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花梨和非洲花梨如何辨別?

槐--等待春天


首先糾正一下,現在紅木市場對非洲花梨的稱呼,不單單指一個樹種,而是一種泛稱、統稱,是一些紅木商家針對產於非洲的花梨木的一種概括的稱呼。非洲花梨的稱呼是商家出於各種各樣的目的而流行沿用起來的。這些不規範名稱不能用來特指刺蝟紫檀( 嚴格意義上的非洲花梨應該就是刺蝟紫檀),它們是廣義範疇概念,而刺蝟紫檀就是特指一個樹種,是紅木國標裡面29樹種之一。就我的實際經驗來說:南方的紅木市場對非花的認識就是刺蝟紫檀,就是草花梨,而在北方的北京、大城一帶的認知,緬花才是草花梨,非花就是臭臭的那種非花,名稱的差距造成了現在紅木市場的魚目混珠、雜亂無章。

緬花水波紋大板成品
說完了名稱的區別,咱們再來講講究竟該如何去區分緬花和非花。這裡咱們要拋開刺蝟紫檀,單講目前流行於紅木市場的那些所謂的非花和緬花的區別在哪裡。對於初學者來說,木紋鑑別、味道香臭、芯材邊材、氣幹密度等詞彙過於抽象,不具體也不現實,我重點從大家簡單易學的角度來說說:

其一:木材學名的重要性。大家在選擇紅木傢俱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商家此種木材的學名,如果說是大果紫檀、鳥足紫檀,那就必是緬花無疑。其實緬花也是一個統稱,特指大果紫檀和鳥足紫檀,相對於非花更加具體罷了。鳥足紫檀是在最新一次的國標紅木更改中併入緬花一類的。如果商家告訴你是安氏紫檀、非洲紫檀或者非洲哪個國家的花梨木等等,那就必是非洲花梨無疑了。

緬花虎皮紋傢俱

其二:如果確實想學習紅木知識,就需要提前入手一件對應的東西,這個完全可以從小把件、手串做起,花費也不高,前提是有懂行的帶著入門。到手後要仔細揣摩,掌握紋路和味道的特徵。對於一些初學者來說,木頭的味道是很難去區分的,以我自己經歷而言,剛開始根本就聞不到具體的味道,那時候讓我來說什麼是木頭的香臭,根本就是傻傻分不清的。所以說一定要有這麼經常把玩揣摩的一步,把味道和紋理特徵牢記於心,這樣對於兩者的分辨,才會水到渠成。

緬花極品大水波

其三就是價格的區別。從目前整體紅木市場來看,不論是材質、紋理、味道還是市場稀缺度,緬花大有成為紅木老三樣替代品的趨勢。在大部分紅木從業者中來說,“緬花就是下一海南黃花梨”的認知已成為共識。另外從這幾年具體行情來看,隨著“替身”上位,包括浙江東陽在內的一些國內紅木加工基地也越來越多地選用緬甸花梨作為原材料製作傢俱,一套六件套組合沙發的價格便宜的2---3萬元,貴的則要8、9萬10萬元以上了,這在幾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非花傢俱的價格則會很便宜的。

非花常見紋路板材

不過價格的區別也不絕對的。有些黑心商家的非花傢俱,要價也是很高很高的,這就需要你有敏銳的眼光去甄別,通過討價還價看商家的降價力度、通過本文第一條諮詢木材學名去分辨了。

非花傢俱成品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哈,希望能幫到您!


老東家文玩


在材質上緬甸花梨更細一點非花紋路粗糙,在味道上 緬花的味道很好聞,清香,聞了以後提神,非花是臭臭的。在製作上,非花的傢俱估計大部分都是上漆,緬花的都是原木或者是燙蠟工藝的,原木木紋能很清晰的看出真假。其他詳情可以關注我,大家互相學習吧。紅木的文化水很深,不是一朝一夕能學會的,我們只能一邊走一邊學


濟寧小陳話紅木


緬花是香的氣味,非花是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