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性(一)

創造性思維是一個至今眾說紛紜,尚未獲得公認定義的概念。1982年張培林在《關於創造性思維的幾個問題》一文中提出:“創造性思維是創造者為了獲得自己追求的創新目標,久經研究、苦思求索,凝聚在大腦裡的科學思路,即大腦裡各種感性知識和貯存的各種知識單元得到重新調整、重新組合和重新排列,從而閃現出某些新思想、新觀念,導致的新工藝、新技術、新知識、新理論的誕生”,這僅是一家之言,還有人認為,創造性思維是與創造活動聯繫在一起的,具有社會價值的新穎而獨特的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是在解決問題時,具有主動性和獨特性的一種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內、外在聯繫,具有新穎的廣義模式的一種可以物化的思想心理活動等。這說明,人們對創造性思維的認識仍處在一個探索的階段,目前要對它做出一個科學的定義顯然還有困難。

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性(一)

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徵有:

創造性思維的新穎性

所謂新穎性就是在思路的選擇上、在思考的技巧上、在常人的思維水平基礎上有新的見解、新的發現和新的突破。思維成果必須是與他人或前人不同,獨出心裁,不同凡響。單純的模仿,缺乏獨創性,談不上什麼創造性,只有繼承,沒有創新,不具有獨特性,也不屬於創造性的範疇。創造性思維活動的特點是創造,也就是要突破,突破一般性、習常性思維的常規和慣例,突破陳腐的觀點、觀念,突破思維上的重重障礙等等,得出新穎性的思維成果,即有所“標新立異”,這種“新”就在於它的革命性,因而與傳統觀念、因循守舊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沒有“標新立異”,沒有自立體系,就沒有思維的創造性,就沒有科學技術的革命,就沒有今天的文明。

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性(一)

創造性思維的求異性

這一特徵貫穿於創造性思維活動的始終,這種求異性在具體的思維過程中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求同中之異,即不滿足某些已被人們奉為經典的結論,而是勇於打破常規慣例,致力於從不同的角度求得新的理解和認識,獨闢蹊徑,提出一些使人意想不到的嶄新的有價值的見解;二是求獨到之異,即不滿足於眾人正在研究的已知領域,更注重去探求人類認識的未知天地,力圖開創人類認識的新領域。求異思維正是創造的生命力的體現,它是產生創造性思維成果的搖籃,是新思路、新方法、新理論的生長點。

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性(一)

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性(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