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暖,南極突破20℃,為什麼企鵝反而會「凍死」

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新冠肺炎”這個詞彙上的時候,另一個同樣與全球75億人息息相關的消息,迅隱沒在疫情之下,卻在暗暗湧動。

南極,年平均氣溫零下25℃,今年2月份,這個不折不扣的“極寒之地”上,巴西科學家在北端西摩島測得20.75℃的氣溫。這是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


全球氣候變暖,南極突破20℃,為什麼企鵝反而會「凍死」

南極溫度明顯升高


南極氣溫升高,隨之而來的是企鵝大量死亡,數量在4萬隻以上的阿德利企鵝,在2017年只發現了兩隻;今年以來,上萬只企鵝從南極半島北部棲息地集體消失。無數的企鵝寶寶,還沒來得急長大就被活活凍死。

全球氣候變暖,南極突破20℃,為什麼企鵝反而會「凍死」

南極測得20.75℃的“高溫”

有人會疑惑,為什麼氣溫升高,企鵝寶寶反而會被凍死呢?

那是因為全球氣候沒有變暖前,南極常年被冰雪覆蓋,非常寒冷,大多時候是大雪紛飛的天氣,只有少部分時間,在南半球最熱的季節才會下幾場雨。

而企鵝寶寶們剛出生時,就像小狗崽一樣,身上只長有絨毛,厚厚的絨毛非常耐寒,可以保護它們抵禦風雪和嚴寒,但是這層絨毛不能防水。


全球氣候變暖,南極突破20℃,為什麼企鵝反而會「凍死」

企鵝在遍地屍體中尋找幼崽


我們看到的企鵝身上亮亮、滑滑的羽毛是可以防水的,雨水淋不透,海水澆不透。企鵝寶寶們要等40幾天以後,身上才能長出這層防水的羽毛。在這之前,一旦碰上下雨的天氣,絨毛被雨水淋溼,不僅會失去保暖的作用,還會讓它們一直“浸”在冰冷的水裡,最終被凍死。


全球氣候變暖,南極突破20℃,為什麼企鵝反而會「凍死」

被雨水浸溼的企鵝

由於南極升溫,下雨的時間越來越多,在南極地區的科考隊統計得出,20000只的企鵝寶寶,最終活下來的不到10只。攝影師丹尼爾·考克斯在南極的冰原上,曾拍到大量帝企鵝俯身低頭的畫面。這一神奇的場景中,企鵝們似在緬懷,似在哀悼......


全球氣候變暖,南極突破20℃,為什麼企鵝反而會「凍死」

大量企鵝集體俯身

除了下雨天氣變多,由於冰川融化,冰層變薄,企鵝幼崽常常有掉進冰窟喪命的情況。企鵝主要的食物—磷蝦,也因溫度變化,不適宜繁殖和人類過度捕撈而銳減, 最終使企鵝們食不果腹。巴西曾發現500多隻企鵝屍體,經過解剖發現,大多數企鵝胃裡沒有殘留食物。


全球氣候變暖,南極突破20℃,為什麼企鵝反而會「凍死」

冰川大量融化,棲息地被嚴重破壞,企鵝們不得不尋覓新住所,長途跋涉,歷經艱險。這注定是一場“死亡之旅”。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專家表示,如果不採取行動,帝企鵝將在本世紀末走向滅絕!

一次災難的背後,有一百次預警。 庚子年的災難已經太多了,自詡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也該反躬自省了。否則,在未來的某一天,那條為了生存而遷徙尋覓的死亡之旅上,行走的就是我們人類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