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000欠債15萬,花錢買快樂正在逼死90後

這幾天知乎上有篇熱門討論帖,問的是:“月薪5000,如何在一線城市活得體面。”


最高讚的回答,卻是因為“太追求體面”反倒被超前消費逼死的真實案例。


北京某90後,今年28歲,外貿公司做專員,月收入5000塊左右,家境普通,父母多病。可這樣條件的她,卻活成了朋友圈中羨慕的樣本。


“一年日韓旅遊購物要去四五次,手機是最新的iphone11,包包則是LV。”


家人曾埋怨過她花錢大手大腳,作者反倒覺得二三十歲正值青春靚麗,對自己不要太吝嗇。


誰料,年底時她三番五次地朝他借錢,從未還過。


這才發現,一直支撐堂姐表面光鮮的,是信用卡的債臺高築。同時隨著她的虛榮心的滋長以及欲壑難平,她開始接觸民間高利貸,並同時借了幾十家貸款。


只一年欠下的錢,就高達15多萬。


為了還錢,她暗地拿走了中風父親的養老金,抵押了家裡的兩套住房,跟周圍人借錢。直到催債的人把電話打去公司,HR又以此為由,炒了堂姐魷魚。


快年過30,一無所有已經夠可怕了,但更可怕的是,她還揹負了自己根本沒能力償清的負債。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2


使用信用卡和花唄提前消費,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場景,並不稀奇。


同時諸多借貸網站也打出“實現美好生活”的口號,鼓勵大家借款,提前消費。


如果能夠有理有度的使用這些平臺,確實不失為提前走向美好生活的捷徑。但過度使用,不控制自己的欲壑,只會把自己和家庭拖向無底深淵。


9號剛還完上個月的花唄,西西身上的負債又多了信用卡上的兩萬。這已經是她的第十張信用卡了,從上大學開始,她就以辦信用卡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


每次辦卡她都有自己的理由,最初是買彩妝護膚品,後來變成大牌包包,再後來則發展為整牙、整容,消費額度越來越大,但她實際的償還能力卻完全無法抵扣自己的借款,只能靠不斷辦卡,拆東牆補西牆。


有次我看她算自己欠款的總數,甚至遠超她一年的工資。這期間要是失業了,後果不堪設想。


信用卡和花唄,到底是幫助人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還是助長了不合理的貪婪慾望。


其實界限只在一念之間。


3


沒被合理使用的救命稻草,反倒會變成加速死亡的幫兇。


這幾年,民間借貸的名聲與越來越年輕化的群體捆綁在一起。


從在校園中屢禁不止的P2P校園貸,到潛藏在學生中不時伸出魔爪的“裸貸”,再到各種花樣翻新的小額貸款,一條暗黑的產業鏈已然形成。


2018年中旬,北京外國語一名大三學生,暑假給家人留下遺書後失蹤,之後被確認死亡,在他死後家人發現其曾在多個網絡平臺貸款,並收到恐嚇短信及視頻。


還有被頻繁提到的“裸條”,放貸機構專盯住年輕女性,抓住她們的虛榮心理,對其定向放貸後,由於女生無力償還,被迫以“肉償”的方式還貸。


1月8日還有一溫州女子,因為經不住“一夜暴富”的誘惑,點開不明鏈接後,被騙二十餘萬元,並欠下大額卡債,在向男友要錢未遂後,跳河自殺。


隨後被民警救起,男友也將自己十餘年的積蓄全部轉給她後,當場將其拉黑離去。


因為不受控的貪念及慾望,她斷送的不止是自己的未來,還有她和男友的愛情。

月薪5000欠債15萬,花錢買快樂正在逼死90後


4


“花錢一時爽,還錢火葬場。”


我問了身邊一些朋友,發現靈活運用花唄和信用卡,確實有一定的好處。比如提升自己的貸款額度,日後買房買車會更加便利。還有些人利用信用卡還款的時間差,把錢借出來,轉進理財,類似用銀行的錢為自己賺錢。


月薪5000欠債15萬,花錢買快樂正在逼死90後


平心而論,將人害死的不是信用卡和花唄,而是人永不滿足的虛榮心和慾望。


那些瘋狂透支信用卡的人,把“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同大牌包包、奢侈品彩妝、新款手機3C,整容、採購新衣服畫上等號,幾乎很少有人用借來的錢,做真正提升自己的事,比如繼續教育。


在“花唄”、“白條”的支持下,年輕人找到了快速實現願望的捷徑。


但大多數人拆解信用卡和花唄,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過度的消費慾望。


但就像那句已經被人老生常談的名言:“那時她還太年輕,不知命運饋贈的一切,早就標好價格。”

而過度虛榮,則讓人變成莫泊桑筆下丟了項鍊的女人,用一生的痛苦,換一時的貪婪。


花錢確實可以買來快樂,但無節制的花錢,卻會讓人陷入焦慮痛苦的循環深淵。


靠借貸走人生的捷徑,確實輕鬆,但出來混,都是要還的。


雖然也寫過教女孩子對自己更好一點的文章,也有鼓勵男生多給女友買禮物,讓她們感覺到自己被寵愛。


但我也確實非常不贊同,那些遠超出能力之外的消費。錢可以檢驗另一半愛你的程度,但不要用錢進行道德綁架。


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不是靠借錢換來的“想買就買”,而是你的能力能夠支撐你擁有的底氣。


不要壓抑自己心中的渴望,也不要屈服於那無節制滋長的“吃人”慾望。


希望你買來的是真正的快樂,過上真正的理想生活,而不是債臺高築的虛假泡沫。


(注:文中部分資料綜合整理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傳播而發,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第一時間刪除,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