了問題一大堆,從卡單、丟單到缺斤短兩、以次充好,各種問題接踵而至,而之後處理退貨、維權訂單更是讓人頭疼。沒辦法,後來又只能自己在當地租庫房,僱人手,先從農民手裡買了果子,然後再自己去打包發貨但這麼一來,就已經是鐵定賠錢了。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某“助農”項目中的聖女果掛在樹上


即便如此,他又很快遇到了第三個問題,合作的農戶單方面撕毀合同……


因為後期強調了果子品質問題,對收上來的果子也進行了專門的篩選,結果農民不幹了……說這樣做他們不划算,要求提高價格。


這時候拿出合同來,說之前已經談好的條件,結果人家壓根不認……直接一句“我們又不懂這個,都是你騙我們籤的,我們不認這個。”


所以,現在搞農產品的電商的,基本上沒有直接去跟農民打交道的那一說。


都要通過“中間商”才能進行交易,這些中間商基本上都是在當地很有人脈的“能人”,能夠調停各種矛盾,同時也掌握著大量倉儲、物流的資源。


雖然多一道手價格肯定會更高一些,但相比直接跟無數農民打交道付出的精力成本與潛在的麻煩相比,顯然後者更加划算。


其實,即使不知道這些行業中的“潛規則”,單是想想,靠“農民”搞出網上那麼大的聲勢,這可能麼?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這些“助農”水果是哪來的?品質為什麼那麼差?


接下來,再來聊聊關於這些農產品是不是“滯銷“,以及到底是從哪來的。


嚴格來說,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任何農產品都是能找到滯銷的


原因很簡單,農產品不是標準加工,只要種出來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劃分等級。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一棵樹上的果子,總能分出個三六九等


在水果領域這一點非常明顯,大體來說,一批水果成熟採摘後,會根據不同等級流向不同的市場。


最頂端的特級果,通常是流向高端食材渠道以及出口,這一部分往往採取的是”訂單制“,早在水果沒有成熟之前,就已經賣掉了。


品質優秀的那一部分水果,往往是通過中間商與大型超市、連鎖門店簽訂收購協議,直接拉走或者在當地代儲。


接下來的部分,主要就靠”收購商“了,收購商收上來的水果,往往品質就比較複雜。這時候他們會再次進行更細緻的分類,品質尚可的流向農貿市場、小超市等面對個人消費者的地方。


品質再差一些的,就需要收購商自己想辦法進行處理了……如果你有心留意的話,就會發現諸如櫻桃、草莓這類水果上市時,街邊經常會有貨車拉著一車的水果進行售賣,價格還挺便宜。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這些多是“畸形果”,而這些折扣的水果,往往就是來源於前面所說的這個途徑。


另一個處理方法就是銷往一些小規模的食品加工企業(果汁、果肉產品、零食等)。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如果有什麼農產品賣不出去,最大的問題肯定是產品本身


綜上所述,農產品行業的一個特點就是:

少量優質的產品要靠搶,大量低質的產品沒人要。


甚至有時候,在特別有名的特色產區(任何“地名+產品”的組合,如著名的“遷西板栗”等)你想要收購優質的農產品,必須按比例接納一些“次等貨”,否則只會面臨無貨可收的境地。


綜上,無論如何,總會有一些品質差、個頭小的水果被積壓在收購商的冷庫裡,甚至有些水果一放就是好幾年,倉儲成本都超過了水果本身。而這些原本就“有問題”的水果,自然也就成了所謂“愛心助農”項目的重點。


這也是為什麼,你購買的“幫助湖南農民”的水果,經常會從河南、陝西、甚至黑龍江發出來的原因……


因為這些水果,早就放在其他地方的冷庫裡了。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這張圖,陝西蘋果滯銷也是他,海南蘋果滯銷也是他……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最後,我們來算一筆賬:


假如你購買了39.9元一箱的“愛心蘋果”,這些錢是如何分的呢?


自媒體大V:一般提點在30%左右,也就是:11.97元;


幕後推手:他們會拿走大約20%的收入,也就是7.98元;


蘋果箱子:3元左右;


物流:8~12元,我們姑且取中間值10元;


最終,還剩下的蘋果錢:7.02元。


平均每斤蘋果7毛錢。你覺得,靠這個價格,能買到什麼真正“優質”的水果麼?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事實上,任何行業都有其自己的特定規律與現象,有些農產品會滯銷那是事實,但也一定要記住:真正優質的農產品從來都是供不應求的,一個農產品如果滯銷,一定是產品本身競爭力不足。


如果用“賣慘”、“裝可憐”的方式把這些東西賣掉,反而會掩蓋住問題本身,更何況在這種事情當中,更多的是少數人別有用心的算計。


這種虛假的“愛心助農”不僅僅傷害了消費者,更會對某些地方的農產品形象造成抹黑,甚至經歷幾次“狼來了”之後,即使真的出現了需要幫助的人,但他們的弱小的聲音也只會淹沒在嘈雜當中。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打著“助農”的旗號欺騙消費者,最後砸的是真農民的口碑


每一個購買“愛心產品”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舉動能夠幫助到弱勢的他人。然而那些“推手”們卻也正是利用了大家的這種心理才能夠欺騙到大家。


再看到這些熟悉的“套路”時,還希望大家能夠擦亮眼睛,不要用“愛心”換來“堵心”。


你在網上買過“助農”水果嗎? (單選)
0人
0%
買過
0人
0%
沒買過
0人
0%
買過,而且上當了……
<button>投票/<button>


“愛心助農”買到的卻是爛果子?“助農”這個生意是怎麼被玩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