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楊戩孽龍鬥變化,結果不出意外,敖謹發誓:今生絕不拉車

小說:楊戩孽龍鬥變化,結果不出意外,敖謹發誓:今生絕不拉車

咱們前文書說道那二郎真君楊戩,得了老師玉鼎真人傳授的真水變神通,復又回到鄱陽湖邊來看那孽龍的情形。

這變化神通,你若不通這一門變化,就看不懂其中的奧妙,自然也尋不著對方的蹤跡,但若學會了此門變化,那可就容易多了,只一搭眼就能看出問題。

所以,楊戩只在湖邊略一查看,便發現有一股水流頗有問題,暗思這水流,似泉水又太濁,似井水又不靜,似河水又過緩,似湖水又不穩,定是那孽龍所化,且待吾來擒他。

當下使出真水變,化一個浪頭便向那水流撲來。

所以說,一旦通曉變化中的奧妙,便能剋制對方的神通,一眼發現他的所在,那水流正是敖謹所變,他被哪吒一金磚砸傷,逃入一戶人家,借其廚房缸中的清水化作一個孩童,跳入井中,最終逃入鄱陽湖內。

只因被子牙封了出入水口,又有哪吒不停在天上巡查,這孽龍逃又不敢,只能化作水流,藏在湖中,只盼這群煞星早些離開,自己也好脫了此劫。

正自焦急之時,卻見一個浪頭向這邊湧了過來,心中暗自吃驚,這浪頭,似海浪又不廣,似江浪又太急,似湖浪卻無波,如此獨獨的一個浪頭,不用問定是那楊戩所變,萬不曾想此人居然也懂得水中變化,卻是大大的不妙。

當下急忙就走,怎奈那浪頭來的極快,眨眼就要追上,知道要糟,卻見那水流晃了晃,化作一個漩渦,不住旋轉,將周圍的水浪盡數攪散。

誰知等楊戩所化的浪頭撲過來,那漩渦只覺得如同壓了幾十座大山般,只是攪他不動,別看楊戩只得了一變,但此神通喚作真水變,化出來的天一真水乃是天下眾水之源,只一滴便如泰山一般,那一股浪花也不知有多少滴,這孽龍如何攪得動他。

那敖謹見形勢不妙,急忙收了變化,心中卻是不服,自己這玄水十八變乃是水族的大神通,居然讓這麼一朵奇奇怪怪的浪花給破了,好歹自己也是正牌龍孫,天下水族中的翹楚,比武打不過也就算了,這水中再輸了可就太丟人了。

越想越怒,這敖謹將身一晃,化作百丈波濤,如將整個鄱陽湖水都扯帶起來,如同滔天之勢,狠狠拍向那一朵浪花。

誰知那不過一人多高的浪花宛若未見一般,繼續衝了過來,等到那巨浪拍下,卻見這朵水花來來回回不住在那波濤中翻攪,不過片刻功夫,沖天的波濤就沒了蹤影。

那敖謹又羞又氣,眼見那浪花又追過來了,索性現出真龍之身,自古龍能攪海,乃天下眾水的剋星,就算真水也為其所克。

只不過,楊戩就等著這一刻呢,眼見那巨龍一尾巴把真水浪花拍起空中,卻見他在天上一滾,再次化作金翅大鵬,不等那龍反應過來,從空中撲下,一爪將其緊緊捏住。

這下完了,別看敖謹精通什麼變化,他終究是龍族啊,一見大鵬這是天敵,當場被拿住,骨酥筋麻,啥變化也使不出來了。

就這樣,被那大鵬抓著飛入高空之中,哪吒駕著風火輪第一個趕到,眼見楊戩把那孽龍逮住了,心頭大喜,拿著乾坤圈照著龍腦袋就開砸:“我叫你個狗東西瞎跑,再跑,接著跑!”

他說一個跑字,就用乾坤圈砸一記,當然肯定留著力,不然一圈就砸死了,即便如此,那敖謹也被砸的是連聲哀求,最後口吐人言:“莫砸,莫砸,吾願去崑崙拉輦!”

哪吒才不理那一套呢,拿著乾坤圈繼續揍,楊戩勸也不聽,他又變化了大鵬拿著那孽龍,想要回複本相來勸,又怕這龍跑了,正著急間,卻見子牙騎著四不象趕了過來。

原來子牙嫌前兩次遁光太慢,這一次跑了一趟崑崙山,將四不象也騎來了,也多虧如此才及時趕到,眼見那敖謹被哪吒打的出氣多,進氣少,連忙喝止了他。

別看哪吒性子暴,天下極少有管住他的人,連他爹他師父的話有時都不聽,就算李靖放寶塔,太乙施法術能把他關起來,但是該不聽的時候,他還是不聽,這孩子天生就愛犯渾。

不過呢,獨獨子牙的一聲喝,他立馬規規矩矩站一邊,倒不是老薑有什麼厲害之處,而是元始天尊當年培育那株金蓮的時候,用的就是打神鞭的邊角料栽培出來的。所以這金蓮只聽打神鞭的話。

之所以要這樣,也是元始怕哪吒那小子太渾,靈珠子還未成形在玉虛宮就到處惹禍,不然那天尊也不會將他扔下界轉世。所以一定要有個說話他能聽的人。

而且,這個人不是他爹孃、師父,而是周軍的統帥,別忘了哪吒是四路先鋒官之一啊,做為周軍的先鋒將領那要是不聽主帥的,這軍隊就沒法帶了。

等到姜子牙得了打神鞭,你看周軍中,哪吒再犯渾,但只要老薑一說話,他必須聽指揮。即便如今封神大戰結束了,還是一樣。

所以,這會兒眼見哪吒在那打孽龍,子牙一聲喝,哪吒立時停了手,訓了他兩句,看看那龍也打的差不多了,想了一想,還是讓楊戩把這龍送崑崙山吧。

其實老薑本打算讓哪吒送去,自己好和楊戩商量事兒,又怕真讓那渾小子送,這孽龍半路上再讓他來個“被意外死亡”,面了上著實不好看。

當下讓哪吒回了乾元山,這才又叮囑楊戩把這孽龍押去崑崙之後,再到玉泉山來,自己還有要事交與他辦。

楊戩領命抓著那敖謹往崑崙山趕,這孽龍只是不住哀求,別讓它拉車,楊戩只是不理,那龍怒道:“楊戩,你今日抓了吾,除非能看守一輩子,不然我遲早還要逃!”

楊戩一聲朗笑:“你逃一次,我抓一次!”言罷,直飛崑崙,將那孽龍押入了玉虛宮。

後來這敖謹,多次逃脫,均被楊戩抓住,只是他不肯幹車伕,不管抓多少次,受多少回刑罰,他都要逃。

直到後來,川西有個小孩誤食龍珠,化作孽龍,被楊戩擒拿,按天條被關押灌江口,楊戩見他是個孝子,因心念盲母不肯入海,連連回頭,結果在那江中堆出二十四個險灘,後世又稱望娘灘,因此造成水路不暢,犯了天條。

偏巧那敖謹又再次做亂,逃下崑崙,楊戩索性偷龍轉鳳,將那望娘灘的孽龍送去崑崙拉輦,將敖謹這傢伙鎖在了灌江口,永世鎮於那處,應了他今日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