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我走”5歲男孩隔著水晶棺呼喚媽媽,讓人心疼又無助

媽媽對孩子來說,是生活中最為堅強的依靠,任何人也無法代替媽媽的位置,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會出現孩子大多數和母親比較親密的情況。

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相對比較多,不僅在生活上給予孩子最為周全的照顧,同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會當充當人生導師的角色。

“媽媽,帶我走”5歲男孩隔著水晶棺呼喚媽媽,讓人心疼又無助

有媽媽陪伴的孩子,不僅會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同時,在他們未來的道路上也會有著更堅強的支撐,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此的幸運,能夠得到父母的照顧。

小王是一個年輕的媽媽,在外出的時候,因為發生了異常交通意外,讓小王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但是,小王還有一個5歲的男孩,這次的出門,使這對母子沒有了見面的機會。

“媽媽,帶我走”5歲男孩隔著水晶棺呼喚媽媽,讓人心疼又無助

讓人心碎的一幕,就發生在喪禮的現場,這位小男孩趴在了小王的水晶棺材上面,一動不動,嘴中還在默默的唸叨著:媽媽,你醒醒啊,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帶我走,好不好”

並且一直注視著母親的容顏,沒有一刻離開,看到這個場景的人,都在默默地擦著自己的淚水,不知道如何安慰這個5歲的孩子。

男孩的樣子真的非常的無助,現場的人心疼的要命,甚至有很多人說自己的心碎了,當生活中的不幸降臨的時候,孩子的內心該有多麼的無助。

“媽媽,帶我走”5歲男孩隔著水晶棺呼喚媽媽,讓人心疼又無助

當家中有親人去世的時候,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

1、儘量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給他們一段緩衝期

當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他們對去世可能並沒有多大的概念,這個時候,最好採用謹慎的方法對待,在情感上面給孩子一個緩衝期,讓他們慢慢接受親人離開的事實。

這樣才會讓他們的傷口變得沒有那麼深、那麼劇烈。

“媽媽,帶我走”5歲男孩隔著水晶棺呼喚媽媽,讓人心疼又無助

2、陪在孩子的身邊,給他們更多的關愛

對成年人來說,親人的離世非常的痛苦,看到孩子悲痛的樣子,內心也是無比的難受,可能要承受雙倍的悲痛。

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儘可能的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呆在他們的身邊,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關愛,避免因為親人的離世,而讓他們承受到更沉重的打擊。

3、不要直接用語言刺激孩子

在生活中,不管因為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了親人的離世,都不要用過於激烈的語言刺激孩子,孩子的內心世界以及防線是非常薄弱的。

任何嚴重的語言都可能會讓他們的世界崩塌,對幼小的心靈來說會是二次的打擊,這樣的傷痕是沒有辦法癒合的。

“媽媽,帶我走”5歲男孩隔著水晶棺呼喚媽媽,讓人心疼又無助

4、儘量迴避曾經的回憶

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家長儘量避免回憶曾經美好的一切,這些在你心裡中是最為難以忘記的記憶,但是,對孩子來說也許是一次一次的折磨,會讓他們剛剛癒合的傷口不斷被扯開,對孩子的傷害會是反覆的。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降臨,所以,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要盡情的釋放自己的情感,相信上述的案例很多人看後都會有很大的觸動。

“媽媽,帶我走”5歲男孩隔著水晶棺呼喚媽媽,讓人心疼又無助

而親人的離世是每個人都需要遭遇的人生場景,但是,這樣的場景對孩子來說卻是莫大的不幸,甚至會讓他們的一生都埋下陰霾。

所以,對待此時的孩子,一定要更加的細心和耐心,才會讓他們心靈得到撫慰。

今日互動話題:當孩子在面對親人去世的時候,家人應該怎麼做,才不會使他們的內心留下傷痕?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