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在100多年前,日本人池田發明了味精,從此一些飯店廚師以及家庭主婦從菜品不好吃中解放出來,無論什麼菜烹飪的時候,加入味精一下子變得鮮美可口起來,慢慢地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在相當一段時間滿足了人們追求鮮美的口感。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

記得小時候家裡是離不開味精這種調味料的,後來聽別人說要引起脫髮以及對身體健康帶來危害,家裡不吃了,換成了雞精,有人說吃雞精也不好,乾脆雞精味精都不放了,隨著近年來,健康意識的增強,平時我們去外面餐廳吃飯,經常聽到有人說不要放雞精和味精的話。

雞精和味精都是廚房中很常見的一種調味食品,起到最直接作用就是增加食物鮮味,那到底能不能吃,會不會危害身體健康呢,首先要明白雞精和味精是什麼?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

味精是什麼

穀氨酸鈉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最初的時候是從海帶這種食品中發現的,後來人們利用微生物發酵的方法,從玉米等穀類食物中製作出了高純度的穀氨酸鈉,穀氨酸是人體需要的一種氨基酸,存在於各種食物中,但不能給食物增加鮮味,需要提煉出來,變成遊離氨基酸才有鮮味,並不是人們口中所說味精是經過化工合成的製品,會讓人掉頭髮會、致癌等負面傳聞,這樣是不科學的。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

雞精是什麼

打開雞精配料表,能夠清楚地看到第一項有的寫的是穀氨酸鈉,有的寫的是味精,後面是食鹽、白砂糖等,能夠看出雞精的主要成分也是穀氨酸鈉,但是為了讓味道更加鮮美,還會增加一些糖、鹽各種香辛料等鮮味物質,同時還會加入一些色素,讓顏色變得更加好看。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

雞精、味精吃錯危害大

傳言中雞精和味精緻癌,很多人不敢吃,雞精和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穀氨酸鈉,在煲湯或者大火爆炒的過程中,加入味精或者雞精,在超過120度的溫度下,特別容易轉變成焦穀氨酸鈉,會成為一種致癌物,這種方法是違反了雞精和味精的正確使用,有時候會被人們誤解。

按照雞精、味精的使用說明,是在出鍋之前放入的,這時候溫度不會超過120度,而且使用量本來就少,還會隨著油煙揮發掉一部分,其實產生的負面影響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正確使用是安全的,可以放心,有人傳說“味精使人掉頭髮”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純屬無稽之談。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

雞精、味精正確使用方法

1、使用雞精或味精給菜餚提鮮的時候,在出鍋之前放入。

2、使用味精或者雞精就要減少菜品鹽量,要不會導致鹽攝入過量,給健康帶來隱患,兒童最好減半或者儘量不食用,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3、做涼拌菜的時候,味精最好先融化掉之後再放入,要不容易附著在菜或者肉表面,影響口感,起不到作用,做糖醋魚、醋溜白菜等酸性食物的時候不要放雞精和味精,反而會走味。

所以說雞精和味精對人體沒有害處,但也不會帶來好處,只是豐富了菜品口感,吃還是不吃,看個人喜好,也不能說是安全的就可以多吃,當然不是這樣,凡事都有個度,畢竟是調味品。

大家喜歡吃雞精還是味精,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