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努力上了癮怎麼辦?

UP2012


假努力其實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用忙碌努力麻痺自己,自欺欺人。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避免焦慮,每日逼迫自己陷入忙碌中。如每天讀書打卡,一年要讀完100本書。每天讀上幾十頁,只為了完成任務般的打卡,然後沉浸在達成目標的喜悅及朋友圈的點贊和羨慕中。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究竟想要怎樣的生活,到底什麼才是自己最需要努力突破的,選擇什麼樣的書籍,怎麼讀,怎麼能將書中的內容與實際結合。

有的人在經歷過幾次努力依然失敗之後,由於認知系統懶惰,將努力付出的痛苦與失敗建立錯誤的聯結。導致其在後續的生活中,不願意再努力,不願意再投入。長期如此就會陷入習得性無助中。假努力本質也如此,不過是多了一層偽裝而已。

總歸是內心缺失了活力,不願意去思考嘗試,害怕失敗,更害怕付出與收穫不平衡。人生短暫,人各有志,無論怎麼選擇,餘生不悔即可。


奇蹟般存在的


不破,不立!

當你提出這個問題時,你就已經意識到了假努力的長遠危害。這時只需狠把勁,自損三百,親手死開所有假象。

但這個過程無疑是痛苦的,不然你也不會來提問了。怎麼說呢,凡事都有因果,都有代價,你現在不願意主動去承受,遲早它會找上你的!

每個人都有假努力過,你不要覺得這是一件很羞恥很罪過的事情 更不要覺得撕破之後很難堪,其實很多時候大家都看得出來你有沒有努力,只是看破不說破而已。如果你主動來,可能人家還會高看你一等。

而一旦你具有了這種魄力和毅力,相信我,你一定會前途無量的。孫中山不也還經歷了三起三落嗎,一時的挫折有什麼可怕的,走到最後的才是贏家。共勉!





阿緒呀


我理解的假裝努力是那種看著花了很長時間學,但是結果不如人意讓人唏噓,高中時也見過類似的同學,一天到晚都在學習,但是最後考上二本,不是說考砸,而是一直成績都不怎麼好。我沒有要瞧不起這些同學或者有別的什麼意思,只是我覺得一個人的努力和他最後的收穫對不上這件事本身是值得關注的。

避免假裝努力,我提出以下兩點。

一 學會深思

就備考來說,努力不是你花了多長時間,做了多少卷子,至少我認為有效功應該是你在這些時間裡消化了多少知識,應該要包含一種深思的成分,比如歸納了哪些題型,弄懂了哪些解法。一套卷子做下來並不算努力的證明,而應該深挖每個題,進一步思考。有你的思考在裡面才能融會貫通真正有收穫。

二 合理安排時間

我所認為的假裝努力還有個特點——分不清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事。他們可能會這麼想“快考試了,我要複習,不能放鬆”,甚至於一整天都在這個狀態,不知道給大腦放鬆,於是在大腦處於一種疲憊狀態時仍堅持他所謂的努力進而使得效率低下。但是他們給人的感覺又確實是學了一整天。會學習的人應該在一定程度上知道怎麼安排時間,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事。一方面明確什麼時候應該休息,另一方面能安排好什麼時間段該複習什麼,遊刃有餘。


由他老師


很多人在面對別人質疑的時候,不是用自己的能力打對方的臉,也不是用學習的心態來請教對方,而是說一句“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嗎?為了學習多辛苦嗎”之類的話而回擊對方。

聽起來好像是再說我很努力,我已經做的很好了,你不應該質疑我的。

這種人就是我們常說的“假努力”的人。

他們和那些努力的人一樣,一樣的認真工作,一樣的加班加點,一樣的看書學習, 而不一樣的呢?真正努力的人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假努力”的人的生活還是一塌糊塗。

那些“假努力”的人,你們不妨問問自己,在你們覺得自己很努力的時候你們都學會了什麼?你每天都和別人一塊上下班,你學到了多少專業知識?你看了那麼多的書,懂了那麼多的道理,為什麼還是過不好眼下的生活?

你們懂的很多的道理,知道該怎麼做生活才能做的更好,不過你們把那些道理都用來幹什麼了?都用來安慰別人了,每當有朋友不如意時你總能用自己的道理寬慰他們。總能給他們舉很多的名人名事,那我們自己不如意呢?喝酒消愁、讓別人來安慰自己,你們從來就沒有想過把那些道理套在自己的身上,從來沒想說用自己懂得的道理來過好這一生。

這就是“假努力”的人和真正努力的人本質上的區別。



格物致知春夏


我一直覺得自己做事認真,特別努力。但就是不出任何成績,自己還很懊惱。後來才發現,大多數的努力好像只是感動了自己,並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比如喜歡規劃未來要如何,要達到怎樣的目標,但是卻總是在拖延,想的多,做的少。每次受挫後好像總在反思,實際上確是屢教不改。於是,總在糾結中否定自己。現在,我開始學會和自己和解。大部分人都是假努力,只是給某些人看的。在朋友圈每日的打卡,每天為生活的緊張工作,每天積極向上的研究美食,但是真正開心與否,只有自己知道。所以,不用想著怎麼辦,只要你覺得這樣過得舒服,快樂,就很好。



吳南風


其實努力並不分什麼真假,而是自主和非自主的,所以我理解你所說的假努力可能指的是非自主的,也就是被迫的去努力,因為假如不做出努力的姿態自己就會感到有壓力、焦慮,或許也會擔心自己在別人眼中不夠努力。

所以怎麼辦呢,就像我的頭條號一樣:自主人生,我們所做的事情其實都是為了達到自主自己人生的目的。

有一種說法就是特別努力的人,這種動力來自於要求完美、成就心比較大的父母。如果孩子小時候總被父親父母要求或指使去做這個做那個,並且總給孩子一個信息:你做的還不夠,你還可以做得更好。這樣長大之後的影響就是:總覺得自己努力還不夠,會不斷追逐外在的成就感來建立自己的價值,一旦處於一事無成的狀態,就會有一種強大的動力鞭策自己去做更大的努力和挑戰的目標。口頭語是:我試一試,我試著做做。

當然話又說回來,適當的努力對人生是有很大的推進作用的,也是必須的,只是程度上不能太過,那樣的話就疲於奔命,失去人生本來的樂趣了。

我有一個人生5種動力的測試,其中就有要努力,要完美,要堅強等,在適當的分值就不需要調整,假如過高或過低,都是可以來調整的。


自主人生


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們其實過的是一種“偽生活”。是自己精神意識支配下的生活,一味地為生存而奮鬥,甚至從不管自己在這個奮鬥的過程中,是否快樂,或許就是痛苦。日復一日,看是很努力的樣子,習慣了,也就上癮了。

在生活中,感知並愉悅著,才是真實而美好生活的新標準。有了這個終極美好的目的,作為導向,我們在生活的過程中,才會有努力的方向。生活需要努力,但更需要在努力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的存在。不然呢?所有的努力,只是虛度光陰而已。所謂的上癮,就是感知不到生活的愉悅,是一種無奈空虛後尋求的自我安慰性的刺激,是感知失衡後的失望絕望。

有了愉悅生活的目標,精神意識活動就有了方向。感知不需太用力,更不用上癮,努力才是真的努力!





感知在當下


結果不會弄虛作假!每個人的轉折不同,就要看覺悟的早晚了!



妙蓮佛心


假努力當不了真,結果成不了真

別自欺欺人,上了癮就戒掉,結果騙不了人

好好學會努力吧


千瀾love


呵呵,不小心知道了自己一些事,才發現自己所在乎的事是那麼可笑,所以啊,對自己好點,反正已經這麼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