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典型】大佛小學唐小豔:播種愛的種子,潤物無聲

【先進典型】大佛小學唐小豔:播種愛的種子,潤物無聲

想家的她

四年前她來到了現在任教的學校,然而,面對週末陌生的環境、狹窄的街道、簡陋的居住環境,理想和現實的巨大反差讓她一時難以接受。她想念家人,想念城市裡面的舒適的環境,寂靜的鄉村夜晚伴著她無聲的淚水度過......就這樣整整過了半個月,她才慢慢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她對自己說,其實在哪兒都不重要,只要有目標,有理想,在哪兒都可以。就這樣,她成了大佛小學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她有一個普通的名字——唐小豔。

初出茅廬的她

接到要擔任五年級語文教學工作時,她心裡很忐忑,這個班的語文成績不夠理想,她壓力很大,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幸運的是她的周圍有一群優秀的同事們,她虛心向她們請教。在學校舉行教研活動時,她認真觀摩優秀老師的示範課,學習他們的優點,同時進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為了上好每節課,她總是提前認真備課、寫教案、製作課件,經常備課、批改作業到深夜,把批改不完的試卷,週末帶回家繼續奮戰。

【先進典型】大佛小學唐小豔:播種愛的種子,潤物無聲

積極進取的她

經過她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該班語文成績由學區二十多名,上升至前幾名,她相信一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作為一名教師,她認真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從開始教學的不知所措,到逐漸掌握了教學的基本技能後,她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讓孩子們真正的愛上語文?”她認為語文學習不是背不完的課文,更不是為了讓孩子只應對考試。於是,她積極的學習新課程理念,在備課時,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注重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她啟發孩子動腦、動手,大膽創新,力求使教學和生活實際相結合,注重學法指導。

農村的孩子,大多數都不愛表達,更不會表達,為了鍛鍊孩子們的膽量和語言表達力,她想了很多辦法。如在講授<>這篇課文時,她讓孩子們根據課文內容,小組合作自行分角色排練劇本,然後在課堂上表演,演員們生動的語言逗得觀眾

們捧腹大笑。此外,班級還舉行了辯論賽、讀書活動、作文大賽等,通過一系列的語文活動,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因此,這幾年來她所教的學科成績都名列前茅,她還多次在校內外上公開課,受到了領導、同事的一致好評。在近二年的竟教活動中分別獲得了縣級二等獎、三等獎,指導孩子參加的徵文比賽榮獲省級一等獎。今後的工作中,她將繼續努力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先進典型】大佛小學唐小豔:播種愛的種子,潤物無聲

嚴中有愛的她

剛接到現在的班級,她十分頭疼,因為這個班的孩子都“活躍”過了頭,擔任班主任的她暗暗的想:“第一節課我一定要給他們一個‘下馬威’,沒想到孩子們也是這麼想的,當她站在講臺以後,沒有一個孩子理她,班上像趕集一樣熱鬧,但是她忍住了,沒有發脾氣,淡定的看著他們,直到沒有一個孩子再說話,她才開始做了自我介紹,第一場PK,以她勝利告終。

然而好景不長,很快問題就出來了,課堂紀律差、男生經常打架、班上一半的孩子不按時完成作業,打掃衛生情況差等等,面對這一團亂麻,她絲毫不敢鬆懈,隨時跟班,在其他老師上課時,她也變成了那個“躲在窗外面的老師,”通過她幾天的摸排,針對班上的現狀,仔細制定了一系列的獎懲措施,並且嚴格按規定執行。不久,孩子知道了這個老師“板眼多,不好惹。”

對於班上幾個特別調皮的孩子,她反其道而行之,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在班上經常表揚他們,讓這些孩子找到了“存在感,”並通過私下談心等方式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同時,她也經常和幾位搭班老師交流,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個月後班上情況有了很大的好轉。

她是老師也是一位媽媽,每當天氣變化時,她都要提醒孩子們要添加衣服,不要感冒,記得有一次下午快放學時,突然下起了大雨,很多孩子的家長都沒有來接,於是,她站在教室門口,一個一個檢查他們是否帶了雨傘,沒有帶的同學就留在教室裡面等候,她挨個打電話通知家長,直到送完最後一個同學為止。

有一天上課時,她猛然看到了一個男生的衣服有些破爛了,下課後她心裡很不是滋味,與此同時還想到了班上的另外二個孩子,她覺得她該做些什麼,於是,她給他們一人買了一件衣服,希望能給予他們一絲絲溫暖,因為,那幾個孩子的媽媽(爸爸)已經不在了......

愛一絲火光,照亮別人,溫暖自己。一天早晨,她被感動了。剛到辦公室的她,看到桌上有一一包包子,和一杯豆漿,她找到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別餓著了”。簡單的四個字,讓她感到特別幸福,此刻,她慶幸,她是一名教師。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心就不可能打開孩子心靈的窗戶,在孩子們的心中播種愛的種子,默默灌溉,靜待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