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戰爭-39:我怎麼這麼好看,譭譽參半的硅谷之父

芯片戰爭-39:我怎麼這麼好看,譭譽參半的硅谷之父

科技真相 科技紅利及方向型資產研究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思考—隨筆之《芯片戰爭——亮劍!國運之戰》

芯片戰爭39—我怎麼這麼好看,譭譽參半的硅谷之父

(黎明之前,1950-1959年)

不做就不死,威廉.肖克利一系列昏招毫無懸念地將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送入了倒閉的深淵。晚年的肖克利徹底轉變為一個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者,並被美國產業界和科學界所摒棄;我怎麼這麼好看,晶體管之父和硅谷之父的譭譽參半的人生。

第二章 黎明之前

第二十五節:我怎麼這麼好看,譭譽參半的硅谷之父

在仙童半導體公司歡呼成立的同一時間,威廉.肖克利一個人走出了實驗室,躑躅在山景市的街頭。天黑得比往常要早,厚重的黑雲壓得很低,卻不見一絲兒風。遠處不時傳來一兩聲打雷的悶響,暴風雨眼看就要來了。街上的行人紛紛加快了腳步,司機不敢打擾肖克利,開著車遠遠地跟在後頭。

望著不遠處正在裝修的仙童半導體辦公樓,以及媒體關於八叛逆的新聞報道更是讓肖克利怒急攻心,內心感覺很受傷,畫了無數個圈圈詛咒那八個吃裡扒外的傢伙們。。。他無法否認的是,這八個經他精挑細選的年青人都是人中龍鳳,他們的離去肯定是實驗室的重大損失。不過他今年才47歲,他是半導體世界裡無可爭議的王者,只要他在,實驗室就垮不了。如果說有什麼需要檢討的,那就是他沒有好好地監視員工的一舉一動,沒有把他們背叛的行動扼殺在萌芽之中。

圖:媒體關於八叛逆的報道新聞

芯片戰爭-39:我怎麼這麼好看,譭譽參半的硅谷之父

肖克利痛定思痛,決心吸取教訓,不再讓這類事情上演。想到就去幹,為了加強對員工的監管,他甚至僱傭了一名專職的監察員,密切注視著員工的一舉一動。

所有僱員在他眼裡都是可疑分子,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他會毫不留情地把員工狠K一頓並不斷的按在地板上摩擦。因為害怕員工們竊取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他親自審查員工的工作記錄。他不允許員工獨自發表論文或申報專利,所有論文都要署上他肖克利的名字,所有專利都要將他列為共同發明人。如此一來,本想要控制員工,但結果卻無異於要把員工一一逼走。而當中相當一部分人,就是去了諾伊斯他們的仙童半導體。

八叛逆出走後,讓肖克利沾沾自喜的博士生產線就再也沒法建立起來。新的人才來了一批又走了一批,隨著仙童半導體的冉冉上升,肖克利的實驗室也逐漸走向沒落,一榮一枯,天道使然也。

雖然貝克曼後來對實驗室進行了多次改組,並將它遷到斯坦福工業園內,但卻始終無法讓實驗室實現盈利。苦掙到1960年,無以為繼的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終於被貝克曼賣掉了。

貝克曼的這次涉足半導體工業的投資算是打了水漂,不過在生物醫學儀器領域這一主營業務,貝克曼公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長為一家跨國企業。

1998年與庫爾特公司合併後,更名為“貝克曼庫爾特公司”,搞生化和醫學實驗的童鞋們對此名字應該不會感到陌生。1978年,中國剛剛改革開放,貝克曼教授就來到中國,在復旦大學與中科院作學術交流,貝克曼庫爾特公司在蘇州還設有一家試劑工廠。

至於肖克利,也從此在企業領導的崗位上退了下來,用官家的術語就是“改.非”了。儘管資歷、名聲仍在,但他的創業夢、財富夢、權力夢終結了。

此時的威廉.肖克利已全然失去當初衣錦還鄉時的風采,才過了短短的5年時間,肖克利看上去老了許多,憔悴了許多。沒有人認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獎得主,沒有人認出他就是幾年前被當地媒體稱為聖克拉拉吸金石的晶體管之父。

望著遍地落葉,威廉.肖克利是淚溼衣襟,從小長大的故鄉,為什麼竟變得如此陌生、如此無情。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它鄉之客!天地間白茫茫一片,一向心比天高的肖克利,竟不知何去何從。

幸好,在聖克拉拉,還有一個人一直在默默的關心著他的動向,這個人就是特曼教授。當初肖克利回鄉創業時,特曼就預料到他必定會點燃聖克拉拉半導體技術革命的火種,只是沒想到,他這麼快就成為聖克拉拉的棄兒。

身為同鄉兼同行的特曼教授盛邀肖克利到他的電子工程學院任教,1963年,肖克利迴歸學者身份,成為了斯坦福大校的教授。

圖:曾經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今天成為了一家超市

芯片戰爭-39:我怎麼這麼好看,譭譽參半的硅谷之父

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在1968年正式關閉,如今已變身一家超市,只剩下一塊紀念牌在默默地悼念和述說著這裡曾經發生過的一切。

圖: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的紀念銘牌

芯片戰爭-39:我怎麼這麼好看,譭譽參半的硅谷之父

雖然創業失敗,但此時的肖克利仍擁有顯赫的名氣、穩定的職業、愉快的婚姻以及足夠他安享晚年的財富。如果他繼續專於學術研究,像巴丁那樣再拿一個諾貝爾獎也毫不奇怪,即使他什麼都不幹,也可以過上平靜、快樂、富足、受人尊敬的生活。但是,遺憾的是,他並沒有選擇這麼做,他天生就是一個活在聚光燈下並且愛折騰的主兒。對於他而言,不折騰一下,人生總是那麼不得勁。。。

肖克利這次選擇的研究課題是優生學,這並不奇怪,肖克利一直極度自戀,“我怎麼這麼好看”,他認為自已就是優生的典型。但問題是,即使你是優生優育的優秀人才,並不代表你就懂得優生學啊。用他的同事,斯坦福著名的遺傳學家卡瓦利.斯福扎(Cavalli Sforza)的話說:“肖克利教授連一些遺傳學的主要概念都沒掌握。”

但肖克利可不這麼認為,他也是做過功課的。肖克利利用他以前在部隊服役過的便利,得到了美國軍方對入伍士兵測試的資料,經過認真比對分析,最後他得出結論:由於遺傳的因素,白種人在智力上一般比黑種人更為優秀,而這種差異即使改進教育環境是沒有用的。

肖克利對自己的研究成果甚感滿意,他開始到處宣講他的智力差異理論。他呼籲美國的大學和科研機構應立即開展有關人類群體之間智力差異的研究,以避免因遺傳因素導致美國整體人口素質的下降。

肖克利不曾想到,他的言論立即在種族矛盾本來就嚴重的美國掀起軒然大波,哈佛和耶魯等大學公開拒絕他去演講。而即使他能夠在某些地方進行演講,也會在抗議和噓聲中結束。而在他任職的斯坦福,黑人學生更是在校內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並焚燒了他的肖像。能夠享受此等“待遇”的諾貝爾獎得主,肖克利算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當然了,某些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除外。

荒唐事還不止於此,我怎麼這麼好看!這麼好看!肖克利一直固執的認為自己身為優等民族中的優秀人群,理所當然要為全人類多做貢獻。他高調地第一個給“諾貝爾獎得主精子庫”捐精,併成為唯一一個公開承認為此精子庫捐精的人。

當然,這麼優秀精子可不是誰能“享用”的,肖克利嚴正聲明,他所捐獻的精子只提供給門撒國際的女會員。門撒國際是一個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只有通過其嚴格智商測試的人才能成為其會員。

我怎麼這麼好看!這麼好看!肖克利已經瘋了,他認為只有像他這麼優秀的人才可以多生多育,為此,他向美國政府提出了一項“自願絕育獎勵計劃”,建議智商低於100的人自願絕育,政府則給予1000美元的獎勵。

由於這項計劃和納粹法西斯對所謂的“劣等民族”施行絕育措施如出一轍,一提出便招致強烈的抗議。從此,肖克利聲名狼藉,不管到哪,都能招來罵聲一片,臭雞蛋一堆。

所謂的“諾貝爾獎得主精子庫”是由富商葛萊姆在1980年創立的,葛萊姆靠賣眼鏡致富,後來把公司以70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3M公司,全身心投入了他的精子銀行計劃。

葛萊姆認為低下階級的美國人生育過多,聰明之士反而實行避孕,導致美國社會的整體智力下降。他曾寫道:“像牛頓、華盛頓或林肯這種優秀人才沒有子嗣,乃是人類的大悲劇。”

精子銀行開業後,《洛杉磯時報》的一名記者曾打電話給諾貝爾獎得主求證,其中12位表示不知此事,10位承認葛萊姆曾與他們聯繫,但被他們拒絕了。只有肖克利大方承認了他是精子銀行的捐贈者,原因是肖克利本身就是一位“優生學專家”。我怎麼這麼好看!這麼好看!

門撒國際(MensaInternational)創立於1946年,該會以智商為唯一入會標準。“Mensa”為拉丁文,圓桌的意思,指會員在身份上是平等。2004年,門薩國際開始被引入中國,並命名為“門撒俱樂部”。

芯片戰爭-39:我怎麼這麼好看,譭譽參半的硅谷之父

申請入會的人,必須通過首先通過測試,以證明申請人的智商為當地人口中最高的2%。除智商外,種族、膚色、宗教、職業等因素均不會影響入會申請。

我怎麼這麼好看!這麼好看!肖克利希望接受他優秀基因的是門薩國際的女會員,是因為他覺得只有這些高智商者,才配得起他,這應該算是“定向捐精”吧。

1989年,79歲的肖克利在一片爭議聲中孤獨地逝去。直到多年之後,他對於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所作的卓越貢獻才被再次提起。

特曼教授曾經評價肖克利說:“他是一位真正的天才,在同樣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眼裡是個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但是,他們又很難跟他相處與合作。”

曾經的大弟子羅伯特.諾伊斯則評價道:“肖克利聰明過人,他是那種一眼就能抓住問題本質,靠直覺解決問題,而不會被表象迷惑的人。他能將數學與問題的本質結合起來,從而得出結論,而不像別人那樣易被計算過程中的複雜性所迷惑。他是一位善於出謀劃策的人。”

的確,特曼與諾伊斯都得好好感謝肖克利。不少人認為硅谷的源頭是1938年創立的惠普,但使特曼的理想最終得以實現,率領硅谷走向並擁抱半導體硅週期新時代的人,卻是創業失敗的肖克利。

而對於諾伊斯而言,肖克利是一位對他影響至深的導師。在肖克利身上,諾伊斯不僅學到了豐富半導體技術,更吸收了肖克利在企業管理中的失敗教訓。可以說,沒有肖克利,就不會有他後來在仙童,以及在英特爾的成就。

然而,成就了他人的肖克利卻飽含著失敗的辛酸。是他發明了晶體管,開辦了最早的晶體管企業,但他卻未能生產出哪怕是一顆為市場所接受的晶體管。

威廉.肖克利,他是硅谷的第一公民,渴望能在聖克拉拉獲得與他名聲相般配的財富,但他最終卻成為硅谷的第一個棄兒,幾乎所有他的員工最後都比他要富有。

威廉.肖克利,他是技術的天才,對物理有著無可比擬的直覺,為他工作過的人甚至認為他可以直接看到電子的運動,但他卻是管理的白痴,他以各種匪夷所思的手段逼走他最優秀的員工,使他們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

威廉.肖克利,他前半生功勳無數,處處受人膜拜;後半生卻臭名昭著,所到之處,如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圖:半導體晶體管的發明者—威廉.肖克利

芯片戰爭-39:我怎麼這麼好看,譭譽參半的硅谷之父

肖克利死後,與特曼教授一起,被尊為“硅谷之父”。威廉.肖克利,他把“硅”帶給了“硅谷”,將技術和人才帶到了聖克拉拉,但自己卻最終未能分享硅谷繁榮的成果。

威廉.肖克利,他以自己的失敗,引發了硅谷創業的連鎖反應,並最終成就了硅谷今天的輝煌和繁榮;而留給今天的人們更多隻是那些曾經思想的火花。。。

圖:威廉.肖克利曾經的工作筆記本,現存於貝爾實驗室

芯片戰爭-39:我怎麼這麼好看,譭譽參半的硅谷之父

貝爾實驗室內至今保存著許多實驗室的筆記本,數以萬計,這些現代信息科技的思想的火花至今保存於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檔案館內。這些筆記本包括有晶體管先驅威廉.肖克利、沃爾特.布拉頓、約翰.巴丁等科學家。。。。

縱觀肖克利充滿矛盾的一生,儘管譭譽參半,但瑕不掩瑜,憑藉著在半導體技術方面所作的貢獻以及在聖克拉拉點燃的半導體科技創業火種,這位曾經的技術型天才在全球半導體硅含量提升週期的漫長曆史長河中的確無愧於“晶體管之父”和“硅谷之父”這兩項榮譽。

感謝您一直以來、長期持續關注《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思考——隨筆》和《芯片戰爭——亮劍!國運之戰》相關係列報告以及敬請您持續關注後續系列!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轉發和轉載。謝謝。

注1:本文部分圖表、數據等引用於互聯網、公司公告等;

注2:本文相關專利信息和說明等引用於互聯網以及國家相關專利機構等;

注3:本文相關公司信息、產品等引用於互聯網,外媒、公司公告等;

注4:本文相關行業數據、產業信息等來自國家統計局、工信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