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武漢3月14日消息(記者肖源 左艾甫)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Z11病區,一個月前,由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整建制接管。2月15日,病區裡接診一對確診新冠肺炎(重症)夫妻:76歲的妻子龍桂雲意識模糊;84歲的丈夫高光利深度昏迷,此前因患癌症做過近40次放化療。
十多天的治療之後,龍桂雲病情向好,提出要親眼見見老伴,給他鼓勁加油。見到老伴時,龍桂雲說,你要乖,要配合醫生,要和我一起回家。在場的年輕醫護人員說:這是我見過愛情最好的模樣。昨天(13日),經過綜合評估,老兩口終於康復出院,一起回家。
龍桂雲:來的時候風雪交加,現在是春暖花開,一切都很好。
高光利:柳暗花明又一村……
龍桂雲:我們勝利走出這個病房門,勝利啦。
昨天上午九點半,76歲的龍桂雲、84歲的高光利老兩口,從協和腫瘤中心康復出院。他們在這裡,待了27天。
這些天,龍桂雲跟著醫生護士,也習慣把老伴稱為“爺爺”。龍桂雲說,當時那種無助的狀態,就跟昨天的事一樣。龍桂雲告訴記者:“爺爺他不吃,我還給他去買了葡萄糖,喝一次他就不喝了,不喝不吃,慢慢地就什麼也不知道,因為我兒子走了,我怕孫子擔心我,總是說還好,他說你的嗓子都說不出話來,你還說好。”
高俊豪今年30歲,是龍桂雲的孫子。他說,大年初一去爺爺奶奶家裡吃飯的時候,老兩口還挺精神的。後來因為武漢交通管控,他只能通過電話來打探老人的狀況。高俊豪說:“後來發現兩位老人睡得越來越早,他們跟我講話也是聲音慢慢變得很沙啞。”
龍桂雲說,那時候,她和老伴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她說:“我是抱著死的希望,因為我也有這麼大年紀,爺爺也84歲了,我都想,算了,了卻生命,不要給任何人找麻煩,該怎麼搞就怎麼搞。”
高俊豪瞭解到爺爺奶奶的真實情況,已經是2月14日了。因為老兩口當時還沒有確診,高俊豪四處為爺爺奶奶張羅。第二天,老兩口雙雙確診,當晚,住進了協和腫瘤中心的Z11病區。
接管這個病區的,是來自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137名醫護人員。領隊張泓醫生說,當時,龍桂雲處於輕度昏迷狀態,而老伴的情況就更糟糕了。張泓告訴記者:“爺爺情況就更糟了。因為他有嚴重的基礎疾病,前列腺癌伴全身轉移。在這次住院之前,在家裡其實近20天是不進飲食,來的時候有輕度的意識障礙。當時對我們的問診、查體以及詢問,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回應。給我的感覺,他自己把通向外部世界的所有的門窗都關上了。”
龍桂雲住92床,高光利就在隔壁的91床。心裡七上八下的高俊豪,撥通奶奶的電話,聽到了病房裡的情況。高俊豪說:“大概是他旁邊管床的一個醫生接的電話。當時奶奶還是咳得很厲害,而且嗓子很沙啞。然後聽到了爺爺在旁邊在呼喊,他說度日如年,那是用武漢話說的,然後不停地說,大概說了十幾次。當時我聽了心裡真的在滴血,就覺得老人已經要放棄自己了。”
2月17日,老兩口分開了,高光利被轉移到了別的病房。龍桂雲說:“我都是昏昏迷迷的,不知道他到哪去,心想,他在這不蠻好嗎?你們把他搬走,誰出的餿主意?但是沒人理我,因為他們跟我要解釋,那我不就知道,爺爺很難,怕他情況不好。”
兩三天之後,龍桂雲的病情好轉。張泓去查房的時候,龍桂雲開口了。張泓說:“看我的防護服上寫著張泓,她突然就跟我說,張大夫您留步。你要替我去看看爺爺,要鼓勵他,爺爺很內向。我說奶奶你放心,我馬上就去看爺爺。”
另一個病房裡的高光利,病情依然不樂觀,常常用力撕扯插在鼻腔裡的胃管。張泓說,她把龍桂雲的口信帶過去的時候,一直昏迷的高光利,有了反應。張泓告訴記者:“在那個階段,當時他也沒有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求生慾望,沒有!對我們任何的刺激都沒有反應,當我們說奶奶讓我跟你說,你要堅強,你要配合我們,她希望和你一起出院回家的時候,我真的發現他眼珠在動。”
之後,高光利逐漸安靜下來,病情開始好轉,龍桂雲想去見見老伴。張泓說:“那一天奶奶聽說可以去探望老伴了,特高興。梳頭髮那動作,讓我們覺著好像回到了少女那個狀態。我說您坐輪椅上我們推您去吧,不要,要自己走著去,攙著我們護士的胳膊走到高爺爺的床邊,見到高爺爺,四目相對,兩手緊握,那個場景真的讓我們在場的醫護人員都非常感動,所以那一天我們的工作群裡就出現了這麼一段話,說那個場景讓我看到了愛情美好的模樣。”
明明心中牽掛,說出來的,卻是硬邦邦的話。龍桂雲說:“第一次去,他已經清醒了一點,我就說他們那樣護理,你在床上屙、床上尿,給你插管,他們費死勁了,你跟他們拉了(胃管),又要別人重來,他心裡煩。醫生護士都不訓他的,我可以訓他,他們那樣為你服務,還要怎麼樣?別人累死了,我就說你沒有感恩的心,你病難的好。他慢慢的就一天比一天強。”
每天,龍桂雲都可以去看一次老伴。3月5日,高光利終於能在醫護人員的攙扶下,第一次下床了。那天,高光利站在病房的走廊裡,望著龍桂雲的病房那頭。很不巧,當時龍桂雲正在打吊瓶,沒能出病房。高光利舉著“V”字的剪刀手,笨拙地比劃著。龍桂雲說:“他不善言談,你說他兩句,他也可以忍。你還跟他爭的起來嗎?現在你看他就依賴我,他巴著我跟他坐在一起聊聊天,說說話。”
出院前一天,老兩口例行見面。
高光利:我已經發誓不打牌了。
龍桂雲:原先說他打牌,他老不服氣,這一回明白了。
高光利:跟老伴就在談,我糊糊塗塗進院,明明白白出院,這是我最大的感受,還是謝謝。
龍桂雲:我說他是個面罩,面部沒有表情的。
高光利:原來我對她關愛不夠,我這次出院以後,在餘年當中盡我最大的努力要關愛她。
龍桂雲:現在懺悔了,你那麼大年紀還想幫我,哈哈。
病房裡,高光利從1952年參加工作講起,一旁的龍桂雲拽了拽張泓的隔離衣袖,悄悄說,老伴真的恢復了,又能吹牛了。
高俊豪也覺得,爺爺恢復了,又能教育他了。高俊豪說:“昨天和爺爺打電話的時候還在教育我們,就說這一次我們二老雖然是多虧了你,但是你作為後輩,以後也要聽話,不要讓我們再操心。所以說我覺得爺爺現在的思路都變得很清楚了,就和過去一樣了。”
3天前,高俊豪的妻子查出來有了身孕,預計今年10月份,老兩口就可以見到他們的重孫。高俊豪說:“我說我老婆現在懷孕了,你們無論如何要堅持下去,要看到你們的重孫子,你們還要跟小孩子互動,還要陪伴他成長。”
聽到這個消息的龍桂雲,笑著笑著,眼角滑出了淚。
龍桂雲:你看我們現在,除了笑,就是笑。
張泓:笑,開心地笑。
龍桂雲:真是開心。
安醫大一附院接管協和腫瘤中心Z11病區收治的患者,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多合併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腫瘤等基礎病。一個月以來,他們總共收治的82例危重患者,除兩人死亡外,68人康復,12人病情得到控制。
閱讀更多 央廣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