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向東看

朋友,你聽說過四個自信嗎?四個自信就是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簡稱,這是一個相當政治化的標語。什麼叫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關於四個自信,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一開始我也不是不信,也沒有全信,而是半信半疑,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一方面我們看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40年中國的巨大進步,另一方面我們又看到了中國和世界先進國家依舊存在巨大差距。

中國目前最大的國情依然是我們仍舊處於發展中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國情依然沒有改變,在這樣的國情之下,我們最主要的目標還是發展。處於發展的階段,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老問題依然存在,新問題層出不窮。一方面我們追求經濟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我們又希望經濟能夠高質量增長,一方面中國的大都市越來越現代化,成為世界一流都市,另一方面中國還有許多貧困鄉村等待脫貧。一方面,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二,按照購買力平均計算已經是世界第一,另一方面,中國的人均GDP仍然沒有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一方面中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高淨值人群,世界上超過1/3的奢侈品都由中國人購買走,另一方面中國又存在著數量同樣巨大的貧困人口等待脫貧。一方面中國是一個教育大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高等教育人數,另一方面中國仍就不是教育強國,在高精尖領域仍舊需要追趕。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人怎麼可能擁有四個自信,更別說近300年來中國人一直處在追趕者的位置,我們追趕了世界300年。300年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足以走完一生,對於個人來說更是遙不可及。在這樣漫長的時光,中國人漸漸的已經遺忘了,我們曾經領先超過1000年。

四個自信之中,中國人最應該自信的就是文化,中華文化絕對是世界文化之中最優秀的之一,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文化比中華文化更加優秀。有人曾經質疑過,認為中華文化中斷過,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在今天只要是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能夠輕鬆的看出一些2000年之前秦朝出土的竹簡。如果他的語文成績足夠優秀的話,他甚至能夠了解這些主角的大概意思,除了中華文化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其他國家的文化能夠做到。

中華文化的魂,中華文化的根就是漢字,兩千年來中華文化通過漢字的承載一直綿延不絕,從未中斷。我並不否認漢字曾經改變過從甲骨文到現在的簡體字,漢字的形態不斷改變,但從未改變的是它的內涵。今天的中國人依舊能夠輕鬆地讀懂大部分秦朝時的字。這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文化。即使我們和當初寫下這些文字的人素不相識。但是我們卻能夠讀懂他所寫的字,瞭解到他要表達的意思。就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交談。每當我從古樸的青銅器上依稀辨別出一些銘文,從秦朝出土的竹簡中讀出我所認識的漢字,我的身體不由自主地戰慄起來。我心中激動的無法自己。這些普通的漢字就好像將我的靈魂都吸了過去,我從中感受到了那就是我的根,我來的地方。

關於漢字我有一些小故事想要分享給大家。宣傳的宣字大家一定不陌生,我突然想到了這個宣字,很形象的向我們表達了一場儀式。上面的寶蓋頭表示地點是在室內舉行的,中間的日字可以將它看成一個桌案。上面的一橫比較短,可以看做是人數較少的一方。日字的下面有一條長橫代表人數較多的一方。一個人或一群人隔著一條長案向另一群人數更多的人在說些什麼,或者他們在做些什麼。像不像古裝劇裡太監向大臣宣傳皇帝旨意的畫面。

高曉松老師在節目裡曾經也說過一個故事,他認為有的漢字弄錯了意思,比如射箭的射字和高矮的矮字就是意思表達的錯誤,他認為射箭的射才是高矮的矮。而高矮的矮才是射箭的射,他的理由是射箭的射字拆開來就是一個身和一個寸字表達一個人的身高只有一寸那麼高,自然是長得矮了。而高矮的矮。則是一個箭矢的矢,和一個委字,表達射箭的意思。可我卻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這兩個字並沒有弄錯,射箭的射字可以從象形的角度來看,表達了一個人張弓搭箭的畫面。高矮的矮表示一個人只有一根箭那麼高,自然是長得很矮了。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一個國家的一生自然也是如此。好的制度從來不是嘴上說的,而是要從日常的方方面面體現出來。一次突然的意外就是一次考驗。一個國家的執政黨就是執筆的答卷人。沒有人知道時代會出什麼樣的考卷,這次席捲全世界的新冠肺炎就是對各個國家的一次考驗。雖然有人覺得中國的答案就是滿分答案。但我卻覺得不必如此驕傲自滿,我們確實有一些做的不足的地方。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也出了一些亂子。有一些做的不好的地方,總體的來說,中國的答案確實是一份高分答案。尤其是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較的話,更凸顯了中國執政黨的能力,中國製度的優越性。

一直以來世界雖然有不同的政治制度,但是由於最發達的國家人民,最富裕的國家都是同一種制度,因此西方制度一直被看作人類制度的最先進制度。但在這次出現了另一種制度——中國製度。和西方制度同臺競技展現自己的能力。凸顯自己的本事。就目前來看,中國製度毫無疑問是領先西方制度的。

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在中學有一篇來自先秦的文言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是2000多年前中華先賢對社會道路的一種探討,在今天,中國人仍舊在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沿著一條2000多年前中華先祖就已經提出的道路。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一件事,要知道很多國家都沒有2000年的歷史。但是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中華民族,中國,中國人一直都在朝天下為公這個目標努力。我們的道路從未改變。即使中間有所曲折,但是最終的目標卻一直沒有改變。

我們應該自信,我們的道路是經歷過時間檢驗的。我們應該自信。我們的制度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我們應該自信,我們的理論是經得起推敲的,我們更應該自信,我們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

所以你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