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資道|邵宇:避險套利需求使A股更具抗跌性和成長性

3月9日因投資者繼續在全面的油價戰爭和圍繞冠狀病毒蔓延的擔憂之間,拋售股票等風險資產。道指收於23,851.02點,跌幅7.79%,大規模拋售觸發了關鍵的市場熔斷機制,美股暴跌觸發23年來首次熔斷。此外,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創下歷史低位。基準的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隔夜交易中一度觸及0.318%的歷史最低水平。儘管3月10日隔夜美股出現較大幅度反彈,但是仍未收復9日失地。本期《洞察•資道》邀請到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作為訪談嘉賓解讀隔夜美股熔斷、原油暴跌的影響。

洞察•资道|邵宇:避险套利需求使A股更具抗跌性和成长性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

邵宇認為,“本次美股暴跌主要受疫情和石油價格暴跌的雙重打擊。美聯儲在3月份應該會做一次降息操作,而國內貨幣政策相對有節制,更多是通過LPR的緩慢下降和中短期流動性的提供來支持經濟的發展。”

在與和訊網交流過程中,邵宇坦言,與美股相似,原油遭受來自供需兩側的雙重打擊。一方面,全球石油消費需求的下降,如果全球受到疫情影響進入衰退,石油消費無疑雪上加霜;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各國都加大對公共衛生方面的開支,因此收入的要求也比較高,對於產油國而言,儘可能銷售更多的石油換取資金。總體來說,供給和需求共同擠壓致石油價格下跌,產油國只能通過價格戰來爭奪市場,搶佔市場份額,同樣也是其無奈之舉。

關於油價下跌對中國的影響,邵宇分析稱,石油下跌,導致CPI的下行。以石油為原料的化工、以石油為燃料的一般機械工業,會因為上游成本的降低,受到利好影響。石油開採公司和新能源企業會因為石油價格低廉、替代需求降低,而產生負面影響。

另外,邵宇強調,A股現在逐漸成為一種避險資產,隨著外圍流動性增強,特別是進入到零利率的邊界時,大量的套利資金會湧入中國。受避險需求和套利需求影響,中國A股市場流動性將保持相對充分。所以無論是抗跌性還是成長性,A股也會相對外圍市場更好一些。

對於疫情之下各行業發展前景而言,邵宇坦言,疫情對券商、保險行業是利好的。如果後期全球疫情進一步蔓延,醫療衛生物資的需求也將進一步擴大。此外,在線辦公、在線教育也將持續受利好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