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苓怎麼種植?


豬苓是一種常用的菌類中藥材,在我們國家很多地方都生長。其中河北、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生長的較多。我們鄂西北地區多山,林木繁茂,在原始森林神農架、蒼浪山、五當山近鄰的山區地帶,以前生長著許多野生豬苓。隨著豬苓在醫學上應用增加,野生資源越來越少,供求矛盾日趨突出。近年來隨著人工栽培豬苓獲得成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們開始嘗試著進行豬苓的人工栽培了。

目前的人工栽培豬苓主要有大棚地面栽培、大棚塑料箱栽培、林地仿野生栽培等方法,現在就以林地栽培法為例,為您介紹豬苓的栽培技術。



植物生長特性

  1. 豬苓別名野豬糞、粉豬苓,為擔子菌綱孔菌科,菌絲特化形成菌核,與密環菌共生存。豬苓生長於地下,地溫8~9℃時開始生長,15~20℃最利於生長。25~30℃時,肖菌絲停止生長,進入短暫休眠。溫度降至8℃以下時進入冬眠期。
  2. 菌核基質含水量以30~50%為宜,基質含水量低於30%或高50%生長緩慢,容易衰老。空氣相對溼度在40%~60%為好。
  3. 豬苓為需光性菌類,對光照需求不多,但是光照強度過低或過高都不利於豬苓生長,最好保持在300~500勒克期為宜。
  4. 偏酸性土壤非常適合豬苓生長,土壤PH值在4.2~6.6之間最為適宜。肥沃疏鬆的繁殖土中長出的豬苓粗壯,俗稱“豬屎苓”,貧瘠的土壤中長出的豬苓乾瘦,俗稱“雞屎苓”。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在3%以上才利於豬苓生長,低於3%則豬苓生長緩慢。

栽培技術

[一].選地整地



  • 我們鄂西北山區位於秦巴山脈南面,海拔多在500~1500米,山谷間林木繁茂,青岡村、櫟樹、樺樹等灌木較多,空氣清新溼潤,地面落葉常年累積,形成了豐厚的腐殖層。東南向、西南向的半陰坡地是栽培豬苓的理想之地。

[二].繁殖方法


  • 當前人工生栽培主要以較小豬屎苓和雞屎苓採用密環菌進行培育。有部分農民採用天麻密環菌栽培,由於菌絲細而多,其產量較低。在栽培時應選用菌絲粗而稀的菌種。豬屎苓商品價值高,是目前最好的栽培品種之一。

[三].栽培時間

春季3~4月份或秋季9~12月份都可栽培,這時豬苓正處於休眠期,是栽培豬苓的最佳時期。

[四].栽培方法


  1. 豬苓栽培與天麻種植相似,栽培方式也是選培育的菌材在者林下挖坑栽培。一般坑深30釐米,長寬各70釐米。林下栽培既防止破壞森林,又能為豬苓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和保護水土流失。
  2. 栽培前首先要培育好密環菌的菌棒和菌材。採伐新鮮樹棒,最好用青岡木,粗約10釐米,長約50~60釐米,栽培前先架空晾曬15天備用。坑底鋪上一層新鮮青岡樹葉,放入菌材,間距10釐米左右。然後選擇鮮無傷的野生小豬苓,或把大的豬苓塊莖分成小塊,每塊大小如核桃一般。用手指壓緊,使菌絲斷裂,讓斷面與菌材緊密結合。
  3. 一根菌材上可放7~8個豬苓種塊,種子間距為15釐米。然後撒入豬苓專用密環菌,每平方米約需菌種4~5瓶。第一次層放完種子後蓋土和菌材平齊。種植第二層與第一層方法樣,最後覆土15~20釐米,略高出地面,呈龜背形。開好排水溝,防止洪水進行窯內,使豬苓腐爛。

採收加工

  • 豬苓是多年生,一般栽後兩年才可以採收,但產量不高,栽後三四年才是豬苓的繁殖旺盛期。收穫中要注意表面土層中的菌核,全年都可以採收,以夏秋季採收為好。豬苓長到15釐米左右長,厚度在3釐米左右時,就可以採收了。色黑質硬的稱為老核,可做商品苓曬乾出售;達不到採收標準的色澤鮮嫩的灰褐色或淡黃色的豬苓,一般核體鬆軟,商品價值不高,可以讓其繼續生長或者留種備用。


總結,豬苓是一種具有較高利用價值的中藥材。根據豬苓的生長特性,宜地制宜在山區林間發展豬苓種植,投資少,既能為我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又能保護環境,一舉多得。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鄖陽老五


豬苓怎麼種植?看見這個問題,心裡生出一股想科普一下的衝動。我是專門搞種植技術分享的,自己所熟悉的種植知識都想分享給大家。這個問題很新穎,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什麼是豬苓?因此,回答此問題之前,我先來科普一下豬苓的知識,然後再一步一步的講解豬苓種植技術。

什麼是豬苓?

豬苓是一種多孔菌科豬苓屬的真菌類植物,原本野生於松柏林、闊葉林、次生林、竹林等植物樹根或枯腐樹木的根際,其中次生林分佈最多。豬苓的區域分佈,主要在我國中西部的陝西、四川、雲南、山西、河南等地山區,其中陝西和雲南的產量最大。

豬苓的名字很多,別名有叫野豬苓、野豬食、野屎苓、黑豬苓、粉豬苓、地烏桃的,也有叫茱苓、楓苓、豕苓、苓的,是一味具有利水滲溼功效的中藥材,因其富含有機酸、生物素、蛋白質、多種酶、豬苓多糖等,具有防治多種疾病的重要價值而備受中藥界的歡迎。於是,慢慢的種植豬苓就成了自然現象。



豬苓的生長習性是怎樣的?

從野生豬苓的分佈情況看,一般在1000~2000米海拔高度之間,其中1200~1600米之間為最多。在自然條件下,豬苓多以菌核狀態存在。菌核是一種由菌絲體交織而成的休眠體,豬苓的菌核呈不規則狀,表面凹凸不平,大小差異很大,表面呈白色、灰色、黑色。一般一年生為白色,兩年生為灰色,三年生為黑色。因而從菌核顏色,可判斷豬苓的年齡。

豬苓的生長髮育,要經歷擔孢子、菌絲體、菌核、子實體四個階段。擔孢子在適宜條件下萌生出初生菌絲和次生菌絲,無數的菌絲密集纏繞成菌核。菌核在遇到蜜環菌與合適條件下,萌生出新的菌絲,並突破菌核表層形成白苓,進而開始無性繁殖的過程。豬苓不能自養,也不能寄生或腐生於其它植物體,必須由蜜環菌提供養分,與蜜環菌保持共生關係。



豬苓的種植技術有哪些?

豬苓的種植與別的作物不一樣,方法多樣化。在眾多栽培方法中,應用最廣的是山區半野生栽培法。栽培之前,需要選擇地塊與段木。地塊選擇不嚴格,但段木選擇卻有講究。

1、豬苓種植如何選擇地塊?種植豬苓的地塊沒有特殊要求,一般選擇林場附近,便於採集段木。選擇海拔高度1200~1600米為宜,土層深厚、壤質鬆軟、富含腐殖質的地塊即可。

2、豬苓種植如何選擇段木?種植豬苓時的段木選擇有講究,不是什麼樹木都行的。一般主要選擇闊葉林的樹,比如槐、柘、柳、橡、樺、柞、櫟、椴、榆、楊、槭、櫧等樹種,是段木的較好材料,其中以殼鬥科與樺樹科的樹種為佳。豬苓生長依靠蜜環菌提供養分,而蜜環菌需要段木來培養,所以種植場儘量選擇林場周邊,至少是較近的地方。

3、豬苓人工栽培方法有哪些?豬苓的人工栽培方法很多,有室內栽培法、室外栽培法、山區半野生法等。室內栽培法有池種法、筐種法、箱種法、地下室栽培法、防空洞栽培法等;室外栽培法有堆栽法、窖養法、遮陽坑栽法、半坑栽法、塑料大棚栽培法等。不過這些方法不常用,主要是稍顯麻煩,目前常用的方法絕大多數是山區半野生栽培法。

4、半野生栽培法是如何栽培的?這種方法比較常用,大家都可多瞭解一下。一般採用直徑5釐米左右的樹枝作段木,截成30釐米長的小段,在段木左右兩側,每隔5釐米左右砍個魚鱗口,將豬苓菌核塗抹於此,使菌種的斷面與蜜環菌結合起來。栽培時在上面蓋一層溼樹葉,覆蓋細土5~6釐米,輕輕壓實,然後再輕輕蓋上一層1~2釐米樹葉。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選擇好地塊後挖坑種植豬苓時,坑的長、寬、深分別是長25~30釐米、寬20~25釐米、深15~20釐米。勿太深,也勿太淺,合適最好。



種植豬苓的田間管理有哪些內容?

豬苓田間管理簡單,由於栽後無需鬆土、除草和施肥,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即可。

1、注意控溫控溼,乾旱時及時澆水,下雨時及時排水;

2、夏季時注意遮陰,冬季時覆蓋保溫;

3、防止人畜踐踏,防止人為偷盜。

種植豬苓時如何防治病蟲害?

豬苓的病蟲害比較少,主要有螞蟻、蠐螬、鼠害等。搞好清潔衛生,能很好的預防。栽培時在坑底施撒石灰,能進行有效消毒。栽培後發現螞蟻、蠐螬、鼠害等,可用70%乙醇噴殺。



豬苓的採收與貯藏有什麼技術?

豬苓是多年生菌類藥材,通常栽培的生長週期為4~5年,能採收時需要及時採收,預防被野生動物破壞。採收方法是採老留新,但要不斷新添菌材,亦可邊採邊栽。

豬苓菌核採收後,除泥去沙、去掉菌索,直接曬乾、烘乾或晾乾,然後進行貯藏。豬苓需要貯藏在乾燥、陰涼、通風、清潔的倉庫中,注意防潮、防蟲。

總結:由於豬苓的醫用效果突出,據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豬苓具有抗輻射、抗衰老、增強免疫力等功效,並且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所以,種植豬苓的前景還是不錯的,並且管理簡單。個人覺得,大力種植豬苓的前途是值得看好的。好了,今天對豬苓種植的技術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對豬苓種植有興趣的朋友們能帶來幫助!


種植大世界


山區半野生栽培豬苓,常採用溝栽、坑栽和活樹根(樁) 栽培。一般選擇海拔800〜1500m的山區、半陰半陽、坡度小 於40°、次生闊葉林或灌木叢中的樹旁,選直徑較粗、根部 土層深厚的闊葉樹,在根部刨開表土,找到1〜2根較大根,沿 根生長方向挖寬30cm,長lm左右種植坑,露出根部,切斷須 根及根梢,在距樹幹20cm處,將刨開的側根根皮環剝3〜5cm, 坑底鋪上5〜10cm厚半腐爛樹葉,沿根10cm左右處擺放預培好 的菌棒,或者密環菌菌種及適量小樹段。將豬苓菌核撒播在 樹葉中,用腐殖土填平並略高於地面,上蓋適量樹葉或雜草。 坑栽法同室外栽培的坑栽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