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準初三,物理一直都還可以,想在高中參加物理競賽,目標中科大,有沒有一些好建議?

五分音


很簡單,看你能去哪個高中,然後你再看下你所在地區歷年省一名單中有哪些學校。一般來說,每個省,就那麼五六個學校而已。如果你不能去這些學校,那就直接放棄。把那些時間全身心走綜合全科高考。如果能去,這些學校會有給你準確建議的老師或者教練。他們不會漏下一個好苗子。


逐夢梓蔭


說說我的經歷吧

我在初中時候化學是10分鐘以內交卷,98以上,高中20分鐘以內交卷,95以上。

就是屬於讀完題目出答案的那種(包括大題)。考了也不檢查,第一眼看不出來答案的就放棄了。

高二時候參加高三化學競賽,拿了省裡二等獎。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我們老師沒辦法輔導我。自學又找不到資料,所以就放棄了。

然後高考,學校是一個985,還湊合。

所以給老弟的建議是:你走中科大問題不大,但是走競賽未必可行。因為決定天花板的不見得是你的能力,可能還有外界因素。當然,如果你整體條件比我更好,可以試試,反正多學點又不多。

一定要均衡發展。不光要物理好,其他理科,甚至文科都要好。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理科生一般不偏科,偏科的大多數是文科生。

祝你學習順利。


眼鏡鬍子叔


教學的過程中,身邊有一些同學向我提過類似的問題,說是準備參加競賽,讓我幫忙拿拿注意。於是,我就抽空專門去了幾趟圖書大廈,把能找到的初中的競賽書和高中的競賽書都看了一遍,當然沒有每道題都看,相信觀其大略已經知道怎麼回事了。

一下午的收穫是:無論是初中競賽,還是高中競賽,真的很坑爹。坑爹的地方主要在於考試範圍。

建議你也親自去圖書大廈找找相關的書籍看一看。所謂的初中競賽,所謂的難題,往往不是難在初中的物理範圍,而是超綱,如果把高中的物理知識下放到初中,一下子就增大了初中物理的難度,初中物理競賽就是這麼幹的。所謂的力和合成與分解,所謂的正交分解法,在高中生門看來稀鬆平常,但初中還沒達到這種定量分析的程度。

高中物理競賽也是這樣。在正常的高中物理的範圍內,我們只學習力,不學習力矩,高中物理競賽基本把高中所有的物理教材的內容全包括了。更可恨的是,大學的理論力學的課程內容下放了不少,如果要參加高中物理競賽,需要學的內容比正常高考的範圍多得多。

如果你要參加高中物理競賽,有兩個方面要考慮。一是競賽獲獎之後的得到,二是競賽沒獲獎之後的失去。作為一名物理老師,我設身處地思考了一下,也綜合評判了一下,反覆思考之後,還是認為失去遠遠大於得到,真心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不知道你參加競賽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保送?還是為了加分?現在通過競賽保送大學的渠道已經非常非常窄了,通過競賽高考加分也受到了諸多的限制,就算加,也加不了多少分。

很多沒參加過競賽的同學認為,競賽只是比正常的題目要難,考試範圍和高考相差不大。這個判斷是前半句是正確的,但後半句是很不靠譜的。某一學科,競賽的範圍和高考的範圍,幾乎是兩個範圍,有一定的交叉,但競賽的範圍遠超出高考的範圍。要想在高中打一科競賽,必然在時間上往競賽方面有所傾斜,傾斜的結果是影響其他科目的學習。無論後面的競賽能不能獲獎,對其他學科的消極影響,都是不可彌補的。即便競賽獲獎,順利加分,也遠不如把正常的時間合理安排能夠提高的分多。

進入高中後,還是要按部就班,按照正常的高考的安排和範圍來走。你既然有打競賽的心勁兒,想必學習能力很強,學習動力也很足,通過正常的高考,考上中科大的可能性更大!而且,你還不用那麼吃力。


大物理課堂


一、關於參加物理競賽。

準初三的學生,想在高中參加物理競賽,是指現在要與高中學生一起參加某些物理競賽,還是將來打算在高中參加物理競賽?

如果是前者,有能力,當然可以參加;如果是後者,那現在就要認真學習各科知識,特別是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知識,同時還要比別人學習更深更多的物理知識,以做好充分的準備。

參加競賽,當然是好事情。只要時間、精力和能力上,都不比較好的條件。

二、目標中科大。

有這樣的目標,是個了不起的志向。但我想說的是,再遠大的目標,都必須立足於當下的基礎知識學習。中小學階段的學科學習,實質上就是為將來各種方向打基礎的,不能偏科,而且要有重點,要更受自己的目標學科或興趣。要花費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唯有如此,才能脫穎而出,出類拔萃。

三、天才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百分之一的天分。勤奮,就需要在時間、精力和知識上,比別人付出得更多,獲取得更多,理解得更多;天分,雖然有些抽象,其實也可以從努力中提升的。所以,遠大的志向,與珍惜當下,充分利用當下的一切,實現最優化的效果,終究可能成就一個天才的誕生。

四、建議

目光遠大,守住初心;行動力強,著眼當下。遠近結合,必有收穫。


一民聲音


建議就是有夢就去追。

準初三的話,先自學初中物理,然後高中課內物理,全吃透了。(找理綜卷刷一下,輕鬆無壓力了,就是吃透了)

吃透之後買程書(程稼夫,一本力一本電),順便接觸高數,大物。

這些自學有一定難度,但現在網絡視頻一卡車,都是能免費看的。

刷完程書就是綠皮(物理競賽教程)和黑百磚(範小輝,一黑一白)。

這兩個真真切切的刷完(全部理解),進省賽拿個省一省二就沒什麼大問題了,至於再後邊的路,就要看個人悟性,以及一丟丟的運氣了。

當然,如果你能找到一個水平足夠的物理老師,那就更好了。至於競賽教練倒是不著急找,太貴而且初期幫助不大,簡稱性價比不高。而當你能懟進省賽,學校都會幫你找教練,這個不用愁。


一條佛系的鹹魚


“還可以”是怎麼個可以法?

這個需要搞清楚才行。

你可以網上搜一下“全國初中物理聯賽”的真題做做看,評估一下自己的實力,另外如果有條件的話也可以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專業的競賽輔導老師給你評估一下,當然,如果你的決心足夠的話,也可以聽聽他的建議。

我這裡給出的建議是衝著“省一”去的學習方式,因為根據目前的自主招生政策,拿不到省一基本上參加競賽也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

首先你你要確定你在高中階段的競賽物理準備怎麼學

因為這關係到你的中考。

普通的高中一般來說學校是不太有競賽這方面的師資的,而那些重點高中往往是會有的。所以如果你沒有足夠好的社會教育資源那麼學校的師資對你來說就非常重要了。

當然,如果你能找到社會資源進行輔導就另講了。

無論如何我都不建議只是自學!效率會很低。

而且你需要知道,如果你準備搞競賽的話就必然會影響你的其他科目學習,這點事毋庸置疑的,你需要評估一下競賽得來的降分錄取(目前最高也就是20分)和你在課內損失的總分比較起來,你覺得而是否划算。

當然了, 如果你是衝著“無條件錄取”去的,那麼就當我這條沒說。

想要搞高聯,最後這一年你需要做的事情

還是老問題,首先你要先搞定中考。

我不知道你現在已經做到哪裡了,理論上如果你準備搞競賽的話到了初二的時候首先你應該已經自學完差不多所有的初中三年課程了,最起碼也應該是數學和物理。

而初三你還要學習一門新課——化學,它同樣對你未來的中考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如果你的“超前”這塊之前並未做出準備,那麼現在開始啟動的話,那麼還是比較辛苦的。

我這裡假設你之前並未做準備,然後提出我的建議:

1、最後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確保除了數學物理之外的所有科目認真聽課、認真完成作業之外,重點學習這兩門課程。

2、數學、物理同步開啟瘋狂學習模式,兩年之內(截止到高二9月份第一次參加高聯,因為高聯報名時間是上半年,所以你高一是沒有機會參加的)分別拿下初三數學和物理以及高中三年的數學和物理課本。

3、學完課內之後或者如果時間還寬裕的話,物理需要從初中階段的競賽練起。推薦你一本書你先用著《 物理競賽教程》(注:高中階段的用這套也行,但是一套顯然是不夠的),儘快刷完,因為你還需要花時間去研究更難的高中競賽物理。

4、千萬不要忽視數學的學習,最低線對底線的要求也起碼是你在高三上學期最後一次的高聯機會(整個高中你有二次機會),之前儘量把你的數學成績往高了提,有人說能有個130分左右就行,但是我覺得不用這麼高,但是僅僅是高中階段的數學還是不夠的,你還需要進行一些微積分的學習(微分:包括多項式、三角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導數,函數乘積和商的導數,複合函數的導數。積分:包括多項式、三角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簡單積分。)

我不知道看到這裡你是否已經心涼了。

其實還有一些介紹,尤其是物理方面的知識,因為如果你的目標是考出好成績的話,那麼物理本身的學習難度是更大的,除了高中階段的知識(包括競賽知識)之外,你還需要補充學習大學物理。

如果沒有其他科目的掣肘,那麼理論講這些時間還是足夠的, 但是因為你還需要去學其他的科目,那麼無論是時間還是精力對你來說都是絕大的挑戰!

你做好準備了嗎?

你不要認為我這是危言聳聽,實際上除了一些個別情況,大多數搞競賽的學生他們起步的都是非常早了,而有這個規劃的學生很多人基本上都會在初中階段至少完成高中階段的學習並且完成初中階段的競賽學習。

對你來說已經起步晚點了,但是如果你的天賦比較好,而且足夠的努力用功,那麼還是有機會的,這點希望你能夠認識清楚——往往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可能夠清楚了,但是對我們的競爭對手們認識的還不夠。

說實話,你的目標是中科大也好北大清華也罷,這都不重要,你先把我上面的問題落實清楚了,看看我說的是否是真的,然後評估和一下自己是否有這個能力,如果有那麼就去做吧,如果沒有我還是建議你把各門學科夠學好了,爭取總分突破吧。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要看你讀的高中是否有教練,否則沒辦法有省一。



蕭溪伯


直接開始,如果高一物理課內學習出現問題,那就把競賽停了,初高中物理難度差距極大


星期九2001


我是一名老師,我自己的孩子也曾參加過高中競賽班,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你說你要準備參加物理競賽。有這個理想是好的。但是呢,我對競賽生的瞭解。這條路不是誰說走就能走的,你是否對此瞭解並做了充足的準備呢?

我簡單介紹一下,有關高中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事宜。

1、你是否真的對物理學科有興趣,並且能堅持下來?這個實在是太太太太太重要了。想走競賽。必須得對這門學科有興趣,否則的話是堅持不下來的競賽生太苦了。當初我們高一的時候參加競賽夏令營,競賽教練就說要做好吃苦的準備,一入競賽班,三年都是高三。如果你僅僅是靠著功利,想借著競賽得個獎項號走自主招生。爭取獲得降分兒能夠祝你考上好大學。我勸你還是不要參加物理競賽了。因為如果是功利性的話,很難堅持下去。大概學競賽的苦你還不瞭解吧?高中競賽僅高一1年就把高高中三年物理全部學完。然後就要專攻,還要涉及到學到大學的物理。而為了更加有助於物理競賽的成績,還要涉及到還要涉及到大學的數學。這個你瞭解嗎?你有思想準備嗎?有充足的足夠的毅力能堅持下去嗎?我給你說一下我們河南省三甲高中中的競賽班都是怎麼安排的,比物理競賽為例。高一選拔競賽苗子。組成物理競賽班,有專門兒的物理教練任班主任。物競班和平行班的區別就在於沒有星期天和節假日。星期天節假日都要留在學校,專門兒把時間用在物理上。可以說一個一個競賽班的孩子,他一天至少有一半兒的時間是花費在這一學科上面的。而且到了高二。真參加物理競賽的前幾個月是要停課的,停掉其他綜合課專攻競賽。



所以說。只有功利性,而沒有興趣的孩子是堅持不下來的。一般來說,目鏡班的孩子高一的時候有60人到了,高二就只剩下二三十來個人了。尤其是女孩兒,寥寥無幾。據幽默的說法是物競班的孩子旁邊放個垃圾簍,刷題刷到噁心嘔吐的時候嘔吐一陣接著往下做。而就這樣付出這巨大的努力,到競賽考試的時候也不一定如人意。現在省二省三的獎項一點用都沒有,只有省一還有自主招生的資格。但是根據根據對比發現,凡是能夠降分通過自主招生降分錄取的孩子,基本上裸分也是能上的。所以我提醒你一點,你如果有興趣走科研這條路,那麼你就堅持競賽,如果只是功利心算了吧,免得因為競賽又耽誤了高考,得不償失。

2、學競賽要有一定的天賦加努力。畢竟這是少有人走的路,不是普通學生走的路。你有搞科研的天賦,並且擅長這一學科。那不妨走這條路。你的綜合成績怎麼樣?競賽生綜合成績都不差。物鏡又尤其要求數學和物理出色。不是說你想參加就能參加,而是說你有沒有這個資格去參加。

3、學競賽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是要有專業的輔導。假如你準備高中參加競賽。首先你必須上省市重點高中。只有這樣的學校才有專業的競賽教練。專業的競賽教練會有專業的安排,每一個高一高二每個階段該學什麼按照老師的規劃走,按照教練的規劃走。這可不像初中的學習成績,你自己多可能可能是試卷成績都搞上去了,這個得有專業的教練走。後期還要去參加很多的培訓,主講人都是知名大學教授。而如果你的中考成績根本就夠不了這樣的學校,那麼你就別在那裡浪費時間了。我這話說的難聽,但是這是實際情況。

4、需要付出大量的財力人力,你這方面有充足的準備嗎?學競賽挺燒錢的。瞭解一下競賽生的經歷,從高一時都開始買各種各樣的競賽資料。買資料也花費不了多少錢,頂多有幾百元。但是出外出培訓是最燒錢的。參加教授的培訓也就三五天,但是得少說也得5000塊錢。有人說學競賽要比普通班的孩子要多花幾萬塊錢,這個是實際情況。這10萬塊錢就是對競賽的投資,但是它是高風險的,你不一定能夠看見結果。你的家庭能夠承受這樣的情況嗎?

結束語:首先你得得有對競賽有足夠的興趣,有堅強的毅力去堅持下去。有搞科研的決心,其次你的學習成績足夠出色嗎?不是成績很優秀的話是不行的。如果應付普通學科還有點兒吃緊,那麼競賽就還是不要考慮了。畢竟最後都是要走高考這條路的,如果因為競賽耽誤了高考,那就太得不償失了。除非你參加競賽能夠進省隊或進國家集訓隊,那麼你可以降一本線提前簽約,或者是保送北大清華。可是你知道進國家集訓隊的。一個省也只是有一兩個或者是一個也沒有。能夠進省隊的人數也是個位數。還是老老實實高考吧。第三還得有專業的教練指導。最後還要投入大量的財力人力。這四方面你都準備好了。那麼就可以全身心的去投入競賽當中了。我說的話勸你三思而後行。

歡迎關注我。專注解答教育問題,給你提供有價值的教育建議,助力您解開教育困惑。


吉老師


想的有點早,初一初二物理簡單,和初三是一個級別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又是一個級別,而高一物理和高二高三又是一個級別,理想是好,但基本功一定要紮實,希望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