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兒子一辭而別去參軍,106歲母親等了70多年,重逢當晚便離世

老話說:“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九”,而這在我國一對母子身上真實感人的上演著。曾經在我國的抗戰時期,有太多的國人是忠孝難兩全,為了保衛祖國驅除侵略者,給家人真正的和平安定生活,有太多太多的中國人告別家鄉親人,揹負行囊、走上戰場,甚至有些人死去不悔。

15歲兒子一辭而別去參軍,106歲母親等了70多年,重逢當晚便離世

在抗戰時期,一位名叫謝春生的少年,他的父親早些年間在戰亂逃難中逝世,母親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娘,在亂世之中艱難地撫養他長大成人。而長大後的謝春生漸漸明白敵人一日不除,家人就一日經受苦難,於是他決定參軍抗日,但對他的母親來說要如何能捨得自己千辛萬苦平安撫育成人的兒子上戰場,後來心意已決的15歲少年謝春生在一日不告別,揹著母親偷偷去參軍了。

15歲兒子一辭而別去參軍,106歲母親等了70多年,重逢當晚便離世

但那時的他恐怕也沒想到自己這一走就是七十多年,那時加入國軍隊伍的謝春生隨部隊四處征戰,最終成功將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可之後國民黨部隊敗敗臺灣,毫無準備的謝春生也被帶到了臺灣,與家人分隔兩地。初期由於特殊情況,謝春生每晚做夢都會夢到自己回到家鄉,醒來卻無法實現,他日日思念著自己的母親,不知他是否還安好。

15歲兒子一辭而別去參軍,106歲母親等了70多年,重逢當晚便離世

就這樣一日復一日,謝春生在臺灣早已成家立業,生活開始步入正軌,但內心對家鄉的思念卻越來越深。後來兩岸關係緩和,終於允許老兵回鄉探親,謝春生當即踏上回家的路途,而那時他已經89歲了。

15歲兒子一辭而別去參軍,106歲母親等了70多年,重逢當晚便離世

時隔七十多年,家鄉早已物是人非,但謝春生不甘心就這樣放棄,於是他多方打聽,最終幾經艱辛真的找到了自己的母親。而盼兒子回家的老母親已經106歲了,她等到頭髮花白,自己也躺在床上不能動時,終於是見到了歸家的兒子。心懷愧疚的謝春生抱著母親崩潰大哭,並不斷呼喚著母親告訴她自己回來了,你的兒子已經回來了。當晚心滿意足的老母親嘴角帶著笑意,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