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今漫談 小長今面試考三國典故 暗示崔氏家族命運

聰明楊德祖,世代繼簪纓。筆下龍蛇走,胸中綿繡成。閒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

大長今漫談 小長今面試考三國典故 暗示崔氏家族命運

諸位看官,小子剛才唸的這首定場詩。出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為什麼要念這首定場詩呢?因為電視劇《大長今》中,有這樣一個橋段。提調尚宮面試小長今,結果問了她一道超綱題。就是讓她去解釋三國裡面,雞肋的典故。而大家都知道,楊修便死在雞肋事件中。而羅貫中惜楊修之才,所以做了這樣一首詩來感嘆。

大長今漫談 小長今面試考三國典故 暗示崔氏家族命運

而大家都知道,大長今中有一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家族。那就是崔氏家族,而剛才的那首詩,只要略改數字,用在崔氏家族身上完全適用。首先崔世家族男子世代為王商,女子世代為尚宮。那智商和情商都相當高的。楊修出自世家大族,所以說是【世代繼簪纓】。而崔氏家族出身稍微寒微一點,是中人世家。但是從崔今英這代算起,是七代為尚宮。

大長今漫談 小長今面試考三國典故 暗示崔氏家族命運

楊修的文采是【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而崔氏家族是庖廚出珍饈,掌勺定乾坤。楊修的口才是【閒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而崔氏家族男子世代為王商女子世代為尚宮。在人際關係學方面,那可謂是爐火純青。所以說是長袖皆善舞,手眼可通天。身死因才誤這一句,用在崔氏家族身上完全合適。但是楊修之死【非關欲退兵】楊修之死完全是耍小聰明耍過了,而崔氏家族從來不耍小聰明。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家族的振興而努力。然而朝鮮王朝等級森嚴的封建制度根本不會給他們家族改變門第的機會,所以說終成一場空。

大長今漫談 小長今面試考三國典故 暗示崔氏家族命運

雖然說直接導致楊修死亡的雞肋事件出於偶然。然而楊修的悲劇可以說是註定的。因為他政治上押錯了寶,選擇去輔弼曹植。就算是太祖武皇帝能放過他,世祖文皇帝也不過他呀。而崔氏家族就比楊修幸運的多,他們每次在政治選擇中都壓對了寶。景泰年間,他們在首陽大君與文宗大王之間,選擇了首陽大君。用食物相剋之法,毒弒文宗大王。而在天順年間,首陽大君弒兄廢侄,終於成為了朝鮮王朝的國君,史稱朝鮮世祖大王。自此以後崔氏家族,開始世代為御膳廚房的最高尚宮。

大長今漫談 小長今面試考三國典故 暗示崔氏家族命運

正德年間崔氏家族的男子接班人崔判述,選擇奇貨可居一位浪蕩公子吳兼護。最後竟然和晉城大君一黨的高層有所聯繫。大家都知道正德年間,朝鮮群臣推翻現任國王燕山君,而擁立晉城大君為王。史稱中宗反正。而崔氏家族在這場政變中,又一次的壓對了寶。但崔氏家族最終還是輸在了身份寒微上,七世尚宮這個身份放在一般家庭,可以說是顯赫。與世族家庭一比較,依然如螻蟻一般。按理說崔判述對吳兼護奇貨可居,在吳兼護的身上投資了大量的政治獻金。吳兼護應該對崔判述感恩戴德才對,然而事實卻是,崔判述在吳兼護面前一直很卑微。

大長今漫談 小長今面試考三國典故 暗示崔氏家族命運

而這種不對等的關係,最終導致了崔氏家族的悲劇,至於吳兼護與崔判述。他們二人之間有什麼權錢交易,且聽小子下回分解。

大長今漫談 小長今面試考三國典故 暗示崔氏家族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