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軟件購物靠譜嗎?江蘇消保委起底網紅“帶貨”背後的坑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道:現在,通過像小紅書、映客等社交軟件購物已經成了新興的消費方式。比如很多人本來在看視頻、刷微博,很可能看著看著,就在主播的“種草”下,購物消費了。那麼,這些社交軟件上買的產品靠不靠譜?“網紅”帶貨背後有沒有“坑”呢?消費者又該怎麼維權呢?江蘇省消保委針對社交類應用軟件隱形電商化進行了調查。

社交軟件購物靠譜嗎?江蘇消保委起底網紅“帶貨”背後的坑

【社交軟件“帶貨”力強 銷售模式多樣】

本次調查根據下載量、註冊用戶量等,選取了18款當下熱門軟件進行測試。包括短視頻類、直播類、社區社交類,聊天社區類四大類。根據調查,74%的消費者曾在社交軟件購物,其中消費購物主力為女性,佔比69.07%。短視頻類社交軟件購買佔比最高,達到73.83%。近六成消費者主要購買原因為瀏覽時看到後選擇了購買。社交軟件銷售模式也很多樣。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監督部趙鑫介紹,比如說通過跳轉第三方的電商平臺,通過個人鏈接或者添加個人聯繫方式,以及經過平臺認證的企業官方頁面,或者是企業的自有商城購買。特別是我們發現18款調查涉及的社交平臺都有通過個人鏈接,或者是添加個人聯繫方式購買的現象,有57.32%的消費者都表示會通過私信或者是留言購買,通過私下交易的話個人權益就很難保障。

【部分商品與宣傳不符 退貨無保障】

根據調查,通過社交平臺購買的產品存在發貨遲、包裝簡陋,產品三無、商家態度差等問題,其中18.19%的消費者遭遇過商家拒絕退換貨。在省消保委調查購買的50件商品中,有9件商品問題明顯。

社交軟件購物靠譜嗎?江蘇消保委起底網紅“帶貨”背後的坑

江蘇消保委在調查中發現,各個平臺如果是有自有的商城,那麼是有相應的規則和入駐標準的;但是針對於平臺內的一些個人交易行為,平臺多是表示不予負責或者是沒有回應。

社交軟件購物靠譜嗎?江蘇消保委起底網紅“帶貨”背後的坑

【“網紅”帶貨需規範 監管細則待完善】

調查還顯示,網紅推薦對消費者購買決定影響佔比高達47.57%。省消保委提醒,網紅帶貨屬於廣告行為,也應當受《廣告法》約束,而具體法律責任還需要根據“網紅”具體身份和行為進行分析,所以消保委建議相關部門能進一步完善“網紅”直播行業的准入機制和管理規範。另外,按照電子商務法,通過微信或直播平臺以及社交論壇等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的經營者,可以歸為電子商務經營者,但與之相對應的社交平臺,是不是一定屬於電子商務法規定的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目前還不能一概而論,監管細則有待進一步完善。

社交軟件購物靠譜嗎?江蘇消保委起底網紅“帶貨”背後的坑

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對於網紅帶貨等社交平臺上的購物形式,要保持理性,不盲目從眾。建議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面購物的話儘量通過自有商城,儘量不通過個人私下來進行交易,保存好一些網頁的聊天記錄等重要的信息;如果是通過直播方式的話,可以通過手機錄屏等方式,保存好主播或者是經營者的一些承諾,及時維權。

江蘇臺記者/董雯 潘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