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術:極盡巧思的山西剪紙

剪採贈相親,

銀釵綴鳳真。

葉逐金刀出,

花隨玉指新。

----《採勝》

剪紙是作為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剪紙,又叫刻紙,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感和藝術享受。

民間藝術:極盡巧思的山西剪紙


1.山西剪紙風格各異花樣繁多

山西民間剪紙的風格,總體來說,具有北方地區粗獷、雄壯、簡練、純樸的特點。但是,因地域環境、生活習俗、審美觀念的不同,各地剪紙又有差異。如晉南、晉中、晉東南、晉西北、呂梁山區的剪紙,多為單色剪紙,風格質樸、粗獷。而流行於雁北地區的染色剪紙,則婉約典雅、富麗堂皇,尤以“廣靈窗花”為代表。晉城剪紙在中國已有一千五百年曆史,現如今,剪紙文化中加入了科技元素,使其更為時尚,應用更廣泛,體現了科技進步的價值理念。

民間藝術:極盡巧思的山西剪紙


剪紙的花樣很多,窗上貼的喜慶窗花,門上貼的門神紙,掛簾飄的掛簾花,牆上貼的炕圍花,灶上貼的灶神剪紙;身上穿戴的服飾花樣要剪紙,繡花的原始底樣要剪紙;結婚、生子要剪喜花紙,祝壽要剪壽花紙;大雨不止要在院中掛掃雲止雨的剪紙,久旱不雨要在水缸上貼祈雨降甘露的剪紙,神話傳說要用剪紙來體現,生活情趣要用剪紙來表達等。

民間藝術:極盡巧思的山西剪紙


2.人生禮儀中的山西剪紙

孩子長大,父母為兒女的成婚大禮竭盡全力,祝願他們和和美美,白頭偕老。我們從新娘的陪嫁品、新郎的迎娶用物以及親朋好友饋贈禮品上的剪紙,可以看出這種心情。新婚之典,凡使用之物都要有“禮花”覆蓋。“禮花”亦稱“喜花”,自然悅目好看,充滿喜氣,而禮花上的象徵之物,諸如花卉草木、器皿吉物、字意圖案等,又是託物寄情的藝術手法,往往包容了人們無法言傳的理想、願望、祝福。就拿洞房窗戶上剪貼的“扣碗花”來說,其造型兩碗相扣嚴絲合縫,含“合巹”的實意。巹,是瓢,一瓠剖兩瓢,兩瓢相合謂之“合巹”。此外,“鼠鬧葡萄”、“鼠拽瓜瓜”、“鼠拉雞子”、“石榴魚”、“抓髻娃”為內容構成的剪紙也同樣含有生殖繁衍之意。多少年來,廣大人民群眾對剪紙中特有的恆穩趨同的題材,浪漫放達的形式結構,樸素明晰的象徵寓意是明白的、理解的、接受的。由此而知,民間剪紙中凝結了承傳久遠的集體心智,在作品中表現了社會形態、人類歷史與豐富的心理。婚嫁貼“喜”字可是很有講究的,嫁女的一方貼“禧”字,是表示一種喜慶、吉祥。而娶媳婦的一方則要貼“喜喜”字。這“喜喜”字,原本是民間集體創造的字,以“喜喜”喻喜上加喜。

民間藝術:極盡巧思的山西剪紙


3.歲時節日中的山西剪紙

山西地處華北高原,歷來降雨量就少,尤其是春季十年九旱。舊時,遇到久旱不雨,人們無力自救,便將希望寄於龍,到二月二時,婦女剪龍,家家門上貼龍,祈求龍王降雨。這類剪紙大都造型簡潔誇張,輪廓分明,少有浮飾,呈現出拙稚的野味。

民間藝術:極盡巧思的山西剪紙

春節是人們對“物侯曆法”認識上的紀念活動,因此顯得尤為隆重。其時屋裡院內都要進行裝飾,窗戶上貼得花蓬蓬、門畫楹聯紅彤彤,色鮮花豔,迎風飄拂的五彩門箋更增加了節日的氣氛。在山西農村儘管院門上貼著門畫、對聯,掛著門箋,還要再剪貼一對“桃核”,(“核”方言讀hu)“核”諧“符”音,襲承古時稱“春聯”為“桃符’的習俗。而“桃符’在莊稼人的心中可不是“春聯”的意思,仍舊保留著古老傳說中‘桃符”的驅疫逐鬼、避邪禳災的原意。

民間藝術:極盡巧思的山西剪紙

春天,萬物復甦,毒蟲一類也四處活動,稍不留神便受其害。傳統習俗年年在這個時候,人們剪“雞啄蠍子”、“七星劍斬蠍子”。有的則要貼“符”,“符”上刻印有:“穀雨日,穀雨晨,奉請穀雨大將軍。茶三盞酒四盅,送蠍千里化為塵。”端午節興貼“虎除五毒”的剪紙,也與上述的心理因素是一樣的,都是人們出於一種良好的願望,希冀獲得精神上的安慰,心理上的平衡。

民間藝術:極盡巧思的山西剪紙


4.山西剪紙的人文情懷

山西民間有這樣的俗語,“生小子要好的,穿藍衫戴頂子;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摸剪的。”意思是說,生男孩子要培養當官,生女兒要教會剪紙。可見剪紙技藝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千百年來,茶餘飯後,閒暇悶時,女人們會操起剪子剪花,或單獨剪紙西窗,夜漏更殘,月照孤影,以剪傳情。或閨密成群,橋頭陌尾,剪紙競技。更多的時候,她們盤腿坐在炕上,靈巧的剪刀剪弄著紅紙,剪弄著心情,剪弄著一幅幅樸素漂亮的纖纖紙花。剪紙使喧囂的日子變得單純而寧靜,放一段悠然的古典音樂,伴著“咔嚓”“咔嚓”的剪紙聲響,在刀與紙的交鋒間碎屑落紅滿地,為一張紙尋找一個有意義的歸宿,過程的專注與投入,是善待歲月應持抱的情懷。

民間藝術:極盡巧思的山西剪紙

當鳥獸魚蟲、花草樹木隨著紙屑飛落躍然於紙上,一張紙便有了歸宿。當思緒馳騁於紙間經緯,頓感選擇剪紙,猶如步入“匠心之城”,甘願被“囚”,身處一隅間,一入“侯門”深似海。

民間藝術:極盡巧思的山西剪紙

人們把生活比作一棵常青樹。那麼,我們說這剪刀下的藝術便是常青樹上的花和果。民間剪紙紮根於民間,流傳於民間,土生土長,土香土色,永遠散發著藝術的芬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