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橋13根鐵鏈一萬多個鐵環40噸,在三百年前的條件下,如何建造?

何昆峰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知道世界上的第一長橋是什麼嗎?又是由哪個國家建造的呢?

中國所建造的丹昆特大橋全長164.851公里,這正是吉尼斯世界紀錄裡所記載的世界第一長橋。中國的造橋技術歷史悠久,發展至今,仍然處於世界頂尖水平,這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為之自豪。憑中國現在成熟的造橋技術,任何困難都會被一一克服。但時光若倒退三百年,那時造橋是一件簡單的事嗎?

(丹昆特大橋)

大渡河水滾滾流,這條河阻礙了藏族和漢族之間的貿易往來。於是康熙皇帝下旨於康熙四十四年九月開始在大渡河上建起一座橋樑,後被命名為“瀘定橋”,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悠久的古橋。“瀘定橋”全長103.67米,寬3米,由13根鐵鏈組成,而這13根鐵鏈一萬多個鐵環竟重達40噸,在當時工業技術並不發達的情況下,他們又是如何完成這一項艱鉅的任務呢?


首先,前期的準備工作包括人力物力財力都是不可少的。在造橋之前,官府調集了40多噸的鐵料,更是從各地都招募了許多匠人。籌備工作準備好後,眾多匠人來到河流一側開始鑄造鐵環,然後貫穿為鐵鏈。可當這鐵鏈打造好後,又怎麼將這麼重的鐵鏈運到河對面呢?他們首先想到的辦法就是用船運過去。但在當時,船根本承受不了這麼大的重量。

經過幾次失敗他們決定放棄,另闢蹊徑。不得不讚嘆古人的智慧,經過反覆研究,他們想出了名叫“索渡”的辦法。



其過程就是,要先在河兩端建起大橋墩來承受重量,然後在橋墩上安上類似於絞盤的東西,將繩索一端固定在絞盤上,然後把兩岸連接起來,之後在就在繩索上面套上一節節的竹筒,然後把那些做好的鐵環一個個地穿進竹筒,慢慢地推送到對岸,把鐵鏈運送到對面之後,固定在修建好的橋墩上,這就算是連接了一條鐵鏈了。13條鐵鏈就是被這樣一節一節地穿在了一起。

“瀘定橋”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在飽經風霜後,它仍以昂首挺拔的身姿,跨越大渡河。這是我國古人智慧的結晶,更是我們現代人的驕傲。

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現在的造橋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從“趙州橋”到“瀘定橋”;從“武漢長江大橋”到“丹昆特大橋”。中國的造橋技術實現了質的飛躍,這離不開古人的智慧,更少不了一代又一代的前輩為造橋事業傾注的新鮮血液。


小姐姐講史


瀘定橋全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橫貫兩岸,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餘噸。像這樣一個鐵索橋並非近現代的產物,它修建於300多年的康熙年間,在當時可沒有什麼機械,基本全靠人力。那麼,300多年前的工匠們到底是如何在大渡河上修建的瀘定橋呢?

瀘定橋又稱大渡橋、鐵索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大渡河上。據史書記載,瀘定橋建於清康熙44年(1705年),康熙皇帝之所以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這偏遠的地方修建這個鐵索橋,並非是什麼民生建設,而是因為此處是進入西藏的要道,為了方便運兵,平定準噶爾之亂而修建。因此,在修建完成後,康熙皇帝御筆親書“瀘定橋”三個大字,橫批為“一統河山”。

瀘定橋的13根鐵鏈,一萬多個鐵環,重達40多噸,在古代修建這樣一個鐵索橋簡直是難於上青天。在當地相傳,在修建鐵索橋的時候,用了很多方法,一直都無法將13根鐵鏈牽到對岸。於是乎,有一位自稱噶達的藏族大力士,兩腋各夾1根鐵鏈乘船渡江安裝,但當他運完13根鐵鏈後,他因為勞累過度而不幸死亡。



據史料記載,上面關於大力士渡江安裝鐵鏈的說法只是一個傳說而已。歷史的真相是300多年前,古代的工匠們在修建鐵索橋的時候,的確是遇到了13根鐵鏈牽鏈渡江的大難題。為此,能工巧匠們召開研討會,最後採用了索渡的原理,就是以粗竹索繫於兩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個短竹筒,再把鐵鏈系在竹筒上,然後從對岸拉動拴好在竹筒上的繩索,如此般巧妙地把竹筒連帶鐵鏈拉到了對岸。解決了這個大難題後,工匠們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將這座40多噸的鐵索橋給修建完成了,堪稱神速。



這座有300多歲高齡的鐵索橋,有太多的故事,它見證了很多歷史事件。1935年5月29日,紅軍長征途經這裡,當時瀘定橋已被敵人拆去了約八十餘米的橋板,為了搶渡大渡河。紅軍以22位勇士為先導的突擊隊,他們身掛衝鋒槍,背插馬刀,腰纏十來顆手榴彈,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索鏈向東橋頭猛撲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一舉消滅橋頭守衛,奪取了瀘定橋。飛奪瀘定橋打開了紅軍長征北上抗日的通道,對於我軍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大渡河上的瀘定橋從修建到現在已經使用了300多年,並且至今服務於當地的百姓,這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代的橋樑質量,不像現在的一些剛修建成的大橋風一吹就倒了,豆腐渣工程,簡直就是在開玩笑呀!


密探零零發


瀘定橋修建方法如下


老婆的奧利奧


300年前,既沒有大型延伸機械,也沒有緊固機械,更沒有重力轉換拉力機械等大型工程設備,想要架設這麼一座鐵鏈瀘定橋,絕對是一項十分浩大的工程。

雖然,13根鐵鏈的總重是21噸,並非40噸,而40噸應指全橋鐵件重。但是,每根鐵鏈也有1.5噸,想要將其從一邊跨過100多米湍急的河流,並拉伸到對岸,這在當時的條件下絕對很不簡單。同時,還有鑄索(環)、緊索、固定、築基、修復等過程,難度應該更大。

那麼,當時的人們又是怎麼做到這些的,又是如何保證工程質量的,為什麼不建拱橋或木橋而要建鐵鏈橋呢?

鑄索(環)

鑄鐵索(環)時,先備好模箱,一環鑄好後,立刻埋於沙泥模中,並用模棍連通。接著,取出火中剛剛鑄造的開槽環,通過模棍套入前一環中。然後,用模棍擠壓開槽環,並使開槽合攏。這時,還是高溫的鑄環便會在空氣中慢慢冷卻,最終實現無縫對接,一環扣一環。

為了確保鑄索(環)的質量,清朝專門從陝西漢中府聘請當時非常有名的金火匠馬之常為鐵工掌脈師傅。同時,又以清軍化林營參將杜汝昆和守備楊君強為監工,並要求每個鐵環必須打上鐵工記號。一旦出現差錯,輕者處罰二十大板,重者殺頭。

因此,在所鑄的13根鐵索鏈上的12164個鐵環,幾乎沒有出現過太大問題。其中,每根鐵索鏈長101.67米,重約1.5噸。

過岸

鐵索鏈在數百里外的瀘定縣鑄好後,通過本環槽圓輪架裝上船,然後運到瀘定橋的施工地點,並準備引索過河。

最先,多數人的想法就是用小船載著鐵鏈由東岸運到西岸。結果,由於鏈重水急,船剛劃到大渡河中央便被掀翻。如此載運三次均未成功,而且損失三條鐵鏈,只好放棄。

至於大船,修建瀘定橋的河流段應不具備行駛條件。否則,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了。

後來,紅軍之所以選擇“飛奪瀘定橋”,而不是用船過河。一是用小船渡河時間不允許;二是水流湍急,小船很容易翻,風險更大。同時,石達開過不了大渡河的主要原因也是河水湍急。

所以,當時用小船載運鐵鏈過河應該是行不通的。

這時,據說在工程組的會議上,有人提議在弓箭的箭尾綁上一根很長的細線射到對岸,再用細線將兩根粗繩牽引過去,然後再用粗繩將鐵鏈牽引過去。

結果,由於鐵鏈太重,跨距較遠,根本拉不到對岸。這時,又有人提議將兩根粗繩固定在東西兩岸,並在兩根粗繩中間綁上數根套著竹筒的較粗橫木。然後,將鐵鏈架在橫木上,再用粗繩牽引。從而,通過竹筒的滾動,就很容易將鐵鏈拉到對面,並且也為固定和“緊索”提供了方便。

緊索

在牽引13根鐵鏈過河前,便有9根鐵鏈已被提前固定在建好的橋頭橋臺落井中的鏈底基座上(地龍樁),另外4根扶手鐵鏈則被固定在牽拉基座上(臥龍樁)。

然後,將13根鐵鏈分別先後放入裝好的絞盤卡槽內,通過七、八十名勞工推動絞盤上的橫木,從而藉助絞盤轉動的力量將鐵鏈拉直,並進行固定。其動力原理同古代起放城門吊橋所用的絞盤基本是一個道理。

固索

據估算,東岸橋臺自重約2300噸,而13根鐵鏈作用在橋臺的總拉力約為210噸。所以,將13根鐵鏈通過絞盤固定在橋臺落井中的地龍樁上,絕對可以安全承載鐵鏈橋的正常通行拉力。

檢修

據史料記載,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十月,瀘定橋的9根鐵鏈忽然斷裂,並造成數十人溺水身亡。次年春,再次鑄索,並換上了新鐵鏈。之後,朝廷規定三年一大修,一年一小修。

大修時,須將13根鐵鏈全部拆卸到東岸,並對每個鐵環仔細檢查。只要有一個鐵環出現損傷,便會整根更換。因此,後來鐵索瀘定橋再也沒有發生過安全問題。

鐵源

據《瀘定縣誌》記載,瀘定橋所用的鐵,產自數百里外的瀘定縣榮經鐵礦。當時,鐵匠門夜以繼日,歷時達1年之久,才鑄好瀘定橋所需的40多噸鐵件。

工人

建橋所需的工人,主要由當地的冷磧、沈村兩大土司組織。

橋爭

建橋起初,原本想建成木橋或石拱橋。結果,相關專家討論後認為,石拱橋一旦發生地震,很容易斷裂,而木橋則很容易被大渡河的水流沖毀。因此,才決定鐵索建橋。

不鏽

後來有人驚奇地發現,300多年來,瀘定橋上的鐵索依舊光亮如新,很是不解。因為,一般情況下,長期放置的鐵器都會生鏽。

對此,據當地人說,瀘定縣地區屬於乾熱河谷,空氣乾燥,風力強勁。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空氣中水分子對鐵索的鏽蝕,就算家中長期放置的鐮刀也很少生鏽。


祥子談歷史


瀘定橋又被人叫做大渡橋、鐵索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大渡河,建成於康熙年間的1706年。康熙當年有感於川藏地區交通不便,為了加強川藏地區的文化經濟交流,特意頒下諭旨修建了瀘定橋。

瀘定橋全長103米,橋寬3米,整座橋由9根鐵索為底,兩邊各2根鐵索作扶手,總計13根鐵索組成。這13根鐵索一共使用了12162個鐵環連接而成,總重量達到了四十多噸,平均每個鐵環的重量超過6.7市斤。如此重的鐵索,在那個工程器械並不發達的年代,工匠們是如何將鐵索拉過大渡河,將兩岸連接起來的呢?


當時建造的工匠們本來也為這個問題煩惱,但是後來有人提出一個方案,說先在兩邊建造橋墩,橋墩內設置轉盤,然後拉一根粗壯的繩子先連接兩邊,在繩子上套上一定數量的竹筒。接著把鐵索一節節地穿過竹筒,然後對面轉動轉盤,慢慢地將繩子拉過去,鐵索自然也就跟著過去了。鐵索到達對岸之後,再將鐵索固定在轉盤上,轉動轉盤,調整鐵索的弧度即可。

工匠們照著那個人說的做,果然成功了。瀘定橋建成之後,康熙皇帝還特意為它題了名,刻在石碑上,立於瀘定橋旁邊。

據說,由於這座橋是康熙皇帝親自下令建造的,所以當時負責督建這座橋的四川提督嶽升龍,對這座橋的質量把控很嚴格,他命令製造每個鐵環的工匠都必須將自己的名字刻在鐵環上,如果今後哪一個鐵環出現了質量問題,就要找哪個工匠問責,輕則處罰,重則處死。所以工匠們自然不敢怠慢,最後保質保量地打造好了每一個鐵環。這也是為什麼瀘定橋經歷了三百多年的風雨,至今依然能夠使用的原因之一。

與瀘定橋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也有很多。

太平天國時期,石達開曾今在大渡河率領三萬將士與清軍在此交戰一個多月,最終石達開沒能趕到瀘定橋就被清軍圍困,導致全軍覆沒。

1935年5月29日,以毛主席為首的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途經大渡河,面對國民黨的前後追堵,毛主席下令強渡大渡河。這個時候,22位英勇的士兵自願組成突擊隊,成為飛奪瀘定橋的排頭兵。後來,紅軍成功渡過大渡河,而那22位英雄大多數都葬身在了大渡河。由於當時事發緊急,參入突擊隊的人員名冊都沒來得及記錄下來。時至今日,我們也只能知道他們其中8個人的名字。其餘14人我們連他們是誰,來自哪裡都不知道。8個英雄的名字分別是:

廖大珠、王海雲、李友林、劉金山、劉梓華、趙長髮、楊田銘、雲貴川

瀘定橋除了保留了我國古代精湛的製造技藝之外,也記載了我國革命的發展歷史,它不僅僅是一座橋,也是一種不屈服精神的傳承!


圍爐煮酒話春秋


一般去西藏自駕遊,都會在瀘定停留一下,吃頓飯,之後看一下瀘定橋,因為瀘定橋是一個在課本上,經常提到的一個建築物,但是卻沒有見過的人有很多,瀘定橋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一場戰役,叫飛奪瀘定橋,之後這場戰役,取得了決定性的作用,中國工農紅軍的勝利,這座橋功不可沒。

瀘定橋始建於,315年前,應該是在1705年建成的,這座橋的建設成功,意味著漢族和藏族兩個民族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那個時候的技術,的確沒那麼先進,但是,人類的智慧永遠都是這樣前進的,這座橋,是由一兩萬個鐵環,拉成了一條條的鐵鏈,之後再鐵鏈子上邊,鋪裝木板,變成橋樣子。

古人的智慧,我們無法想象,你也無法想象萬里長城是怎麼建好,更無法想象,秦始皇的墓是怎麼建好的,也無法想象,金字塔是怎麼建好的,總之,他留下了一個文明,瀘定橋的建設,還是有據可查的,因為這屬於近代史,距離我們現在也只有300多年,其實建設這樣橋,對於現代工業技術來講,並不是很難,但是對於當時的條件,的確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據說是用竹子,拉過去的。

從成都到西藏,有很多座橋,金沙江大橋,怒江大橋,特別是到了通麥大橋,我們能看到三個橋,是不同歷史時期建設的,最新建設的通麥大橋,應該是2017年通車,之前的通麥大橋,都是單邊通行的,包括現在過了巴塘以後到芒康,過金沙江大橋的時候,也是單邊通行,很有意思的。



超級自駕遊


在四川的大渡河上,存在著這麼一座聞名全國的橋,這座橋非常特殊,主體是由13根鐵索構建而成,鐵索中的鐵環重達40多噸、全橋長達100多米。

在那時而湍急時而平緩的大渡河上,這座橋堅守了200多年的時間,在這200多年的時間中,它一直橫亙在大渡河的河流兩岸,默默地為河流兩岸的川區、藏區人民提供了許多的出行便利。

這座橋就是改變了我們現如今歷史的瀘定橋。

建造瀘定橋的原因

在瀘定橋出現之前,人們只能依靠小小的木船往來於大渡河兩岸之間。

如果是平時河流平緩的時候還好,人們出行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如果河水暴漲的話,那麼是沒有什麼人敢乘坐那些小木船往來於湍急的大渡河兩岸的。

在這個時候,要是河流兩岸有人想要運送什麼保質期不長的貨物,那麼他們絕對會蒙受巨大的損失,畢竟等到水流平緩的時候,他們的貨物早就已經變質得不成樣子了。

在清朝康熙年間的時候,為了解決這大渡河兩岸的交通問題,瀘定橋就出現在了歷史之中。

當時在經過康熙皇帝的同意之後,四川當地的官府著手籌備起了造橋事宜。

造橋的方法

按照那個時候的造橋技術,人們是根本不可能在如此寬廣的大渡河間造一座磚石橋的,於是為了順利完成造橋任務,充滿著智慧的古人們就想出了用鐵索造橋的方法。

想法產生出來後,下一步就是造橋工程的開啟。

為了造這座橋,官府調集了40多噸的鐵料以及眾多匠人來到河流一側,就地鑄造起了製作鐵鎖的鐵環。

那時候,因為造橋事關重大、容不得出半點錯誤,所以在匠人們鑄造每一枚鐵環的時候,他們都必須在鐵環上留下自己的標記,這樣如果將來哪一天出了什麼差錯,也能找得到人負責。

在鐵索製造完成之後,造橋工程又進入了下一步。

在這下一步裡,人們需要把位於河流一端的鐵索拉到另一端,以此連接河流兩端。

但是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如果用船隻運輸的話,因為這些鐵索太過於沉重,那時候的小木船是根本沒有足夠的動力把這些鐵索拉到河流對岸的。

因此為了解決問題,古人們再度發揮了自己的智慧。

接下來,他們想到了一個方法。

在這個方法中,他們需要先準備一些粗大的繩索,將這些繩索的一端固定在河流的一端,繩索的另一端放在船上用船給運輸到河流的另一端,打算先用繩索連接好河流兩岸,再用這些繩索把沉重的鐵索拉到河流的另一端。

為了能在拉鐵索的時候固定好鐵索,他們又找來了一些非常粗壯的竹子掏空製作成竹筒,用這些竹筒穿在繩索上,然後再用鐵索固定在繩索和竹筒之間。

在做好這些準備之後,對面的人就可以用輪盤拉動另一端的繩索把鐵索拉到對岸了。

過大渡河並不只有瀘定橋途徑

在不瞭解實情的情況下,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過大渡河只能走瀘定橋,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果無法通過瀘定橋的話,那麼是可以選擇從一些合適的渡場坐船抵達河流對岸的。

在清朝中後期的時候,太平天國的將領石達開就是打算乘坐船隻帶領軍隊渡過大渡河的。

原本,走瀘定橋比較保險、省力一些,但是由於當時他們的軍隊和瀘定橋之間還隔著一條河流,所以他們放棄了瀘定橋路線,直接就在大渡河旁製造起了木船。


只不過在他們建造好船隻之後,大渡河恰巧河水暴漲、阻斷了他們的去路,因此他們才經歷到了被清軍圍剿的下場。

我軍的情況和石達開的情況有所不同,在我軍度過大渡河的時候,他們和瀘定橋之間並沒有河流的阻隔,直接就能前往瀘定橋方向、抵達對岸。

但是因為瀘定橋的對岸有著軍閥勢力的把守,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我軍就派遣了一支部隊提前坐船抵達河流對岸,讓他們和河流這邊的奪橋部隊互相呼應,在兩面夾擊下,這才奪下了瀘定橋、爭得了一絲生機。


孤客生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瀘定橋一橋飛架,為為四川入藏的咽喉要道和軍事要津,被譽為“東環瀘水三千里、西出鹽光第一橋”。

古代名橋中,保留至今者都是石橋,但瀘定橋是個例外,它是一座鐵索橋,修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具體時間為1705至1706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面臨寬100米,水流湍急的大渡河,工匠們是如何修建一座鐵索橋的呢?

瀘定橋的歷史

川藏一向是我國古代的落後地區,地勢險峻複雜,交通十分不便,特別是在清朝,雖然西藏成為大清版圖的一部分,但由於交通困難,朝廷的力量很難牢牢控制這些地區。為了加強對藏區的控制,解決從漢區到藏區的交通難問題,康熙決定在大渡河上修建一座橋。

這座橋的地址被選定在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境內,故名瀘定橋。

瀘定橋的名字是康熙親自定取並御筆親書,字面意思是“瀘定”,深層次寓意則是藏區、大西南乃至整個國家都統一安定,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瀘定橋建成後成為溝通藏漢、促進經濟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紐帶,在歷史上發揮了很大作用。

瀘定橋的結構

大渡河兩邊都是懸崖,水流湍急,很難架設石橋,用木材建橋則容易腐朽,無法長時間使用,當時的工匠充分考慮大渡河一帶的特殊情況,最後決定使用鐵索架橋。

我國古代的冶鐵技術十分發達,這為瀘定橋的架設提供了技術保障。

瀘定橋全長103米,寬3米,嚴格而言,它不是一座完整的橋,而是一座橋的框架,只不過這座橋的框架全部是由粗細不一的鐵鏈構成,每根鐵鏈由862至997個不等的鐵環相連,環環相扣,全橋13根鐵鏈總共有12164個鐵環,全橋總重超過40噸。

瀘定橋的橋欄是4根粗大的鐵鏈,左右兩邊各2根,鐵鏈的兩端牢牢固定在兩岸的橋臺裡;橋底則並排著9根粗大的鐵鏈形成底鏈,底鏈上敷設木板,構成橋面;橋欄與底鏈之間則每隔一段距離,使用稍細的鐵鏈相連,如此構築成一個整體。

瀘定橋的技術

瀘定橋是一個鐵鏈橋,不使用任何石料,也幾乎不用木材,全橋總重超過40噸。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是如何建造的?誰有這麼大力氣,能在讓沉重的鐵索凌空飛渡,飛到對面呢?

據史料記載,一開始,參加建造瀘定橋的工匠們對這個問題十分頭疼,有人提出先固定鐵鏈的一端,再用船運載這些鐵鏈到另一端固定,但這個辦法太過笨拙,需要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何況大渡河水流湍急,舟船很難平穩運送。

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大家集思廣益,終於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索渡”。

工匠們先使用竹子編制的竹索系在兩岸,然後在每根竹索上穿上十多個短竹筒,再把鐵鏈系在這些竹筒上,竹索很堅韌,又很輕,從對岸使勁拉動繩索,就可以把竹筒連帶著鐵鏈一點點拉到對岸,既安全,又能省卻不少力氣。

鐵鏈全部跨河就位後,工匠們再在兩岸修建堅固的橋頭,在橋頭內開挖深井,井底使用大量生鐵澆鑄橫向的臥龍樁和縱向地龍樁,最後把所有鐵鏈的末端與地龍樁相連,就可以起到完美固定鐵鏈的作用,無論多大力量,都不用擔心鐵鏈會被拉開。

飛奪瀘定橋

說到瀘定橋,就不得不說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故事。

大渡河是川藏地區極其重要的河流,也是必爭之地,大量兵馬想要渡過大渡河,如果沒有大量舟船,就只能走瀘定橋,但瀘定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國民黨又以重兵防守橋頭,以強大火力封鎖橋面,紅軍裝備落後,沒有重型武器,想要搶奪瀘定橋簡直是痴人說夢。

但事實證明,勇敢的紅軍戰士完成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22名最精銳、最勇敢的戰士奉命組成敢死隊,他們以大無畏的勇氣,冒著槍林彈雨,一邊向敵人射擊,一邊在鐵索橋上匍匐前進,最終成功突擊到對岸,與東岸部隊合圍,一舉攻佔了瀘定橋!

如此“驚、險、奇、絕”的戰鬥奇蹟,只能用“飛奪”來形容。

無論是當年建造瀘定橋的無名工匠,還是後來飛奪瀘定橋的紅軍戰士,他們的智慧和勇氣都值得我們推崇和學習,讓向這些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瀘定橋在中國歷史上諸多橋樑中,名氣很小,並不算是歷史名橋,只是在紅軍戰士的一場堪稱神蹟的戰鬥的呼應中,這座並不出名的鐵索橋才進入人們的視野。而毛主席的詩句更讓這座數百年曆史的鐵索橋,成為了一種傳奇和信仰。

康熙四十四年,瀘定橋開始建造,當時,面臨著從來沒有過的難題,大渡河湍急無比,河兩岸險峻異常,原有的工藝技術,對於建造石橋,木橋都有足夠多的經驗,但對於在如此環境中建造一座橋,幾乎可以看成是白紙一張。

工匠們開始從援材料入手,大量經驗豐富、技術超群的鐵匠來到大渡河,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打造十三根巨大且堅固的鐵索。

鐵料是全國最好的鐵料,而且工藝的要求近乎苛刻,甚至,一個鐵環有問題都可能造成整個橋毀於一旦。於是,監工們一旦發現有偷工減料的情況發生,工匠就會受到極為嚴厲的懲罰。

八條大鐵索,在工匠們夜以繼日的辛苦工作中,終於成功打造出來。但,建造者面臨著另外一個問題,這些大鐵索如何固定?

史料對於這方面記載很少,而且有很多傳說的成分在裡面。在大量傳說和少的可憐的史料中,我們大概可以瞭解一些事實,那就是瀘定橋鐵鏈固定的地方是由一個深入地面五米的地龍樁作為基礎,將鐵鏈的受力傳到地面,而地龍樁上又是一個困龍樁將鐵鏈固定在上面。

當然,理論上來說,這種做法可以將力大量傳遞到地面上,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付出很大的辛勞。

固定鐵索的辦法找到了,一個難題再次擺在工匠們的面前,那就是,如何把十三根鐵索,運到對面?

在歷史傳說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當工匠們束手無策的時候,出現了一個西藏的大喇嘛,力大無邊,硬生生以一己之力把十三條鐵鏈拽到對岸,而這個大喇嘛也力盡而亡。

雖然這個傳說非常扯,但在歷史記載中,這個問題的解決真的和一個番僧有關係。最初,人們是想要通過船,載著鐵索渡到對岸,但大渡河的水太多湍急,而鐵索也太重,根本沒有辦法如此做。

當所有人束手無策的時候,有一個番僧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先用一根纜繩,連接兩岸,然後在纜繩上安裝一個竹筒作為滑輪使用,把鐵鏈固定在竹筒上,拽動竹筒,將鐵鏈帶過來。於是,一個技術性難題就解決了。

經過無數人共同努力,這座鐵索橋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完成了,這無疑是一個奇蹟。但,真的像很多人說的那樣,這個鐵索橋,聳立三百多年不倒嗎?當然不是,即使古人的技術水平再高,做工再精細,沒有哪個可以做到三百年不壞。

在鐵索橋建造成功後,地方官員就開始了維修保養工作,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基本成為常例。即便如此,在歷史記錄中,鐵索橋依然出現多次斷裂的記載,而且因為事故也死了不少人。因為這是過大渡河最近的道路,每次斷裂,地方官員都會費盡人力物力財力進行修復,保證人們的通行安全。

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瀘定橋,已經不是三百年前的那個瀘定橋,雖然地龍樁、困龍樁和個別鐵環還能依稀看到當時的風格,但鐵鏈已經經過了無數次的修復,更換。

因此,瀘定橋能夠矗立三百多年而不倒,有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汗水,也有一代又一代人維護保養修繕的功勞。如果沒有這些工匠,就不會有瀘定橋的出現,如果沒有那些默默無聞保養修繕的人,我們也就不可能在今天看到瀘定橋的風采。


小小嬴政


瀘定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於康熙45年,當年康熙皇帝為了促進漢藏交流,進而促進國家統一穩定而下令修建此橋。


瀘定橋橋長103米,寬3米,由13根鐵鏈固定而成,其中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這13根鐵鏈共由12164個鐵環相扣而成,總重量達到21噸,而算上瀘定橋其餘鐵件,那麼該橋總重可達40餘噸,所以今天的我們很難想象如此如此粗重的鐵索(平均一根鐵鏈重1.6噸)在當年是如何被架設起來的。

可能很多人覺得用渡船將鐵索拉到對岸不就解決了嗎?然而事情真的有那麼簡單嗎?古人其實也不傻,當年鐵索被運到河邊後,就曾嘗試過用渡船將鐵索的一端牽引到河對岸,但先後嘗試了幾次都不成功,因為鐵索太重了,渡船幾次還沒到達對岸就被掀翻了,所以這種辦法行不通。

後來有一位僧人提出了利用“索渡”原理將鐵索送到對岸,於是人們便想出了一下辦法:

首先是用一根粗繩連接兩岸,其次再將帶有長繩的短竹筒套在粗繩上,然後將鐵索依次送入短竹筒內並,以上工作做完後,那麼河對面的人便開始拉動長繩使鐵索沿著粗繩滑到對岸。

雖然鐵索被拉到了對岸,但如何將鐵索拉緊固定住成了下一個要解決的難題,用以固定住鐵索的工具是2個直徑5-6米的木輥,這兩個木輥表面上有很多孔,人們就把木棒插入這些孔中然後轉動木輥,當人們將鐵索的這一端繞在木輥上幾圈後便可以開始扳動木棒使木輥滾動了。



隨著木輥的滾動,鐵索就一點一點被拉緊了,雖然看似簡單,但這個工作是需要消耗很大勞動力的,而且具體過程也並非我所說的這麼簡單,這裡我也只講個大概。

當鐵索被拉緊後便可以將其固定住,然後就可以鋪設橋面了。

不得不說,古代雖然沒有如今那麼發達的技術和設備,但古人卻是充滿智慧的。

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通過當年的一篇課文《飛奪瀘定橋》和毛主席的七律詩裡的“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兩句詩而認識瀘定橋的吧,不管是課文還是詩句說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1935年5月29日,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勇奪瀘定橋的光輝事蹟,當年主攻瀘定橋的是紅一方面軍紅四團2連的包括連長在內的22名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