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的三月,我在醫院通宵了一晚

醫院,是我最不喜歡,最討厭的一個地方。也許是因為小時候自己身體不好,總是需要被爸爸帶著去看醫生,所以長大了,不僅僅怕死,更加怕醫生們冷冰冰的話語。

到了一定年紀,醫生,就是你最常打交道的一個行業。家裡的老人家隨著年齡越大,去醫院的次數就越多。我的奶奶今年已經八十多了,身體總是有大大小小的毛病。就是上一年的這個時候,她發現自己的腳開始慢慢變腫。因為有冠心病史,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我們讓醫生幫忙安排一下住院檢查。這個醫生說奶奶看了十幾年的醫生,可以說跟奶奶已經相當熟悉了,剛好醫院病床沒有很緊張,所以拖著這樣的關係,奶奶住進了全市最好的心臟科醫院。

醫生懷疑是心臟的問題,所以安排了一些列的檢查。我們入住的那天已經是週五,醫院所有的檢查科基本都在休息。那天晚上凌晨,我們才被安排去照心臟彩超。凌晨的醫院其實一點都不安靜,只是人手比較少。護士叫我幫忙推著奶奶的病床一路從這棟樓的6樓推倒去隔壁棟的4樓。第一次推著睡在病床上的奶奶,莫名有點害怕。檢查完畢後,還是我推著奶奶回去病房。

醫院的病床讓我莫名覺得噁心。即便我知道人家有認真消毒,可是我還是很害怕。基本上整個上半夜我都是坐在椅子上,半睡半醒。這種感覺像坐火車的硬座一樣,很迷糊,很辛苦。怎料到半夜,老人家開始喊肚子疼。於是一陣慌亂後,護士過來檢查,幫忙按肚子,開藥,以及開了一些檢查單。他們擔心老人家心臟的併發症,以防萬一。奶奶吃藥後睡著了,我回到座位上,刷了一會手機最後受不了,睡了一會。聽到嘈雜的聲音在耳邊,睜眼一看,是護士們過來做一些常規檢查。一看,凌晨五點半。就這樣,我陪著老人家的第一個晚上就結束了。一個晚上,像過了一年一樣,時間凝固了,思緒也停頓了。

後來到週六週日,我們都是在一些常規的檢查中度過,而且一天只做一個檢查。奶奶開始有點受不了,在週日的早上一直喊:回家,我腳不腫了,回家吧。

我說:報告還沒出來呢,雖然腳不腫了,肚子也不痛了,可是我們還沒有找出病因啊。

奶奶經過兩天的煎熬,估計是悶壞了,也開始想念家裡的爺爺。無奈之下,我們只能一直找護士,問結果。護士也被窩問到非常煩躁,一直跟我說:主治醫生不在,你們要等等哦。現在也不能出院,昨晚不是還在喊肚子疼嗎?你叫你奶奶休息一下,不要這麼著急。

最後,我們實在週二的中午才拿到檢查報告。這已經是我們在醫院的第五天,做了三個檢查,最後跟奶奶說:你沒事,可能老人家血管硬化,引起腳腫,回去適當運動,適量喝水就好了。在這五天的時間裡,我,伯孃,嬸嬸還有我八十多歲的爺爺,輪番過來看望奶奶。每個人輪流守夜,非常疲累。當然,最後奶奶沒事是皆大歡喜的,可是我回頭想想,拿三四個檢查,其實一天做完絕對沒問題,基本第二天我們就能出院,可是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在醫院耗費五天時間,浪費這麼多人的時間和精力呢?也許,如果我們能夠選擇一傢俬家醫院,這樣病人和家屬都可以更加舒適一些,不用有誰來看奶奶的爭吵,也不需要有整夜整夜無法入睡的痛苦。

奶奶出院後,我暗暗下了一個決定,下次家人真的住院,有能力我一定會選擇綠色通道或者私家醫院。一年花幾千塊做一個方案就能報銷這些費用,就不需要經歷這麼多身體和情緒的煎熬。我覺得非常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