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青銅器竟然是邢臺人制造的,你知道嗎?

許文嬌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曾思量再三,最後還是決定回答這個問題。這個提問的確有些問題,至今為止,沒有任何資料和證據可以證明中國最大的青銅器是邢臺人制造的。因為年代久遠,且當時的文字甲骨文也與現代文字不同,僅鼎內的銘文是“司母戊鼎”還是“後母戊鼎”就存在諸多爭議,其製造資料更是難以考證,所以該鼎是邢臺人制造的說法無從談起。但是,該鼎確實和邢臺人有著絕對的關係。

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被稱作中國的鎮國之寶。該鼎長112釐米、寬79.2釐米、高133釐米、壁厚6釐米,重達832.84公斤,它不止是中國最大的青銅器,更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該鼎內銘文,且不管是“後母戊鼎”還是“司母戊鼎”(本文以國家博物館的名稱為準),其意思均是祭祀母親“戊”。“戊”是商王武丁后妃“婦妌(jìng)”的廟號,婦妌去世後,她的兒子為了祭祀她,鑄造了後母戊鼎。

商朝第二十三代王武丁是商王朝後期一位非常有作為的君王,他勤於政事、任用賢能、勵精圖治,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展,史稱“武丁盛世”。這些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后妃們。武丁正式立為王后的只有三位,即婦妌(婦戊)、婦好(婦辛)、婦癸,史稱“武丁三配”。三配之首的婦妌,便是本文要說的邢臺人。

婦妌又寫作婦井,是井方(方,指方國,方國或方國部落是指中國夏商之際時的諸侯部落與國家)之女。井方(邢地),即為今天的邢臺市。商王武丁時期,邢(井)伯之女婦妌嫁於武丁為後,邢地乃成為邢(井)伯世襲封地,為商朝的肘腋之國,是商國北部屏藩,也是有權參與商代先王祭祀典禮的少數方國之一,婦妌作為井方之女而成為商朝的王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婦妌善於農業種植,尤其擅長種黍;她管理農業、參與征伐、從事祭祀、負責先導、進貢等一系列王室活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大量記錄婦妌種植的信息,其中一條說“婦妌乎黍於丘商”,意思是說,婦妌組織人到丘商這個地方去種植黍。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今天的我們尚且如此,在當時的朝代,農業種植更是關乎王朝存廢的根本。婦妌的種植不僅養活成千上萬的國人,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更為商王朝開疆拓土的軍事行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婦妌不僅精於種植,而且還參與征伐。殷墟甲骨文中還有關於她征討龍方的記載,可見她也是位內能安邦治國、外能討伐征戰的女中魁傑。此外,婦妌還負責祭祀、納貢、進貢等重要的王室活動,由此可見她在商王朝是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在商王朝的“武丁盛世”裡,有著婦妌不可磨滅的貢獻,深受國人的愛戴與敬重,這也是兒子鑄鼎祭奠她的重要原因。後母戊大方鼎是留給後人的歷史文化瑰寶,也是對婦妌於商王朝不世功勳的旌表。


長林漫話


司母戊大方鼎,是國之重器,是民族的象徵,是全國人民的魂寶,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象徵,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不牽扯邢臺人還是張北人。

司母戊大方鼎是商王丁為祭祀亡母戊而製作的,雖王母戊是邢臺人(有待考證),但鑄鼎卻是國之大典,商朝之大,巧工之廣,物阜之豐,何以只用邢臺人,本人認為是無稽之淡,某些考古者不能以偏面文字,斷章取義,強加定義而成為千古笑柄。


鳳凰之舞9


這樣看比較好點:秦磚漢瓦,秦磚巨大外,還有紋飾;漢磚有雕刻更巨大,互當精美,但不大;而燕瓦巨大。

可見這一段歷史的人尚大,而燕州更盛,燕地是現河北省,邢臺在其內。保不齊鑄造當時也尚大,可鑄大器,從而司母戊可由邢臺人鑄,可能性是有的,須有再大器出土證明,才確立。

用記念誰,由其出生地造出,不靠譜,如乾隆御製,不是帝王手做,僅其年間製出而已,御製具體人仍工匠,無記名罷了。

秦始皇修長城,李冰父子修都江郾,蔡候發明造紙術,隋煬帝挖運河,等等,都是當時管轄人掛名而已,具體都是當時無記名工匠雙手弄出的,與掛名人無關。

法老金字塔.雅典神廟.泥板契形字等,造制人逃走,享用人不會造也不修,終成廢墟了。

而古中國后王朝焚盡前王朝宮宇,自再建,屬斷前王氣,興自王脈,代代傳至清,呈北京樣式雷家,祖傳宮殿營造法,而傳延有序,從而現宮殿與幾千年前的式樣相同。自會造,毀了,還可造。因而古四大古蹟,僅中國延傳不斷不絕的。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司母戊鼎也稱“司母戊大方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面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稜,扉稜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隻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鼎腹內壁鑄有銘文“司母戊”。據考證,司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深腹,下部微收,鼎上有一對立耳。自鼎足至立耳通高1.33米,器口長1.1米,寬0.78米,重達875公斤。形體雄渾凝重,紋飾精美,線條流暢。鼎是上古時代祭祀用的一種金屬器物,司母戊鼎是商王文丁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