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縣:持續打好糧食生產這張“王牌”

“我今年的糧食高產有保證了!作為一名老黨員,我不僅要把自家的小麥種好,而且要帶領群眾把小麥種好。我今年有信心再次奪取小麥高產記錄。”3月5日,在太康縣符草樓鎮新莊村一片綠油油的麥田裡,老黨員謝宗紅信心滿滿地說。

2019年,謝宗紅種的小麥畝產達841公斤,刷新了周口市最高紀錄。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小麥追肥返青的關鍵時期,他所需肥料、農藥購買不到。謝宗紅著急之際,村黨支部與相關經銷商聯繫,為他和村民送來了所需肥料、農藥等物資。

擁有172萬畝耕地的太康縣,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超級產糧大縣,多年來,糧食產量穩居全國前50名,河南省前5名,周口市榜首。2019年,太康縣小麥產量創歷史新高,平均畝產583.3公斤,最高畝產841公斤。

當前既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也是春耕生產的關鍵時期,太康縣扛牢政治責任,早安排、早部署,積極組織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充分利用時機進行春耕生產,毫不放鬆打好糧食生產這張牌。太康縣委、縣政府要求各鄉鎮引導農民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及時開展田間管理,同時出臺了確保春耕生產有序推進的系列舉措。

記者在王集鄉走訪時瞭解到,目前,在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該鄉在宣傳引導疫情防控知識的同時,加強農業信息技術服務,通過微信、電話等,遠程指導與實地指導相結合,線上培訓與線下培訓相結合,線上答疑與當面答疑相結合,靈活開展生產服務和農技指導,深受農戶歡迎。

同王集鄉一樣,連日來,太康縣各鄉鎮農村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堡壘作用,主動深入一線,統計群眾需求,聯繫農資供貨商,組織經營農資代銷點負責人為農戶分批次點對點免運費送農資,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微信等媒介,把麥田管理關鍵技術送到千家萬戶,多措並舉持續打好糧食生產這張“王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