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海東:中國有世界名畫嗎?

  一則帖再次將中國畫在世界藝術領域中的地位問題凸顯出來,內容看似簡單:一個五歲孩子發現書上的世界名畫都是外國的,便問自己的媽媽中國有哪些畫是世界名畫,媽媽說不出,問朋友也說不出。小孩兒提出大問題,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如1960年版貳元人民幣的“貳”字二橫被錯寫在上面,也是被一名小學生首先發現。凡此種種,為什麼我們卻能一直熟視無睹?


於海東:中國有世界名畫嗎?


於海東:中國有世界名畫嗎?

  誰讓國畫無名

  前不久,我再次站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國畫鉅製《江山如此多嬌》前,反覆揣摩這幅由傅抱石與關山月合作、周恩來審定、毛澤東題款的稀世珍品。與以往明顯不同,等候觀看演出的人雖然很多,欣賞畫兒的卻越來越少,在我仔細研究的近半個小時內,只有一位中年人信口問了一句“這畫兒是誰畫的”。無論承認與否,這幅畫裡風光無限、畫外故事很多的藝術之作如今已然漸成一個攝影留念的特定背景,實際上,絕大部分中國名畫早已淪為僅供研究歷史文化的藝術背景,而非像《蒙娜麗莎》那樣獨立於藝的傳世瑰寶。是什麼導致了這一切,又該問誰?


於海東:中國有世界名畫嗎?

  我們曾經檢討過很多問題,唯獨缺失對待中國名畫的態度;我們做過無數問卷調查,同樣沒有關於中國名畫的內容……不僅如此,我曾當面問過一位大名鼎鼎的國畫家,他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是什麼?老先生想了想幹脆地回答:“忘了。”多年來對畫家的宣傳多於作品的宣傳,不僅營造出“人火畫不火”的中國藝術怪象,也成為導致中國畫家缺乏藝術自信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不妨列舉幾位如今在藝術品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大師級國畫家來看。先說齊白石,老人畫的水墨蝦最負盛名,但哪一幅蝦能稱得上他眾口皆碑的代表作呢?接著說徐悲鴻,他畫的馬,價格比任何一種馬跑得都快,誰又分得出哪一匹是他筆下可圈可點的丹青良駿呢?再說傅抱石,他的湘妃即使回眸不笑也值百萬元,這也同姿,那也同態,教人如何記得住哪一位更加與眾不同呢?


於海東:中國有世界名畫嗎?

我在百度搜索的結果如下:齊白石的國畫代表作最佳答案是“《墨蝦》、《牧牛圖》、《蛙聲十里出山泉》等”;徐悲鴻的國畫代表作推薦答案是“《九方皋》、《愚公移山》、《會師東京》、《奔馬圖》等”;傅抱石的國畫代表作最佳答案則是“《九歌圖》、《將進酒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這其中一些作品名目,即使美術圈內的專家們也未必猜得出所指為何,更別說平時連真跡都難得一見的普通大眾了。


於海東:中國有世界名畫嗎?

  名畫何以成名

  我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本名曰“世界大師名畫精粹”的檯曆,除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多克·安格爾的《瓦平松的浴女》、佩雷·牟利羅的《聖母子》外,其他的不知道怎麼就在我們的出版物裡變成了世界名畫精粹。較長時期以來,我們一直毫無疑問地被接受,從完全不知到說是就是,中間沒有任何理論賞析的過程,也沒有我們自己的欣賞角度和審美觀念,這不光對中國讀者不公平,對中國畫同樣不公平,而這些恰恰又是我們自己一手造成的。一組無法統計的數據,那就是我們一共出版了多少種有關“世界名畫”的圖書,推薦了多少幅“世界名畫”,有多少中國人通過此類宣傳途徑給予認可……無法理解的是,在由我們自己編輯出版的各種世界名畫選集裡,首先排斥的竟然就是中國畫。略去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等不論,僅盛唐一朝便湧現出閻立本《步輦圖》、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韓滉《五牛圖》等不朽名作。它們為什麼不能與歐洲歷史名畫同列一集呢?!有意思的是,曾有美國人向我的一位旅美畫家朋友這樣描述他的藝術見解,他認為,北京天安門上懸掛的《毛澤東畫像》和法國巴黎盧浮宮收藏的《蒙娜麗莎》同屬最偉大的藝術作品,不同的是,一個在燈光下展出,一個在陽光中展出。我很贊同他給出的理由:因為他(她)們都贏得了全世界的欣賞。事實上,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畢加索就以學習的態度臨摹過齊白石作品,不是國外藝術家不承認中國畫的世界地位,而是我們自己承認與否的問題。一個民族要有自信,它的藝術同樣如此。論起來,我們的歷代名家名作還少嗎?!


於海東:中國有世界名畫嗎?

  中國名畫的價值

  三十多年前,我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第一次近距離接觸中國古代名畫,那時候只要花上2角錢買張參觀券能面對面地看個夠,足以切身感受到名畫無時代的親近和藝術的無限魅力。如今,除在春秋大拍預展現場及民間收藏展上尚可零零星星見到幾幅需要自己判定真假的“古代名畫”,只能藉助越印越高檔的印刷品和越仿越逼真的高仿品來一睹其貌了,失去了從真跡中感受到更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領悟到更深層次文化思想的機會,商業化帶來的這種藝術隔閡必然使人們對國寶級的中國名畫越來越淡漠。作為藝術瑰寶,中國名畫也是一種可以為社會進步服務的寶貴財富,好在這種認識正在成為共識,我們的博物館、美術館終於要像我去過的歐洲一樣免費開放了,其積極意義至少有三:給了大量館藏藝術品一次走出深宮的機會,給了眾多觀眾一個可以直面藝術寶藏的機會,給了社會各界一個從容評判歷代國畫名作的機會。


於海東:中國有世界名畫嗎?

  當前正值國家大力發展文化建設的重要時期,免費開館雖是重要一步,關鍵還是能否把館藏的好東西儘可能多拿一點兒出來,讓那些具有時代影響力的中國藝術佳作在世界文化發展進程中,全面展示出自己的民族文化水準和藝術特色。否則,等到這個五歲孩子接著再問一句“中國畫為什麼沒有這些世界名畫那麼有名”,恐怕讓我們難堪的東西就更多了。於海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