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在哪裡?

wangbabulao


大觀園還有一種說法是在揚州。

康熙南巡的時候,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李煦及眾多當地鹽商捐資,在揚州高旻寺西側修建了皇帝行宮,也叫塔灣行宮。

歷史上塔灣行宮規模宏大,康熙、乾隆南巡都多次來此。可惜高旻寺及塔灣行宮已經在兵火中毀於一旦,無法根據實際的建築格局判斷。

曹雪芹對揚州有特殊感情,以塔灣行宮為原型也不足為奇。


小馬流浪記


相信凡是熟悉小說或者電視劇《紅樓夢》的朋友,肯定都不會忘記其中那場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橋段。那個到處充滿新奇玩意的大觀園,真是讓鄉下來的劉姥姥大開了眼界。其實,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劇,對於大觀園的描寫和展示,都是極盡風采,那裡面的怡紅院、瀟湘館、蘅蕪苑、稻香村等等,都因為處處牽動著裡面的每一位男女主人公的命運,而無一不讓人遐想不已。

那麼,在小說原著作者曹雪芹筆下的這個大觀園是否有著原型呢,它到底位置何處?而這也正是紅學研究的一個分支。

目前來說,關於大觀園主要有這幾種說法,一說是南京袁枚的隨園。袁枚是清代乾隆年間的大詩人,他曾在說過《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指的就是自家的隨園。但這種說法,後來被史學家顧頡剛予以駁斥,他說,袁枚和曹雪芹雖然年歲差不多,但袁枚自己卻說兩者相隔已有百年,由此可見他這種說法純屬臆說。

一說是北京的恭王府的花園。這種說法的代表人物是大紅學家俞平伯先生,他就從作者的生平以及原著中的各種線索入手,最終考證出大觀園應該在北京。另外一位紅學界周汝昌先生也指出大觀園正是北京恭王府,而且是恭王府的前身。

此外,也有人認為這大觀園實際上是在杭州的西溪。持此說法的人認為,《紅樓夢》的作者並非是曹雪芹,而是寫出《長生殿》的洪昇,而洪昇的家鄉正是杭州的西溪。

除過上述說法外,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這座大觀園應該在西安。因為劉姥姥曾在遊覽大觀園的時候說“在這長安城中”之類的話。

時至今日,無論是北京還是上海,都根據《紅樓夢》的描述修建有自己心目的大觀園。而且從歷史發展來看,小說原著中的大觀園的建築及園林設計等對於後世園林建造產生了較深的影響。那麼,伴隨這部名著而流傳至今的大觀園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或許真是有歷史原型,或許也就只是作者的一種藝術創造而已。


書房記


【大觀園】
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在把賈元春由一個貴族千斤小姐描繪成一個“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中作史女,後又被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時,承蒙皇帝恩准,允許回家省親,賈府為迎接賈妃的回家省親而出巨資建築的一處貴族園林。

大觀園的建築面積為:它周圍有"三里半大”,“正門五間,上面桶瓦泥鰍脊,那些門欄窗楠,一個一個的都是木匠藝人通過藝術,細細的精過刻畫出很多新鮮的花樣來,上面沒有用朱粉來塗飾,一色的水磨群牆。

下面白石臺磯,鑿成西番草的花樣。左右一看,都是雪白雪白的粉牆。牆下面虎皮石,隨勢徹去,果然不落其富麗俗套……

園內有流泉曲水,翠山疊峰,奇花異草,珍禽貴獸,樓臺亭榭,真是其景象萬千。

就連賈妃在轎內看這個“大觀園”的內外建築的如此豪華,也默默的嘆息其太過“奢華過費”。

“大觀園”的這個名字是賈元春親自起的。

《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都是緊緊的圍繞、活動在這個園林裡面。

其中,賈寶玉住怡紅院,林黛玉住瀟湘館,薛寶釵住蘅蕪院。

可以說,大觀園就是《紅樓夢》這些典型人物的典型生活環境。

據有關專家考證,曹雪芹在小說《紅樓夢》中所描繪的大觀園,有實際地點作為藍本,這個地方相當於北京什剎海稍西的恭王府。

【見周汝昌的著作《恭王府——紅樓夢背景素材探討》】

作者:一片紅與紅樓夢,歡迎關注我,專業為你解讀、寫作《紅樓夢》中的人與事。


一片紅與紅樓夢


《紅樓夢》裡的大觀園是賈府為了迎接元妃而興建的省親別墅。當賈政帶領眾清客和寶玉,進園題匾額時,走了大半天,尚未走完,後來元妃省親看後,都覺得太奢華過費了。幾百年來,人們對於紅樓中所描寫的大觀園具體在哪裡,也是猜測眾多,莫衷一是。很多人認為是北京的恭王府,還有一些人認為是南京的隨園。

1、南京的隨園。這是由乾隆間曹雪芹的朋友明義首創的。他在《題紅樓夢》詩題下小序雲:“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蓋其先人為江寧織造,其所謂大觀園者,即今隨園故址。”當時的隨園主人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康熙間,曹楝亭為江寧織造……其孫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大觀園者,即餘之隨園也,明我齋(即明義)讀而慕之。”嘉慶年間的裕瑞在《棗窗閒筆》裡說:“聞袁簡齋家隨園,前屬隋家者。隋家即前曹家故址也,約在康熙年間。書中所稱大觀園,蓋假託此園耳。”因曹家任江寧織造幾十年,長住金陵,加上曹雪芹的朋友和隨園主人說得如此活靈活現,因此,此說從乾、嘉年間即開始廣為流傳,以致胡適在《紅樓夢考證》仍承認此說。

2、北京的恭王府。這是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在《紅樓夢新證》再版時提出的主張。吳柳的《(京華何處大觀圈)贊成此說。他從遊覽的角度。把大觀園景色與恭王府作一比較,提出不少新穎的問題,如有康熙題字的刻石,園中水源有活水等。恭王府是全華北首屈一指的私人住宅,大小房屋達三百多間,建築風格與大觀園類似,因而引起了人們的濃厚興趣。然而這也只是一種美好的想象,經有的學者細密考證,發現恭王府是曹雪芹死後二十餘年才興建的。而王府的後花園則是曹雪芹死後百餘年才興建的,是同治、光緒年間赫赫有名的恭親王奕欣手中完成的。至於康熙題有“福”字的刻石,則可能是興建園林時從別處移來的。活水問題則不存在,大觀園優美之處固然在於有股清泉由牆外引進,而此園實無此水。據專家勘探。園中地基比外面水源高,無法自流。園中池塘之水,系從園中打的深井日夜車水灌入的。這樣,曹雪芹寫大觀園自然無法以此作依據了。

其它的還有南京織造府西花園、北京的醇王府等等說法。但到底是哪一處,卻還是個“世界性的難題”。

1984年,北京政府根據《紅樓夢》中的描寫,於北京西城護城河畔建造了一座現實中的大觀園,先是用於電視劇的拍攝,後來開放成為景點。真正把曹雪芹文字當中的大觀園搬到了現實中。可是,無論怎樣雕樑畫棟、亭臺樓閣,似乎總是讓人覺得缺少點什麼。也許那個東西正是人們腦海中不能實現的美好,也許它正是那個叫做“意境”的東西吧!


小陵野叟


其實真的想要找到《紅樓夢》中大觀園所在的地方,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作者其實在書裡故意混淆了視聽。

《紅樓夢》第十六回中,寫賈蓉跟賈璉說老爺們已經商定了省親別墅的位置,賈蓉先回說:“我父親打發我來回叔叔:老爺們已經議定了,從東邊一帶,藉著東府裡花園起,轉至北邊,一共丈量準了,三里半大,可以蓋造省親別院了。已經傳人畫圖樣去了,明日就得。叔叔才回家,未免勞乏,不用過我們那邊去,有話明日一早再請過去面議。”

如果這麼說,賈妃的省親別墅,即後來的大觀園,自然會在京城離皇宮不太遠的地方,元妃省親後當晚還回去的呢。

可是,作者在第二回,又藉著賈雨村的口,說去歲他到金陵時看到的寧榮二府的盛況:“去歲我到金陵時,因欲遊覽六朝遺蹟,那日進了石頭城,從他宅門前經過。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佔了。大門外雖冷落無人,隔著圍牆一望,裡面廳殿樓閣也還都崢嶸軒峻,就是後邊一帶花園裡,樹木山石,也都還有蔥蔚洇潤之氣,那裡像個衰敗之家?”

這裡說的寧榮二府明明在金陵啊。還有,書中還提到都中“長安”的字樣。不管此書是寫明朝還是清朝,都中都不在長安。看書的人,懂的人自然會懂的,不懂的人硬要揪著不放,那誰也沒辦法。

我想,作者之所以這樣寫,可能就是因為有些東西不便表明或者不能表明,就採取了聲東擊西的辦法,畢竟是小說,這樣寫是完全可以的,你如何去將小說中的事與真實的世界一一對照?


蘇小妮


首先要明白一點,《紅樓夢》裡的內容雖有曹雪芹小時候的影子,但它並不是曹雪芹的自傳,對於清代的小說,大致的特點就是以文暗諷政治和社會,所以那個時代的民間小說很少有根據事實改編而成的,比如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純粹吳承恩根據民間神話故事彙編而成的。

明白《紅樓夢》是作者虛構的小說之後,我們也應該清楚,任何文章的寫作只有自己經歷過,才能流漏出真情實感,才能稱之為好的作品。曹雪芹小的時候家境優渥,其祖父曹寅做過康熙帝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極受康熙寵信。家世顯赫,有權有勢,極富極貴,成為當時南京第一豪門,天下推為望族 。康熙六下江南,曹家就接駕了四次。曹雪芹看盡了繁華奢靡,為以後著《紅樓夢》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說清楚了作者寫作依靠和此書的性質,那麼說說大觀園何在,其實這個園子是曹雪芹自己虛構出來的,它集合了北方建築的手法和南方園林的奇巧,使讀者在賈政領著賈寶玉等視察園子時,就有了身臨其境的感受。曹雪芹利用了他所知道的園林藝術再加上想象,糅和成洋洋大觀的大觀園。

所以,大家沒必要去搜尋大觀園的原型在哪裡,它只是作者為了烘托賈家由盛轉衰的一個場所和背景,它只存在作者的腦海裡。


豆豆的慢生活



每次看紅樓夢的時候最羨慕的就是賈府的各位姑娘們可以生活在那個如詩如畫的大觀園裡,如果要用一首詩來形容對大觀園的嚮往,就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秋冬有月,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大觀園之所存在,是為了迎接省親的元春所建,元春回到皇宮之後為免大觀園被封閉保護起來荒廢了,於是就告知家中把大觀園給現有的幾個姊妹和寶玉居住,於是我們才有機會領略到大觀園的美妙。

大觀園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發現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第一、名副其實的“女兒國”,最有趣的靈魂集結在這裡

大觀園可以說是現實版的女兒國,因為賈府的少主們基本上都住在大觀園裡,因此服侍她們的女孩子們也就隨侍在裡面。

單是在寶玉的怡紅院服侍的女孩子就有二三十個,再加上其他小姐們身邊的丫鬟,那賈府裡就有很大一部分的的女孩子生活在大觀園,而且沒事的時候賈府的女孩們也都喜歡到園子裡去逛一逛,因此大觀園就成了女兒國。

這裡聚集了很多有趣的女孩子,有天真爛漫、時而憂鬱時而活波,才情並茂的黛玉;有男孩子般爽朗和憨直的湘雲;有帶刺的玫瑰、管家小能手、美麗大方的探春;有藏愚守拙、秀外慧中又樂於助人的寶釵;溫柔沉默的迎春;如閒雲野鶴一般的邢岫煙;簡直就是“團寵”的寶琴……

這些優秀又可愛的姑娘讓我們看到了大家閨秀的修養、見識和才華,也看到真正的貴族少女天真爛漫的一面。而她們最美好的青春時光,都在大觀園綻放。

丫頭們中也有十分出色的姑娘,溫柔大方人人誇的襲人、刁蠻可愛的晴雯、我見猶憐的香菱、大膽又有趣的鴛鴦、處處維持平和的平兒、聰慧貼心的紫鵑、潑辣爽利的司棋、吵架高手麝月……賈府的丫頭也是非常能幹和優秀的,一般人家的小姐們可能都比不上她們。

在等級森嚴的古代,大觀園是階級觀念比較淡薄的地方,在這兒主子們和丫頭們可以打成一片,大家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閒暇之餘可以一起做想做得事情,飲酒賦詩,品茶下棋……


第二、詩社在這裡誕生,最詩意的生活發生在這裡

大觀園是一個文化的集聚地,因為這裡誕生了第一個女孩子們主導的詩社。這裡不是以“女子無才便是德”來要求大家,而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放下規矩和束縛,各展所長髮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此時大觀園中比先更熱鬧了多少.李紈為首,餘者迎春,探春,惜春,寶釵,黛玉,湘雲,李紋,李綺,寶琴,邢岫煙,再添上鳳姐兒和寶玉,一共十三個。

在過去,只有男子可以建功立業,致力於仕途經濟,可以修齊治平,而女子總是被要求“無才便是德”,但誕生於大觀園的詩社,讓我們看到了這一群優秀的女子的才情,她們皆是脂粉堆裡的英雄。

她們用自己的才情像大觀園之外的世界證明著,女子不僅可以做針黹女紅,還可以寫詩論畫,還可以治家管家。

詩社是一個很成功的實驗,因為詩社後期發展壯大吸引了很多優秀的人來參與,不僅有王熙鳳、還有賈母等一眾愛好歡樂的人們。因為這些女孩的存在,大觀園成了詩的國度,畫的海洋。

詩社的活動裡還包含了吃螃蟹、賞秋菊,踏雪尋、聯詩作對、吃烤肉、坐船看荷、猜燈謎、看桃花、送花神、放風箏等等,可謂是琴棋書畫詩酒花,樣樣皆齊備。


第三、天上人間諸景備,最美的一切都在這裡

大觀園的修建花費了很多能工巧匠的心血,大觀園就像是一個完美景觀的濃縮精華,果然是“天上人間諸景備”,各種各樣的美景都可以在這裡一一看到。

瀟湘館的竹子,怡紅院的海棠芭蕉,蘅蕪苑的各種奇花異草,還有滴翠亭、沁芳橋、紅香圃,凹晶溪館,凸碧山莊……一派江南水鄉的感覺,也令人想起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女孩子們盡情地在這裡綻放著屬於自己的青春,許多美景像畫卷一般在這裡鋪展,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湘雲醉臥,寶琴立雪,寶玉乞梅……曹雪芹不吝筆墨地,展現了女子的各種美態。

大觀園包容了所有青春好兒女的美,也為這些“裙釵一二可齊家”的優秀女子提供了一塊現實的淨土,精神的樂園。

這裡既有美輪美奐的各式主題的院落,以及亭臺樓閣,還有那各類花草果木,可謂集天下美景。而住進這個園子的女孩子,也都是曹公筆下最優秀最出類拔萃的女子,無論小姐或丫鬟,都堪稱曠古絕今的美人。這些生活在金字塔尖的男男女女吃的玩的,房中佈置,也都別具一格,獨具匠心。

能夠將各種美彙集於一處,也只有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能夠讓這一干從警幻處下凡歷劫的好兒女們度過一段難忘的人世之旅。

也許這就是一個讓人心馳神往,走進來就不想離開的所在。


少讀紅樓


《紅樓夢》是一部以寶黛愛情為主線、政治鬥爭為暗線、通過講述貴族家庭閨閣生活來反映家族史的小說,小說的特點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所以追尋作品中的大觀園在哪裡,應堅持三個原則:一是理清寫作背景,二是原型參考,三是遵循小說內容。按此思路,且來看看:



一、作品寫作背景

《紅樓夢》創作時正值清朝“文字獄”時期,乾隆結“文字獄”案130餘宗,超越了康熙、雍正時代,所以作者曹雪芹不得不混淆朝代、地點,來“甄士隱”即“真事隱”、“賈雨村”即“假語存”,以“假作真時真亦假”的寫作手法來講故事。

從人物服飾來看,屬於明朝的服裝,僅憑這一點,講述清朝的故事而用明朝漢人服飾,足以扣上“反清復明”的文字獄罪名,況且文中還有許多借題發揮“謾罵”當今皇帝的言論,所以必須隱去朝代。

為什麼說作品創作背景為清朝呢?第16回賈璉、王熙鳳及賈璉奶媽趙嬤有談及,“四大家族”的王家祖上曾有一次預備接駕的經歷、江南甄家獨接駕四次,康熙曾有“六次南巡”的歷史,其時江寧織造曹寅的曹家就有參與接駕,“甄家”即“真實的曹家”,曹寅的母親正是康熙的奶媽。

所以作品的時代背景,反映了從康熙、雍正到乾隆時期的家族背景,作品主人翁寶黛愛情故事發生在乾隆時期,創作正處“文字獄”最嚴厲時期。

那大觀園在哪裡呢?是清政府的京城北京,還是“金陵”南京?還需再進一步探討。



二、作品原型生活地點

作品主人翁寶玉的原型是誰?正是作者曹雪芹本人。作者曹雪芹,原名曹霑,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頫繼子,生父曹顒為曹頫兄長、已逝。

作家端木蕼良有一部小說為《曹雪芹》,以考證與小說創作相結合,講述了曹雪芹及其家族興衰的故事,作品中曹家生活在江淮。

在北京城中曹雪芹,晚年與好友敦敏、敦誠兄弟交往比較密切,曹雪芹又名曹芹圃,敦誠《贈曹芹圃》詩:“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再現了曹雪芹在創作《紅樓夢》時舉步維艱的生活狀態。

據民間傳說,北京香山法海寺系曹雪芹出家之地,晚年曹雪芹生活貧困仍於香山創作、修訂《紅樓夢》,所以有“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說法。

據說香山閬風亭下有塊“一拳石”,正是《紅樓夢》無才補天頑石的靈感起源,“一拳石”至今仍在,它不是一塊普通石頭,正面有“一拳石”三字,背面有乾隆題的兩首詩,曹雪芹看後小聲說:“一拳石,十不全;仙人掌,一頑石!”

可見,《紅樓夢》確實與當時的京城北京有密切關係,而且賈家寧國府、榮國府的建築結構就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但是,生活原型與小說創作並不能就此劃上等號,因為江寧織造曹家在江南,曹雪芹小時候應該生活在金陵,對包括南京、蘇州、揚州、杭州在內的“大金陵”很熟悉。




三、遵循小說內容

第2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賈雨村與冷子興談話:

“去歲我到金陵時,因欲遊覽六朝遺蹟,那日進了石頭城,從他老宅門前經過。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佔了。”

“六朝遺蹟”指東吳、東晉以及南朝的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在建康即金陵南京建都,很明確:小說《紅樓夢》賈家寧榮二府在京城南京。

第16回大觀園建設規劃用地:“拆寧府會芳園的牆垣樓閣,直接入榮府東大院中。榮府東邊所有下人一帶群房已盡拆去。當日寧榮二宅,雖有一條小巷界斷不通,然亦系私地,並非官道,故可以聯絡”。

這樣小說中大觀園的地理位置就很清晰了,大觀園位於金陵南京,寧國府在東,榮國府在西,兩府緊挨,僅隔一巷,寧國府後面有一個會芳園緊接榮國府後面的東大院,大觀園就建在會芳園與榮國府東大院內。

據說現今南京長江路整條街幾乎都和《紅樓夢》有關,夫子廟、桃葉渡、三山街、東箭道、江寧織造博物館、青溪、烏龍潭等40多處有與《紅樓夢》相關遺址。

小說盡管有原型,但根據小說“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創作特點,允許小說有虛構情節,所以《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小說線索顯示在金陵南京,那是作者曹雪芹創作的理想精神世界,是可以自由戀愛、學習生活娛樂的地方。


方哲健康生活


大觀園在賈寶玉思想成長過程中的作用


李大海

在《紅樓夢》中,賈寶玉能住在大觀園內,是元春安排的,文中是通過賈政的口傳達的,在第二十三回裡,賈政說:娘娘吩咐說,你日日外頭嬉遊,漸次疏懶,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園裡讀書寫字。……
元春安排賈寶玉住進大觀園,越過寶玉的父母之權,誠然有元春貴為貴妃的地位因素,也有元春對寶玉的姐弟之愛。愛若母子,從小相伴教育,元春人雖不在賈府,但仍關心幼弟的成長。在省親時,親眼看到薛林二人的文采風流,很是欣賞,遂想到寶玉的成長和教育,讓寶玉與薛林等姊妹同住在大觀園裡,能起到近朱者赤的效果。

且大觀園相對封閉,景色優美,正是修身養性,讀書學習的好地方。又加上大觀園在賈府之內,利於家長監督。從以上所說可見,賈寶玉能住在大觀園裡,從父母和元春眼裡對寶玉的教育確實是有可以理解的一面的。
但我們作為一個讀者,通讀了全書會了解到,寶玉住在大觀園裡,對寶玉人生的發展並無他父母和元春所設想的好處。
寶玉住在大觀園裡,談戀愛更方便了。當然這是作者有意為之,作者原就要寫一段還淚的好戲。賈寶玉與薛林二人若不住進大觀園,這愛情戲還真是難寫,最起碼寫起來也不太方面。
大觀園相對封閉,較難受到社會上其他人的影響,這也為賈寶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出離世俗的土壤。賈寶玉正因為住在大觀園裡,所見的女子大多都是出類拔萃的,因此,賈寶玉才會有女子是水做的,男子是泥做的,女子高於男子,等等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思想的反叛。
也正因為大觀園相對封閉,賈寶玉的思想與社會主流思想脫節,視作官如畏途,不屑於仕途經濟,一味與姊妹們高興快樂,產生了當時的許多人認為賈寶玉是一個瘋痴傻狂的不務正業的貴公子的印象。
也正因為大觀園的相對封閉,賈寶玉的才學也與社會主流需要的才學不一致。賈寶玉所擅長的是詩詞歌賦,他所接觸到的女子們也多擅長此道,因此寶玉的精力被詩詞歌賦所吸引,把八股文等實用才學放到了一邊,為了應付賈政的檢查才臨時突擊學習,效果可想而知了。反觀賈環,不在大觀園住,上個家塾,八股文等實用才學反而比寶玉強了許多。

所以,賈寶玉住在大觀園裡,直接原因是元春的安排,深層原因是作者曹雪芹塑造一個封建家族的叛逆者形象的需要,是曹雪芹作為一個現實主義作家所遵從事物發展規律所作的最合適的安排。
也就是說,大觀園為賈寶玉的思想成長提供了一方沃土。

一真詩文


《紅樓夢》裡大觀園是賈府為元春省親而修建的別墅,名字為元春所賜,有詩“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賜大觀名”。

《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在這一回中裡面,賈政帶著寶玉有較詳細的說明,在第十八回:隔珠簾父女勉忠勤,搦湘管姊弟裁題詠 ,這裡面有詩詞和元春賜名的介紹。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豔曲警芳心,元春又安排寶玉和姊妹住進去,在這裡我簡要介紹一下里面寶玉和幾個姑娘們住的地方,這會就去翻書,按照十七回裡的順序。

林黛玉的住處:在十七回中寶玉起名,叫"有鳳來儀" 有詩 ,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在十八回裡,元春將"有鳳來儀"賜名曰"瀟湘館"。後第三十七回結海棠詩社,黛玉為 瀟湘妃子

李紈的住處:在十七回中寶玉起名,叫"稻香村" 有聯,新漲綠添浣葛處,好雲香護採芹人。在十八回裡元春先改名為"浣葛山莊",不過林黛玉的一首詩特別好,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後元春又賜名"稻香村",後第三十七回結海棠詩社,為"稻香老農"

薛寶釵的住處:在十七回中寶玉起名,叫"蘅芷清芬",在十八回裡元春改名為"蘅蕪苑",後海棠詩社,寶釵為“蘅蕪君”

接下來是大觀樓,第十八回,元春賜名"大觀樓",東面飛樓曰"綴錦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