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不打樁蓋七層樓有危險嗎?

張路Vacant


7層樓,20多米高,不打樁,估計是沒有哪個人敢承包的,反正我是不敢接這樣的活。在小趙的家鄉如果是四層以上,包工頭就會一定要求打樁,不打樁一般都是不敢接活的。



農村在整個國內來說,範圍很大,有湖泊區、有丘林區的,還有平原的……每個地方的地質情況都是不一樣的,要是建個兩三層,不打樁,基礎挖深點,基礎做牢固點。而7層的重量有上百噸重,如果是基礎不穩,只要有一個地基虛,輕者房體傾斜、嚴重者房子倒塌。


像農村很多隻建兩層的,都是用紅磚做73基礎礎,一直縮到24牆做地梁,在有構造柱的地方是直接承臺下地,由地梁橫串連接。像您所說的7層樓,遠遠大於基礎和承臺的承受負荷,千萬不要冒失。

七層樓不打樁,那要是誰和你說沒有危險,那絕對是忽悠你。除非你做輕鋼,但是現在還真的沒有在農村做那那麼高的,小趙見過最高的是四層,其下面做的基礎都是樓房基礎?四個角用“工字鋼”固定,四周還鋼筋斜拉固定,整個房子全部加固,預防大風之日。沒有打樁的高層,還真的沒見過。



我是常德農村小趙,7層屬於高層建築,不管你那裡的地基有多牢固,有上百噸的房子壓在地基上,不是開玩笑的!


常德農村小趙


我小時候家裡的板磚結構2層樓,聽長輩說住了不到年就破的不行了,後來拆了,打了鑽孔灌注樁,新建了鋼筋混泥土3層樓,到現在住了10幾年,還幾乎和新的一樣。那些不打樁,建個4,5層高的的房子都會有點沉降,開裂。所以我覺著我們農村建房不要省錢,一定要先打樁,再建地基。還有就是我家西邊一鄰居,把垃圾坑填上,那個坑也不太深,在上面蓋了幾間瓦房(一層),結果半年不到,整個屋不同程度、不同地方出現很大的裂縫,不得已,縫隙間抹水泥,仍然是(危房)。希望能幫助到親!





農人秀秀


七層樓的農村自建房,不打樁會不會有危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七層甚至連高層、小高層都算不上,再說哪怕就是高層建築也不一定就需要採用樁基礎。因為不管是哪一種基礎形式,只要做好了都可以承載七層樓的荷載。


做為我個人來說,承建過的農村自建房最低4層樓,最高的也有14層帶電梯的,採用最多的基礎就是兩種,筏板基礎和樁基礎。記得我做過幾棟超過10層的都是採用了板式筏板基礎。

農村自建房之所以採用樁基礎,並不是說只有樁基礎才可以建上六七層、七八層的,而是因為樁基礎相對來說比較適合於農村。農村自建房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就是土石方工程量過大,這樣不但增加了工程量,也增大了相關費用,而樁基礎卻可以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說對於相對比較高的農村自建房,大家只是為了施工方便、節約成本,才習慣性的選擇了比較合適的樁基礎,而不是說非樁基礎不可。事實上哪怕是最簡單的獨立基礎同樣完全可以做到七層樓的高度。

一個基礎能不能承載更大的荷載,跟基礎形式無關,而是跟基礎的設計強度有關,樁基礎也是一樣,三層有三層的做法,30層也有30層的做法。所以說咱們七層的農村自建房,完全可以採用其他的基礎方式,照樣是沒有問題的。


總的來說,如問題所說七層樓的農村自建房基礎不打樁,只要是經過專業的勘察設計,任何一種基礎都不會有危險。當然如果沒有專業的設計,完全憑著我們自己的想當然去做,那肯定是不可行的這點還希望大家切記!(圖片來自網絡)


農民也優雅


我家正在建,五層半,120平米建築面積,打了九個七米深60釐米寬的樁子,鋼筋籠子放進去,將近五十立方混凝土灌進去。然後再在上面開始做地梁。。。。房子下沉開裂漏水到時就有的你哭了。。。。除非你是在三層以下,超過三層打樁子做地基。。。對於農村人來說或許建房就是一輩子最大的事了吧。不打地基後悔一輩子。


職業閒人1


國家規定三層以上就必須打樁

但是需不需要打樁也可以根據當地的土質情況和地基承受力來決定。

但是為了安全著想,最好還是打樁



川西二姐


一定得打樁!

不打樁一定有危險!

危險主要有:土地的沉降,七層樓不打樁的情況下,都會產生沉降,大的沉降導致房屋的結構破壞,牆體開裂等。

地震和自然災害:不打樁的七層樓,抗震能力太差,可能中小級的地震也導致倒塌。

抗風力弱,上層易晃動,嚴重會坍塌。

所以,7層樓房,必須要打樁。國家的相關法規也規定必須打樁

在農村,不打樁能蓋7層樓嗎?這個分兩步來說,第一個,這個想法值得肯定,任何時候科技進步還有技術革新都是依靠不切實際的荒誕想法,幾十上百年用手洗衣服,上百年用手洗碗,洗碗機產生,以前看來真的是天方夜譚。如果你和一些老一輩的人講洗碗機,她們肯定覺得不可能,但是這確實是可能了,楊利偉航天飛宇宙飛船登上月球,得出在月球沒有重力,人處於懸浮狀態的。歷史大事記!古時候有個空中樓閣的故事,大概是講的一個人用一根金剛石支撐著一座樓閣,現在往往形容一個人不切實際的想法和沒有計劃的做一件事。

在農村做房子,我小時候看別人家打樁過,光一層樓都要打基一人高,這樣才能風吹不到,樓不輕易倒榻。何況蓋7層樓呢!要知道,7曾樓的承重最低都有好幾噸!


記錄者小宗


鄉村黑嫂為您回答。

現在農村自建房可供選擇的造型和施工方式很多,這反而給很多人造成了糾結心理,不少人在用什麼料、怎麼修建上搖擺不定,用了這種覺得那種好,反正就是個拿不定主意。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件好事,選擇多說明在快速發展,蓋房材料和樣式也在快速的更新換代。以前的農村自建房,是根本沒有人會想到打樁的,沒必要,都蓋的一層,打什麼樁?沒必要。

現在人蓋得越來越高,同時也力求結實,於是有的人開始向打樁考慮。但是,這個多高需要打樁呢?題主說的七層樓不打樁有沒有危險呢?

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幫到題主。

一、多高和什麼地方需要打樁

我們看現在的農村自建房,一般都是兩層,兩層半,三層,三層半。為什麼會是這樣的選擇?因為一來有規定農村的自建房高度,二來按照建築規定,超過四層就必須要打樁了,這個超過四層包括四層在內。

所以,不管是主家還是建築隊包工頭,都會考慮建成四層以下。另外,這個農村自建房超過四層的其實不多,三層半是目前最高的,也是最流行的。

目前,有一些人三層也打樁,有的甚至是兩層也打樁,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打樁和簡單的地下放大腳柱子是完全不同的。打樁是用打樁機硬砸進去的樁體,柱子放大腳是挖深一些後做了個大腳埋在地下。

其實,這個三層以下打樁是沒有必要的,只會造成浪費。當然了,我們這裡說的是常規地基,那種回填起來的地基和原來是農田的地基,結合自己所處地的大環境和土質情況,來決定這個打樁不打樁。沒必要就不打,要不然會造成沒必要的浪費,但有高度和土質不好的情況下,這個打樁是必須要考慮的。

二、打樁有什麼好處

一般情況下,我們打樁有兩種,一種是預製樁,一種是現澆灌注樁。但多數都採取預製樁。也就是將一個樁體硬擠壓進地下我們選好的地方。包括建橋和建大樓地基,大多采取的都是這種方法。

這個樁起到的是什麼作用呢?這個是跟上面的柱子還有地梁完全相連的,等於是深處紮了一個個腳,或者一條條腿。

地下樁體和地梁還有柱子,加上中間的圈樑和上面的頂板,共同形成了一個整體。整全的穩固性就不用多說了,況且這樁體還是深埋在地下的,更加增加了其穩固和保險性。當有一些突發的天災和一定程度的地基沉降時,由於下面有樁託著地梁和柱子,上面的房子不會發生什麼意外,除非是特別大的天災,能將地下部分的樁體連同上面的部分一起翻轉過來,但這個不大可能。

所以,當我們的樓層過高時,比如題主所說的七層,這個特別有必要下樁,因為整體太高了,按照三米的標準層,這就二十多米了,加上頂會更高,這麼高的一個屋子矗立在平地上,而下面的腳卻並不穩,所帶來的危險性是很容易想象的。

寫在最後:所以,在這裡還是勸那些想建高層的農民朋友們,既然都捨得花錢建這麼高的樓層了,那麼這個打樁環節就不要省了,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非常非常重要,沒有地基的穩固則沒有大樓的穩固性,所以超過四層後這個環節就無法去省略了。

但是,農村自建房目前讓超過四層嗎?這是黑嫂的一個疑問,因為我們這邊是不允許的,這是從安全等等多方面考慮的,也許各地有所不同,在這裡不展開說了。

鄉村黑嫂為您說些農村事兒。喜歡我,請點擊關注。

鄉村黑嫂


安全第一,不能開玩笑,一定得打,不然住著裡面都睡不著!



覓鄉音


自建房有多種,有平房、二層、多層、小高層等,樓層越多,花費的資金也就很多,平房、二層樓其實不需要打樁的,但是要做基礎地梁,而多層、小高層必須要打樁,但樁基結構較簡單,承載要求也不大,打樁主要看要看地質結構,土質鬆散的話就要打深點,比較堅硬的可以淺一點。


鄉村的小帥


肯定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